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422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6篇
  1篇
中国医学   66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评价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GFA)注射液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进一步评价较长时间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开放多中心阳性药对照试验,由全国5个中心完成.入选不伴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用动态心电图评价)病人,室性期前收缩平均每小时≥150次,伴或不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采用3:1随机对照使用GFA或盐酸普罗帕酮.采用静脉负荷加维持量的方法维持6 h.GFA组6 h取得疗效者延长用药至24 h.用药前一天和用药日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心电监测进行疗效评价.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及观察不良事件.结果 共入选200例病人,用药前二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匹配.减少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有高于盐酸普罗帕酮(分别为66.9%;54.5%)的趋势.总有效率GFA组与盐酸普罗帕酮组无统计学差异.GFA抑制室性期前收缩的程度以及控制室性期前收缩的作用出现时间好于及早于盐酸普罗帕酮组.GFA较长时间用药可使疗效提高,耐受性较好.结论 GFA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其疗效相当于盐酸普罗帕酮,较长时间用药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62.
关木通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肾间质微血管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Yang L  Li XM  Wang SX  Wang HY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7):525-529
目的探讨肾间质微血管病变在关木通致急性肾小管坏死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取4例关木通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A组)、5例抗生素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B组)、5例非IgA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组)肾活检标本,免疫组化SP法观察肾小管上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密度及形态改变,电镜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的结构变化。结果(1)A组PTC数目明显少于B组及C组(P<0.01),并可见管腔扩张变形或缩小、血管壁断裂。(2)A组电镜见PTC内皮细胞肿胀,有胞质空泡、致密颗粒,细胞局部与基底膜分离。基底膜有皱缩及增厚。(3)A组肾小管上皮VEGF表达明显少于B组,但2组VEGF表达均多于C组。(4)A、B组PTC密度与肾小管VEGF表达呈正相关(均r=0.793,P<0.01),与肾小管上皮再生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0、0.802,P值均小于0.01)。结论关木通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存在原发性肾间质微血管损伤,肾小管VEGF低表达可能参与了损伤过程。关木通致急性肾小管坏死中的微血管病变可能是肾小管中毒性损伤后修复不良及病变慢性化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3.
木通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6月我院收治 1例木通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报道如下。1 病例  患者 ,男 ,6 1岁 ,因恶心、呕吐 15d于2 0 0 1年 6月 2 5日入院。发病前 1d因肩关节疼痛 ,自服中药 1剂 ,方剂为 :木通6 0g ,防风 10g ,羌活 10g。服后次日即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伴轻度颜面及双下肢浮肿。曾按“胃炎”给予“吗丁啉 ,健胃消食片”口服 ,效果不佳。恶心、呕吐加重 ,精神渐差 ,每日尿量约 10 0 0ml。患者既往体健 ,无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病史。入院时 ,血压 12 0 /80mmHg ,颜面轻度浮肿 ,表情淡漠。B超 :右肾大小 11 7cm× 5 6…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分析抗瓜氨酸化波形蛋白(MCV)抗体、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体等六项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0例RA、26例SLE、23例强直性脊柱炎(OA)、20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和50名健康人血清标本,用ELISA检测血清中抗MCV、抗GPI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蛋白(AKA)抗体,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hs-CRP水平。结果 4种抗体在RA患者组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除AKA抗体阳性率较低(41.8%)外,其余抗体在RA组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MCV和抗GPI抗体诊断RA的敏感度最高;抗CCP抗体的特异性最高,AKA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度最低,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抗体检测造成的漏诊。  相似文献   
65.
研究关附甲素(Guanfu base A,GFA)的抗房颤和抗氧化作用。大鼠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Ca Cl210 mg/m L,Ach 66μg/m L),连续7 d建立房颤模型。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FA治疗组(6 mg/kg,12 mg/kg)、胺碘酮(Amiodarone,Ami)治疗组(50 mg/kg)以及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治疗组(10 mg/kg)。测定大鼠房颤持续时间和有效不应期(AERP),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试剂盒测定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GFA(6 mg/kg,12 mg/kg,po)治疗4 d后能缩短房颤持续时间,延长AERP,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提高,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心房肌p22phox、p47phox、p67phox、gp91phox表达下调,膜Rac-1与胞浆Rac-1比值显著下降,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0)表达升高。提示GFA(6 mg/kg,12 mg/kg)能有效抑制房颤引起的大鼠心房氧化应激损害,抑制房颤发生。  相似文献   
66.
报道1例成人冠脉搭桥术后延迟关胸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的护理。成人延迟关胸较少见,加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对患者卧位及血流动力学要求较高,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及康复锻炼,促进患者自理,使其尽快转换患者角色。本例患者入ICU 12 d,未出现并发症,出院后随诊各项指标正常。  相似文献   
67.
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听觉P300(即P3)评估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对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疗效已达显著进步以上的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听觉ERP检查及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靶刺激P300潜伏期缩短(P〈0.05)和波幅升高(P〈0.05),PANSS评定提示阴性因子分、反应缺乏因子分及抑郁因子分下降和激活因子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P300各项目和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ERP的P300可反映出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能改善U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8.
美国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氯噻酮阶梯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患者的预期寿命延长相关。研究者对来自于SHEP(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研究)的长期生存率资料进行了评估,对分别接受氯噻酮和安慰剂阶梯治疗4.5年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继续随访约22年,结果提示,氯噻酮组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经筋关刺法配合郑氏手法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程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经筋关刺及郑氏手法组)与对照组(普通电针组).以临床疗效、Lysholm评分、膝HSS评分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膝关节疼痛程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疗效评估:实验组有效率94.1%,优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项目:闭锁感、肿胀度、楼梯攀爬得分均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膝HSS评分项目:疼痛、功能、活动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筋关刺法配合郑氏手法发挥了良好的协同效应,恢复膝关节周围力学的平衡,能更有效的改善老年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及运动功能,适合老年患者,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0.
关、阖、枢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对其理论内涵的解读历代分歧甚大。本文通过还原其出处经文《灵枢·根结》《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皮部论》的成篇背景,提出关、阖、枢应视为经、络、皮部联系系统的功能模式,其中阳经之气受天阳之气的影响而布散于表,开气门而与天气相通,主外之皮肉筋骨;阴经之气受水谷之气充养,回输腑脏。阴阳经又以关、阖、枢的形式气化相通,构成人身内之脏腑、外之皮肉筋骨与外界沟通之门户。《素问·皮部论》补充了内外邪气按三阴三阳关-阖-枢传变的模式,并为用调经刺络法治疗外经病和脏腑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