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8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379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237篇
口腔科学   631篇
临床医学   1864篇
内科学   984篇
皮肤病学   167篇
神经病学   609篇
特种医学   4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98篇
综合类   5799篇
预防医学   938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4933篇
  50篇
中国医学   1353篇
肿瘤学   195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416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576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1177篇
  2013年   1197篇
  2012年   1426篇
  2011年   1658篇
  2010年   1332篇
  2009年   1036篇
  2008年   1007篇
  2007年   867篇
  2006年   809篇
  2005年   744篇
  2004年   557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487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二次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应用,以便制定合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100例二次疤痕子宫引产中期要求终止妊娠手术的患者的综合材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羊膜腔注射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发动宫缩时间,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情况,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宫颈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在判断宫颈评分情况观察组1~3分低于对照组,4~6分与>7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发动宫缩时宫颈情况明显改善;用药后宫缩发动时间、用药至排胎时间、手术时间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并发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二次疤痕子宫引产患者中取得较好效果,缩短宫缩发动与整个手术时程,减少患者痛苦,术后并发症较少,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情况较少,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医药科学》2020,(1):109-111
目的探究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依巴斯汀片(开思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以及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依巴斯汀片治疗,观察组基于依巴斯汀片实施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效果确切,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疗效显著,因此可在临床中针对该种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东莞市凤岗人民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接收的 5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照硬币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患者运用抗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 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 分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提升,而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6 %,对照组为 36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 %,对照组为 68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治疗脑梗 死患者过程中,运用依达拉奉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自由基水平与神经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为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的数值,生活质量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的数值,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的数值,生活质量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究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和依达拉奉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汤。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的总有效率75%(30/4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且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GCS评分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均脑血肿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其神经缺损,降低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  相似文献   
18.
张徐枫  沈鸣华  孙如 《新中医》2020,52(18):69-7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4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 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稀释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7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 (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0.00%,对照组为4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IL-8、hs-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60.00%,对照组为65.00%,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