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809篇
  免费   17578篇
  国内免费   6195篇
耳鼻咽喉   888篇
儿科学   1556篇
妇产科学   1082篇
基础医学   8041篇
口腔科学   1516篇
临床医学   34390篇
内科学   27780篇
皮肤病学   3580篇
神经病学   3124篇
特种医学   64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2篇
外科学   10551篇
综合类   89282篇
预防医学   23262篇
眼科学   3363篇
药学   34624篇
  645篇
中国医学   110183篇
肿瘤学   3111篇
  2024年   3055篇
  2023年   10699篇
  2022年   9146篇
  2021年   11704篇
  2020年   10193篇
  2019年   10077篇
  2018年   4647篇
  2017年   8905篇
  2016年   9848篇
  2015年   11056篇
  2014年   20837篇
  2013年   18345篇
  2012年   22591篇
  2011年   23685篇
  2010年   21455篇
  2009年   18991篇
  2008年   20347篇
  2007年   17155篇
  2006年   15376篇
  2005年   14974篇
  2004年   13617篇
  2003年   13044篇
  2002年   9963篇
  2001年   8344篇
  2000年   5915篇
  1999年   4456篇
  1998年   3890篇
  1997年   3557篇
  1996年   3221篇
  1995年   2824篇
  1994年   2286篇
  1993年   1482篇
  1992年   1376篇
  1991年   1434篇
  1990年   1752篇
  1989年   1431篇
  1988年   591篇
  1987年   372篇
  1986年   212篇
  1985年   198篇
  1984年   148篇
  1983年   109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7篇
  1958年   59篇
  1957年   23篇
  1956年   28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林章波  孙之华 《吉林医学》2015,(10):2017-2018
目的:研究与分析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组:采用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固定。观察2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和并发症率分别为87.76%(43/49)、6.12%(3/49)与对照组75.51%(37/49)、22.45%(1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速患者骨折愈合,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慢性荨麻疹应用依巴斯汀及卡介菌多糖核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并收治的13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依巴斯汀实施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肌内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不良反应,随访期荨麻疹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0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56%(P<0.05)。两组治疗前瘙痒、皮损直径、皮损数目及荨麻疹发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其瘙痒、皮损直径、皮损数目及荨麻疹发作情况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复发率为7.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应用依巴斯汀及卡介菌多糖核酸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有效地遏制荨麻疹的临床症状并降低荨麻疹的复发风险,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比较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7月—2018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DFNF患者128例,男性71例,女性57例;年龄61~84岁,平均72.7岁.骨折原因:跌伤75例,撞伤32例,高处坠落伤2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型假体THA组(BPTHA组,n=64)与骨水泥型假体THA组(CPTHA组,n=64).BPTHA组行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CPTHA组行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等围术期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血清前列腺素缓激肽(BK)、5-羟色胺(5-HT)等疼痛因子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性反应指标水平;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PTHA组住院时间长于CPTHA组[(19.76±2.24)d vs.(15.37±1.71)d,P<0.05].术后6个月,BPTHA组Harris评分低于CPTHA组[(81.72±8.37)分vs.(86.68±8.85)分,P<0.05];术后12个月,BPTHA组Harris评分高于CPTHA组[(95.54±9.67)分vs.(90.72±9.12)分,P<0.05].术后6个月,BPTHA组血清BK、5-HT、SAA、CRP、ESR水平及VAS均高于CPTHA组(P<0.05);术后12个月,BPTHA组血清BK、5-HT、SAA、CRP、ESR水平及VAS均低于CPTHA组(P<0.05).BPTH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CPTH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THA、CPTHA均可应用于老年DFNF的临床治疗,但CPTHA近期疗效优于BPTHA,而BPTHA远期疗效优于CPTHA.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中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因较多,病情变化迅速,证型繁杂,不同的文献中证候分类差异较大。证候分类的繁杂给临床工作者治疗中风病带来极大不便。本文对以证候要素(内风、内火、痰湿、瘀血、气虚、阴虚)为切入点论治中风病的理论进行探讨,并举例论证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析西药联合中医情志疗法、解郁化痰汤治疗痰热瘀阻型失眠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接收的100例失眠抑郁(痰热瘀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n=50)采用阿普唑仑+解郁化痰汤+中医情志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疗效为98.00%(59/50),对照组总疗效为86.00%(43/50),两组总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3,P<0.05);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6.02±1.90)分,TESS评分为(2.03±1.28)分,与对照组的(23.14±2.08)分、(7.26±2.1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价值(t=17.8712,P<0.05;t=14.8307,P<0.05)。结论:解郁化痰汤、中医情志疗法与西药联合治疗失眠抑郁痰热瘀阻有效安全,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9.
目的 通过对公开发表在网络和数据库的有关中医药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文献进行方、药、证的可视化分析,客观全面的对COVID-19的中医药治疗进行探讨,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选用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纳入文献中的用药情况进行数据拆分、整理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高质量数据的主要期刊来源是核心期刊《中医杂志》;新冠临床用方以解表清热剂、开窍补益剂、辟秽祛湿剂为主;临床用药以解表药、清热解毒药、化湿祛痰药以及补益药为主;临床治病思路以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为指导;临床常见证型为湿、热、寒、毒相关证型;重视新冠前期预防以及后期恢复调养;治疗过程用药考究,注重养阴与祛邪并进。结论 新冠的中医临床诊治考病全面,并注重养阴与祛邪并进,可为官方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益气通脉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通脉饮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的疗效,评估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心绞痛症状分级和血脂水平。临床检测的数据通过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的数据使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双侧t检验,计数的数据采用χ~2检验,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都有一定疗效,但观察组的改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的症状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42/45),对照组为77.78%(3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HDL-C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脉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