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86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866篇
  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评价单次静滴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根据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48名18~50岁健康成人,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用区组随机化设计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配至100mg、200mg、300mg、400mg、500mg、600mg、700mg、800mg剂量组中,每组6名,男女各半.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包括心电图、脑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严密观察记录试验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各组入选受试者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条件均衡,具较好可比性.给药后体温、呼吸频率、脉搏、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脑电图等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试验中未见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只发现3例次可能与药物有关的轻度-过性不良反应,分别表现为面部瘙痒、皮疹、GOT或GPT升高.结论健康受试者单次静滴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最大剂量至800mg,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推荐临床使用剂量为400mg/次/日.  相似文献   
22.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进行多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根据GCP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10名18~40岁健康成人男性,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每次400mg,每日1次,连续10日.首次给药和第10日给药前及给药后0.083、0.25、0.5、0.75、1.0、1.5、2.0、3.0、4.0、6.0、8.0、12.0、24.0h分别取血;此外每日测定谷浓度和峰浓度.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体内过程为二房室模型.连续给药10日后AUC0-∞、AUC0-τ值比首次给药显著增加,但第10日给药后AUC0-τ与首次给药后AUC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参数Cmax、T1/2β、Vd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av为0.844±0.180 mg·L-1,稳态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ss为26.165±4.530mg·h·L-1,累积比为1.354±0.867,波动系数1.685±0.158.受试者给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每次400mg,每日1次的给药方案,在人体内可达到有效血浆浓度,且连续给药10日体内未见蓄积.该方案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加替沙星注射液的研制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处方、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盐酸、氢氧化钠为 pH调节剂及氯化钠为等渗调节剂制备加替沙星注射液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的含量。结果 :制备的加替沙星注射液 (pH 5 .0 )在高温 (80°C)、光照(3 60 0lx) 1 0d及室温留样考察 2 4mo ,物理及化学性质稳定。结论 :处方及工艺经中试放大制备的注射液性质稳定 ;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可满足临床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24.
裴斐  王睿  柴栋  方翼  张梅 《中国新药杂志》2003,12(3):189-191
目的 :研究抗藻酸盐血清与加替沙星联用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杀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方法测定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活菌数 ,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最低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BEC)。结果 :1∶1抗藻酸盐血清与 1×MIC ,4×MIC和 8×MIC加替沙星联用可以使细菌生物被膜中的活菌数量 (单位为lgcfu·cm-2 )分别从 ( 6 .6 3± 0 .85 ) ,( 6 .48± 1.12 )和 ( 5 .73± 1.10 )显著降低至 ( 5 .76± 0 .90 ) ,( 5 .0 2±0 .93)和 ( 4.70± 0 .6 2 ) ,使加替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BEC从 8μg·mL-1降低至 4μg·mL-1。结论 :抗藻酸盐血清与加替沙星联用后 ,能够增强抗菌药物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单剂静滴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9名受试者分别依次单刘静滴100,200和400mg的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后,应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分别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1.10±0.19,2.17±0.33和3.16±0.47mg·L~(-1);t_(1/2)β分别为7.42±1.99,8.41±2.72和8.46±2.83h;AUC_(0-∞)分别为4.45 ±0.71,11.10±1.81和23.03±3.83mg h·L~(-1)。原形药主要经肾排泄,48h尿药累积排泄率分别为(43.08±15.79)%,(51.33±23.69)%和(45.67±18.22)%。结论:9名静滴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提示甲磺酸加替沙星在100~400mg剂量内药物体内过程基本呈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主要排泄途径为肾脏。  相似文献   
26.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方法。方法 CLC ODS柱 (15mm× 6.0mm ,5 μm ) ,流动相 :0 .0 5mol/L枸橼酸 乙腈 (80∶2 0 ) ,三乙胺调 pH3 .0 ,流速 1mL·min-1,Ex =3 60nm ,Em =465nm ,样品稀释 10 0 0倍 ,进样10 μL。 结果 加替沙星在 4~ 3 2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收率 (99.98± 0 .0 6) % ,日内、日间RSD <2 %。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相似文献   
27.
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药疹1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患者,男,57岁。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因肾凝结物、血尿给予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607,规格:100 mL:0.2 g)0.4 g,静脉滴注。输液约5 min后,患者自觉全身发痒,即停药。1 h后患者面部出现水肿,躯体出现红色卵圆形斑块疹。5 h后全身出现散在红色水疱,水疱持  相似文献   
28.
钰均泰     
[通用名称] gatifloxacin,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化学名称] (±)-1-环丙基-6-氟-8-甲氧基-7-(3-甲基-1-哌嗪基)-1,4-二氢-4-氧代-3-喹啉羧酸.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建立加替沙星制剂中加替沙星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测定的 RP- HPL C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VP- ODS柱 (15 0 mm× 4 .6 mm,5 μm) ,流动相为 1%三乙胺 (磷酸调节 p H至 4 .5 ) -乙腈 (82∶ 18,体积比 ) ,检测波长 32 5 nm。结果 加替沙星在 2 .32~ 4 6 .4 8μg/ 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日内及日间 RSD分别为 1.1%和 1.7%。平均回收率为 99.9% ,RSD为 0 .6 5 %。最低检测限为 0 .2 μg/ ml。结论 该方法简单 ,灵敏度高 ,结果准确 ,可用于加替沙星制剂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GCP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9名健康受试者分别依次单剂口服200、400、600mg三个剂量的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后,应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分别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2.028±0.362)mg/L、(3.749±0.446)mg/L、(4.876±0.569)mg/L;t1/2β分别为(7.489±0.806)h、(7.063±0.890)h、(7.735±0.8701)h;AUC0-t分别为(12.24±1.51)mg·h/L、(26.02±3.38)mg·h/L、(39.22±6.57)mg·h/L;原型药主要经肾排泄,48h尿药累积排泄率分别为(61.90±7.70)%、(60.90±5.70)%和(58.74±13.49)%。结论9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甲磺酸加替沙星在200~600mg剂量范围内药物体内过程呈线性动力学特征而无饱和性,主要排泄途径为肾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