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9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7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678篇
基础医学   244篇
临床医学   521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41篇
综合类   1385篇
预防医学   80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9篇
  6篇
中国医学   24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91.
992.
目的:探讨CG在评估高龄妇女体外受精中卵母细胞胞质成熟度的作用。方法:52对受精率≤70%的不孕症夫妇分为3组:<30岁(n=25例);30-34岁(n=11例);≥35岁(n=16例),观察3组体外受精(IVF)周期中受精失败和不同受精状态卵母细胞CG的分布和迁移情况。结果:GV卵母细胞100%CG分布为Ⅰ级;MI期卵母细胞29.2%CG为Ⅱ级,12.5%CG为Ⅲ级;MII期卵母细胞CGⅡ级达到42%,Ⅲ级达到20%;年龄≥35岁组CG标记为Ⅲ级的仅为13.3%,与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原核(2PN)与3PN卵母细胞CGⅢ级分布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G的特征性分布可用于评价卵母细胞细胞质成熟度;高龄妇女卵母细胞胞质不成熟影响卵母细胞正常受精,这可能是高龄妇女IVF妊娠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B型超声显像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1986年,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中引入经阴道 B 超引导取卵技术,使之成为 IVF-ET 的重要辅助手段。我院自建立 IVF-ET 实险室时即在超排监测和取卵两方面全部使用 B 超技术,以下作初步总结。一、材料与方法1.B 超设备:超声显像仪(ALOKA SSD 620)、腹部凸面扇形扫描探头(UST-934N-3.5)和经阴道电子凸面探头(UST-945 BP-5)及穿刺针导(MP-2445-G16)均为 ALOKA 公司产品。穿刺取卵针(K-OPS-2035-RWH,16G)为 COOK 公司产品。2.受试对象及方法:1990年全年本室收治年龄25~41岁不孕妇女33例,共进行41个周期的 IVF-ET,刺激超排方案为 Clomiphene/HMG/hCG。周期第7天始行 B 超检查,当主导卵泡直径(LFD)达18mm 时,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 )中预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 )的相关因素。 方法  4 3例IVF ET患者分为 3组 :组 1为中、重度OHSS患者 9例 ,组 2为具有OHSS风险而未发病的 14例 ,组 3为同期各项指标正常的 2 0例患者。从临床资料、血清性激素水平、血及卵泡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综合评价。 结果 组 1与组 2基础卵泡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注射日卵泡数、获卵数显著升高 (P <0 .0 5 )。组 1黄体生成素 /卵泡刺激素比值显著升高 (P <0 .0 5 ) ,且hCG日E2 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hCG日组 1、组 2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组 3(P <0 .0 5 ) ,而组 1与组 2无显著差异。取卵日组 1、组 2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组 3(P <0 .0 5 ) ,且组 1与组 2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对临床资料、血清性激素及VEGF水平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预测OHSS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5.
短时受精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质量与妊娠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尽量模拟自然状态可改善胚胎质量并提高妊娠率。目前该技术一般在取卵后5h进行受精;精卵共同孵育20h后去除卵丘细胞,检查原核,观察是否受精。我中心在取卵5h后行精卵受精2h,并把胚胎移入新的培养基(实验组),并与常规受精20h(对照组)  相似文献   
996.
《生殖医学杂志》2004,13(5):308-308
该技术是从体外受精的胚胎中取DNA来检测性别、染色体异常和组织类型等特征,或是将其同其他的DNA样本“配型”。操作程序要求从发育中的胚胎取出一个细胞,有可能给胚胎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当胚胎带有移植所需的配型DNA或是没有可疑的异常,就可以将其植入,顺利的话就能成功妊娠并健康分娩。  相似文献   
997.
《上海医学》2005,28(10):892-892
我国将近8%~10%的育龄夫妇不孕不育。自1978年西方医学界首次成功施行体外授精以来,体外授精作为一种辅助生殖技术迅速地在全世界普及。在竞相开发更高端、更人工化技术的形势下,常规刺激周期疗法应运而生,这也是目前医疗机构经常采用的一种体外授精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使用大量的促排卵药,造成女性在一个周期内产生多个卵泡。然而,常规刺激周期治疗法所使用激素的剂量会超出常规,大量应用刺激卵巢的激素会引起卵子质量劣化,反复刺激会带来诸如卵巢功能不全等危害,导致更严重的医源性不孕症。  相似文献   
998.
999.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00.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及其相关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效果 ,在已获得普遍认同的基础上 ,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与自然妊娠相比 ,辅助生育技术可给母亲或子代带来一定的近期或远期影响 ,对此 ,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相关报道。本期刊登的 1例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妊娠后发生粟粒性肺结核并早产的病例 ,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该患者曾进行的腹腔镜检查显示有“盆腔结核”的特征 ,术前患者有“盆腔炎症”的症状和体征。如能重视这些情况 ,做进一步检查 ,重新复查病理切片 ,有可能明确诊断或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就可能避免患者较长时间服用地塞米松 ,必要时延后辅助生殖治疗 ,从而避免此后发生的结局。该病例的发生 ,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在应用辅助生育技术中屡被忽视的问题 ,即应重视、排除应用该项技术的禁忌证 ,特别是潜在的、有可能在进行该项技术的过程中所引发的问题 ,如轻微的盆腔炎症、结核、生殖系统的早期肿瘤等。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育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 ,辅助生育技术的开展 ,既有其相应的适应证 ,也有一定的禁忌证。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