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9篇
中国医学   2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王宁 《中成药》2012,34(1):71-73
目的 用HPLC法测定解风酒(当归、狗脊、桂枝等)中阿魏酸、原儿茶酸、桂皮醛.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1%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线性梯度洗脱(0 ~ 35min,75%B~55% B),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方中阿魏酸、原儿茶酸及桂皮醛分别在0.024 26 ~0.242 6 μg、0.025 02~0.250 2 μg和0.01048~0.104 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99.9%、99.2%(n=9),RSD分别为1.52%、0.78%、1.14%.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解风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法,对无梗五加茎中3种酚酸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RP-HPLC,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50℃;进样量为10 μL;定性检测波长为270 nm,定量检测波长为260 nm、324 nm;离子源ESI,负离子扫描模式.结果 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在25 min内均被很好地分离,经光谱及质谱的分析得到确认.3种成分分别在0.102 ~2.04,0.256~5.12,0.295~5.9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3种成分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均小于2.0%,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9.2% ~ 100.4%,RSD为1.0%~2.2%.结论 不同产地无梗五加茎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有较大的差别.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无梗五加茎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成分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03.
周燕园 《中成药》2012,34(9):1822-182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烫狗脊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运用正交试验对样品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10∶90);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8 nm;柱温为35℃。结果优化得到的样品提取方法为50%甲醇10倍量,超声提取60 min。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28 2~0.282 mg/mL(r=0.999 94)、0.009 52~0.095 2 mg/mL(r=0.999 93),平均回收率分别是98.45%(RSD为1.33%),98.76%(RSD为1.51%)。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测定并比较南、北五味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TMC18(250×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10:90:1);流速:1.0mL.min-1;波长:260 nm。[结果]原儿茶酸在0.11~0.97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三批南五味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分别为0.10%、0.14%、0.08%,相应炮制品中的含量为0.072%、0.080%、0.054%;北五味子中的含量分别为0.112%、0.051%、0.059%,相应炮制品中的含量0.066%、0.037%、0.026%。[结论]南、北五味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存在差异,南五味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高于北五味子。炮制对五味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制备青荔颗粒并初步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糖粉和糊精为填充剂,湿法制得青荔颗粒。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青荔颗粒中的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及表儿茶素;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青荔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为对照,检测波长为510 nm。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可检出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及表儿茶素特征斑点;芦丁在10.36-51.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2%(n=6),RSD=0.8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较好地用于青荔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对嵊州刺果毛茛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和各种色谱法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6-二酮(I)、豆甾醇(II)、白头翁素(Ⅲ)、七叶内酯二甲醚(IV)、β-谷甾醇(V)、原儿茶醛(VI)、原儿茶酸(Ⅶ)和木犀草素(Ⅷ)。结论 化合物 I,Ⅳ,V,Ⅵ为首次从刺果毛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7.
嵊州刺果毛茛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嵊州刺果毛茛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溶剂提取和各种色谱法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6-二酮(I)、豆甾醇(II)、白头翁素(Ⅲ)、七叶内酯二甲醚(IV)、β-谷甾醇(V)、原儿茶醛(VI)、原儿茶酸(Ⅶ)和木犀草素(Ⅷ)。结论化合物I,Ⅳ,V,Ⅵ为首次从刺果毛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8.
HPLC法测定板栗种仁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测定板栗种仁酸水解前后原儿茶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体积比为8.0∶92.0∶0.1),检测波长为259 nm,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25℃。结果测定酸水解前板栗种仁中原儿茶酸含量质量分数为8.12×10-3%;酸水解后原儿茶酸含量质量分数为1.82×10-2%。结论HPLC法可用于板栗种仁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板栗种仁提取物经过酸水解后的原儿茶酸含量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天麻头风灵胶囊中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 柱(20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 %磷酸溶液(体积比20:5:174),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 35 ℃,检测波长为 281 nm。 结果 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质量浓度分别在2.40~24.0 mg·L-1、5.20 ~ 52.0 mg·L-1、26.6 ~ 266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6、0.999 7、0.999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 % (RSD=0.86 % , n= 9)、100.3 % (RSD=1.9 % , n= 9) 、 101.5 % (RSD=1.4 % , n=9)。结论 HPLC法可用于天麻头风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0.
沉香口服液中广枣的原儿茶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之平 《北方药学》2010,7(2):13-14
目的:确定沉香口服液中广枣的原儿茶酸含量测定理想的色谱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沉香口服液中广枣所含原儿茶酸的含量为9.19μg/ml。结论: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