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94篇
  免费   2209篇
  国内免费   1462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975篇
妇产科学   304篇
基础医学   1575篇
口腔科学   388篇
临床医学   9315篇
内科学   5263篇
皮肤病学   181篇
神经病学   767篇
特种医学   9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1550篇
综合类   13746篇
预防医学   2299篇
眼科学   155篇
药学   6447篇
  75篇
中国医学   3848篇
肿瘤学   706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1229篇
  2022年   1021篇
  2021年   1298篇
  2020年   1180篇
  2019年   1259篇
  2018年   557篇
  2017年   1055篇
  2016年   1108篇
  2015年   1153篇
  2014年   1835篇
  2013年   1911篇
  2012年   2630篇
  2011年   2784篇
  2010年   2479篇
  2009年   2528篇
  2008年   2458篇
  2007年   2389篇
  2006年   2424篇
  2005年   2370篇
  2004年   1969篇
  2003年   1792篇
  2002年   1573篇
  2001年   1415篇
  2000年   1121篇
  1999年   1028篇
  1998年   947篇
  1997年   793篇
  1996年   797篇
  1995年   680篇
  1994年   553篇
  1993年   411篇
  1992年   345篇
  1991年   348篇
  1990年   261篇
  1989年   302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目的 在体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rhPDGF)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可能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其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 26只糖尿病大鼠,每只动物背部制备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选取其中52个创面,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创面自然愈合;rhPDGF治疗组,创面rhPDGF用量为7.0μg/cm^2;赋形剂组,创面用等量赋形剂凝胶。观察治疗后3、7和14d创面肉芽形成、胶原沉积、再上皮化速率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创面周围和创面修复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磷酸化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 组织学观察,rhPDGF治疗组创面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胚芽及成纤维细胞明显多于另两组(P〈0.05);胶原沉积明显,肉芽组织生长活跃,创面收缩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研究显示,应用rhPDGF7~14d后,rhPDGF治疗组ERK1/2明显强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且损伤后3~7d rhPDGF治疗组修复细胞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结论 rhPDGF促糖尿病大鼠刨面愈合的作用部分是通过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93.
我院对50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患者根据自身出血情况,除了给予输注红细胞和冰冻血浆外,还加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为解除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的抢救和止血,发挥了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血小板4项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但由于取材的方式不同、各个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不同以及测定人群所处的地域不同,正常参考值范围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各个实验室应根据所使用的仪器、所在的地域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95.
96.
ABC—ELISA定量检测血小板相关Ig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应用国产BAS试剂建立检测PAIgG的ABC-ELISA方法。实验因素探讨表明。ABC-ELISA灵敏度较Pc Ab-ELISA次8倍、较McAb高2倍,因而用血量较少;同时,本法还具有重复性好、简便、稳定等优点。应用于临床对ITP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7.
血小板保存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小板极其脆弱,在外周血循环中寿命仅为8~10d,离体后易发生变形和破坏,影响输后体内存活率,如何尽量地保护血小板的活力、提高存活率及延长贮存期限,对于血小板输注意义很大。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延长血小板保存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现就血小板保存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明显增高(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CD62p、CD63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24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降低(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血浆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P<0.05),且介入术后24h假血友病因子水平也较术前升高(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相似文献   
10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一般以泼尼松,近来有报道采用大剂量Vit C治疗均可获得较疗效,为了比较两种药物对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将我院近年来38例ITP采用此药分组对比结果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