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26篇
  免费   2527篇
  国内免费   2851篇
耳鼻咽喉   247篇
儿科学   307篇
妇产科学   488篇
基础医学   2377篇
口腔科学   296篇
临床医学   5158篇
内科学   5364篇
皮肤病学   239篇
神经病学   715篇
特种医学   10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2129篇
综合类   10613篇
预防医学   1333篇
眼科学   1630篇
药学   4001篇
  51篇
中国医学   2627篇
肿瘤学   2771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757篇
  2022年   788篇
  2021年   1032篇
  2020年   899篇
  2019年   1082篇
  2018年   575篇
  2017年   975篇
  2016年   1099篇
  2015年   1199篇
  2014年   1636篇
  2013年   1731篇
  2012年   2416篇
  2011年   2810篇
  2010年   2710篇
  2009年   2920篇
  2008年   2964篇
  2007年   2644篇
  2006年   2504篇
  2005年   2405篇
  2004年   2032篇
  2003年   1489篇
  2002年   1209篇
  2001年   953篇
  2000年   613篇
  1999年   404篇
  1998年   306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近10年来,造血细胞体外培养已从基础研究日益广泛应用到临床研究,有助于某些血液病的病因及病理探讨。我所1987年以来,对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粒系祖细胞体外培养(Gm—CFUc),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一氧化氮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月(DM1),糖尿病3月(DM3)和糖尿病5月(DM5)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视网膜组织VEGF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NO含量变化。结果:3个月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增强,NOS活性增强,NO含量增高,5个月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表达进一步增强,而NOS活性开始减弱,NO含量减少,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的过度表达和NOS活性,NO含量的变化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儿童髓母细胞瘤中VEGFR-2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84例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VEGFR-2表达,按术后生存期3,5,10年分为A,B,C三组,使用Cox回归统计分析。结果:8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中,VEGFR-2阳性表达74例(88.09%),A,B,C三组间VEGFR-2阳性表达分别为100%,88.89%,55.33%(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VEGFR-2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子,它与预后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VEGFR-2表达水平可作为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985年至1986年手术治疗的109例乳腺癌的原发灶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检测,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VEGF强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52.2%)和病理分级明显高于弱表达且(23.5%,P<0.05);随VEGF表达强度的增加,生存率(5年、10年、15年)呈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差异;VEGF与肿瘤大小、绝经状况、雌孕激素受体之间未见相关性。结论:VEGF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趋势,是估计恶性程度的有用指标,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妊高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 1989年Gospo darowicz等首先从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多功能的生长因子 ,是一种特异而强烈的血管内皮细胞促分裂因子和血管生长因子。在体内能增加血管通透性、维持血管正常状态及完整性 ,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它和妊高征 (PIH)的发病关系密切 ,现就VEGF与PIH病因的关系研究作一综述。1 VEGF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1 1 VEGF结构 VEGF是一种糖蛋白二聚体 ,分子量为 34~ 4 5kU单位之间 ,人VEGF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的P12~P2 1区 ,…  相似文献   
66.
Objective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p53 gene therapy combined with endostatin can enhance tumor response to radiation therapy of RM-1 mouse xenograft prostate cancer and to investigate its mechanism. Methods A mouse prostate cancer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n mice with xenograft tumo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control), B (radiation), C (radiation and rAdp53), D (radiation and rh-endostatin) and E (radiation and rAdp53 and rh-endostatin). On day 1, rAdp53 was injected intra-tumorously with 1 × 1010 vp per animal to group C and E. From day 1 to 14, rh-endostatin was given 15 mg/kg intraperitoneally daily to group D and E. On day 4 single fraction of 15 Gy was given to tumors in groups B, C, D and E. Normal saline was injected intra-tumorously or intraperitoneaUy accordingly as control. No treatment was done to group A. Tumor volume was measured daily.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Days 5, 10 and 15. Ki67, CD31, p53 and VEGF were detected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1) Radiation alone, radiation combined with intra-tumorous injection of Adp53 and/or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rh-endostatin resulted in tumor growth arrest of RM-1 cells in vivo (P = 0.000). Radiation combined with both rAdp53 and rh-endostatin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P < 0.05). (2) All the four treatment groups had a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mutant type P53 (P = 0.000). The expression of Ki67 in groups B and C were equal (P 0.05) and increasing (P = 0.000), respectively. Group D had a up-down-up curve (P < 0.05), but group E had a up-down one. On day 5 the expresion of VEGF in group E was the lowest (P < 0.05). An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MV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was shown, and MVD in groups C, D and E were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P < 0.05). Conclusions The limitation of radiotherapy could be overcome by combination with beth p53 gene therapy and endostatin on the growth of mouse prostate cancer cell. Radiation, rAdp53 and endostatin have their own role but they can be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67.
邹文远  张自力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09,24(3):338-34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和一些亚非地区常见癌症,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体内一种强有力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血管生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VEGF已成为肿瘤抗血管治疗的热点,故本文对VEGF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8.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极复杂的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即肿瘤细胞的克隆增殖阶段和随后血管形成支持肿瘤持续生长阶段。“肿瘤血管生成”或“血管新生化”是内皮细胞的激活、增殖、迁移,血管基底膜的降解,血管和血管网的形成,以及血管网的连接等复杂过程。鉴于“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因此,阻断血管生成或抗血管新生成为抑制和控制肿瘤生长的新途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形成的中心调控因子,是目前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69.
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鲍晓  关永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1):1289-1292
他汀类药物(statins)被研制出来的最初目的是降低血脂,但是现在发现它不仅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还具有很多其他的作用包括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的紊乱,提高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的生物活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降低血压,逆转心血管系统的重构。充分理解statins的多效性作用及机制有利于它更好的在临床中被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明显增高(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CD62p、CD63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24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降低(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血浆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P<0.05),且介入术后24h假血友病因子水平也较术前升高(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