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72篇
  免费   706篇
  国内免费   567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109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941篇
口腔科学   372篇
临床医学   3607篇
内科学   1008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284篇
特种医学   5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95篇
综合类   8729篇
预防医学   5141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4050篇
  18篇
中国医学   2642篇
肿瘤学   363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1178篇
  2013年   1152篇
  2012年   1619篇
  2011年   1730篇
  2010年   1618篇
  2009年   1636篇
  2008年   4171篇
  2007年   2963篇
  2006年   1743篇
  2005年   1815篇
  2004年   1431篇
  2003年   1328篇
  2002年   923篇
  2001年   549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掌握保山市斑疹伤寒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保山市2005-2013年疫情报告的斑疹伤寒病例资料用Excel和SPSS 11.5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发病与气象因子的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保山市2005-2013年共报告斑疹伤寒病例787例,发病率为3.52/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3.28/10万、2.39/10万、6.92/10万、5.64/10万、4.59/10万、2.72/10万、2.70/10万、2.29/10万、1.33/10万,呈高度散发状态。6~9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发病数的50.83%。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82.49%。发病与气温和降雨量有密切关系。结论保山市报告的均是地方性斑疹伤寒,应采取灭鼠灭蚤、环境卫生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降低发病,以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用于改善门诊护患关系的实际效果,探讨门诊护理改进方向。方法:我院于2013年4月至6月问卷调查50名门诊病例,调查其门诊护理满意度,并自2014年1月开始实行门诊人性化护理,于4月至6月间问卷调查50例门诊病例,比较人性化护理实行前后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人性化护理后,门诊护患关系明显改善,随机患者满意度明显较之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门诊护患关系的改善效果显著,提升了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亚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科就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肠预激组,选择同时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将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肠预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给予蒙脱石散3 g、匹维溴胺50 mg,每日3次,治疗4周;研究组2在研究组1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肠预激组80例中有50例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率为62.5%,对照组80例中有3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5.5%,肠预激组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0%(21/25),研究组1总有效率为60.0%(15/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预激组4种亚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各亚型之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没有显著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4.
医患关系不和谐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社会问题,而医疗过程中的"不平等"是导致医患关系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平等与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不平等是造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以及以平等思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医疗不平等应从解决医疗保障制度、医疗资源配置、医疗主体之间等三个方面的不平等,来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医患关系是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医患沟通也因医疗活动的开始而发生,并贯穿整个医疗过程。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患关系的内涵更加丰富,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模式也逐渐成为趋势。医患关系的现实问题对医患沟通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PAC理论、人际沟通模式,对医患关系进行阐述,提出倾听、共情、情感账户与尊重需求等沟通方法,最终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究心衰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心衰患者视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收治的50例体检健康者视为对照组.检测全部受检者的QT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分析QT离散度的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 心衰死亡组QT离散度大于心衰存活组和对照组,心衰存活组QT离散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心律失常组QT离散度大于轻度心律失常组和无心律失常组,轻度心律失常组QT离散度大于无心律失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心律失常心衰组心率变异性小于无心律失常心衰组和对照组,无心律失常心衰组心率变异性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心衰患者QT离散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心率变异性程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 心衰患者QT离散度的增加,心率变异性的减少,对心衰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的监测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中沟通的具体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2010.1.1.开始我院强调了在患者治疗中,必须将健康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对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成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实施健康教育前189例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院在实施健康教育工作之后,与实施前相比较之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满意度分别为53.44%(101/189)、56.08%(106/189)、62.43%(118/189)、69.31%(131/189),而实施健康教育后的各项情况分别为85.94%(220/256)、90.23%(231/256)、94.14%(241/256)、97.66%(250/256),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要重视和加强广大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借此来提升患者对疾病和健康的认知度,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98.
999.
叙事反思教学是研究生医学教育培训和临床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叙事反思的学习方法,住院医师和研究生可以发展自我调节的学习技能,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改善人文精神和职业身份认知,其在全科医学教育方面的应用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叙事反思方法与全科医学的哲学理念做一初步探讨,从理论上分析叙事反思方法可能对医学教育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马倩雯  赵静波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8):3590-3594
背景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患者的疾病感知极大影响着其治疗及预后效果。因此,探讨我国普通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十分重要,可以为改善我国患者负性疾病感知和提升患者健康提供依据。目的 探讨普通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3月,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抽取广东省8家医院的500例患者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工具选用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IPQ)、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WFPTS)、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TIPI-C)、病人健康问卷2条目(PHQ-2),最终获得有效数据384例(76.8%)。结果 普通患者的BIPQ总得分为(38.6±9.1)分,认知表征、情绪表征、疾病理解能力维度得分分别为(22.1±7.0)、(13.3±4.0)、(3.2±2.2)分。不同职业、医疗费用对家庭经济影响程度患者的BIPQ总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BIPQ总得分与WFPTS总得分及仁爱、技术能力维度得分,以及TIPI-C宜人性、情绪稳定性维度得分呈线性负相关(r值为-0.39~-0.14,P<0.05);患者BIPQ总得分与PHQ-2得分呈线性正相关(r=0.41,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FPTS仁爱维度得分、TIPI-C情绪稳定性维度得分、PHQ-2得分是患者BIPQ总得分的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0.337、-0.781、2.308,P<0.05)。结论 我国普通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认识不足,表现出较多消极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患者的抑郁情绪和医疗费用造成的经济压力是疾病感知的危险因素,情绪稳定性和医生的人文关怀是疾病感知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