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4篇
  免费   739篇
  国内免费   378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144篇
妇产科学   296篇
基础医学   1950篇
口腔科学   245篇
临床医学   1035篇
内科学   2101篇
皮肤病学   214篇
神经病学   853篇
特种医学   2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769篇
综合类   238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56篇
眼科学   227篇
药学   3498篇
  6篇
中国医学   1331篇
肿瘤学   765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635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624篇
  2016年   639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1400篇
  2013年   2126篇
  2012年   1783篇
  2011年   1574篇
  2010年   1156篇
  2009年   946篇
  2008年   792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87篇
  1982年   85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23篇
  1975年   24篇
  1974年   20篇
  1973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白术水提物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白术水提物的抑瘤作用,并从调节免疫功能角度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以S180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剂量的白术水提物10 d,称取瘤重,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同时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白术各剂量组和模型组瘤重及胸腺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白术中剂量组对TNF-α和IL-2均有显著性影响(P<0.01或P<0.05)。结论:白术可以调节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α-GST监测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肝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IA)对30例原位肝移植受体移植肝恢复再灌注72h内血清α-GST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AST、ALT、LDH)比较。结果本组中29例受体术后3d内未发生特殊并发症,其移植肝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α-GST水平会较ALT、AST、LDH等指标提前升高至高峰,并且升高速度更快、幅度更大;在再灌注损伤恢复时可很快降至正常,提示损害终止。1例受者术后确诊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其血清α-GST水平及常规肝功能指标均显示下降后再度上升趋势,而α-GST于再灌注后第8h即出现再次升高,较其余三种指标提前16h以上。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严密监测血清α-GST变化可准确判断移植肝功能状态,血清α-GST水平下降迟缓或降而复升都应警惕PNF等早期移植肝功能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3.
氯诺昔康静脉持续输注镇痛对尿α_1微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浓度的变化,探讨氯诺昔康静脉持续输注用于镇痛治疗时的肾脏安全性。方法:75例择期骨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组26例,单用芬太尼1.2 mg,负荷剂量为静脉注射(静注)芬太尼0.05 mg;氯诺昔康组23例,单用氯诺昔康72 mg,负荷剂量为静注氯诺昔康8 mg;合用组26例,联合应用氯诺昔康36 mg+芬太尼0.9 mg,负荷剂量为静注氯诺昔康4 mg及芬太尼0.025 mg。均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44 mL,静脉持续输注,2 mL.h-1。结果:术后d 4,芬太尼组尿α1-MG上升了(4±s11)mg.L-1(P>0.05),氯诺昔康组和合用组上升了(22±16),(20±16)mg.L-1(P<0.01),上升幅度明显大于芬太尼组(P<0.01),氯诺昔康组和合用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前后3组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静脉持续输注可以导致尿α1-MG升高,对肾小管的早期损害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4.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血中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与糖尿病牙周病的关系。方法对5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牙周病的筛查,检测血CRP、TNF-α与健康体检配对人群进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牙周病的患病率高达63.7%,对照组为21.6%。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CRP为(8.4±0.9)mg/L,糖尿病无牙周病患者为(5.9±0.8)m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在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组为(234±28)ng/L,明显较糖尿病无牙周病组的[(178±28)ng/L]增高(P<0.01)。结论糖尿病与牙周病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导致牙周病加重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进展。  相似文献   
95.
清肠泡腾栓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药肠道泡腾栓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学疗效机制。方法实验分设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空白泡腾栓、清肠泡腾栓、清肠栓、柳氮磺胺吡啶栓共6个组,ELISA法检测血清、结肠上清TNF-α仪、IL-13;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IL-8(mRNA)阳性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血清TNF-α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结肠黏膜IL-8(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清肠泡腾栓明显降低结肠上清TNF-α含量以及IL-8(mRNA)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清肠泡腾栓对IL-13的调控作用不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清肠泡腾栓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而对溃疡性结肠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6.
蕲蛇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探讨蕲蛇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再灌注(MCAOR)模型,观察大鼠MCAOR时神经功能状态,同时,TTC染色测脑梗死面积,电镜观察脑血管超微结构,放免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用药组分别在缺血即刻或再灌注即刻静脉给药,观察比较模型组和蕲蛇酶所有给药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蕲蛇酶所有给药组都能有效改善MCAOR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明显减小梗死灶,调节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维持微血管正常结构。结论蕲蛇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可能与维持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平衡、改善脑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7.
银杏内酯B对慢性炎症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B对慢性炎症血管生成的作用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比色法测定小鼠慢性肉芽肿气囊模型血管生成指数,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气囊病理变化;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白介素-1β(IL-1β)含量;L929生物测定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RT-PCR法检测IL-1β和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银杏内酯B可显著抑制模型小鼠的血管指数,与病理观察结果相符;银杏内酯B可显著抑制模型小鼠血清中IL-1和TNF-α的分泌;能显著抑制PMA诱导的U937细胞IL-1β和TNF-α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结论银杏内酯B能抑制小鼠慢性炎症性血管生成模型的血管生成,能抑制促血管生成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转录及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慢性炎症血管生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8.
目的提取分离细脚拟青霉总多糖 (PtPs) ,探讨其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淀法提取PtPs成分 ;用不同浓度的PtPs单独或协同脂多糖 (LPS)在体外刺激PBMC ,酶联免疫法测定TNF α的水平 ,溴化四唑蓝法测定增殖活性。结果所得PtPs制品的纯度为 76 .1% ;适当剂量的PtPs (10 0~ 5 0 0 μg/ml)能够单独或协同LPS提高PBMC对TNF α的分泌 ;还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PBMC的增殖活性。结论PtPs对体外培养的PBMC具有激活作用 ,可能是发挥免疫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9.
目 的 探 讨 1α,25-二羟 维生 素 D_3(1α,25-(OH )2D )对 系 统性 红斑 狼 疮(SLE)患 者 外周 血 单个 核 3细 胞(PBM C)分 泌的 白细 胞 介素 (IL)-10 和 干扰 素 (IFN )-α水平 的 影响 。方法 20 例 SLE 患 者和 10 名健 康 志愿者 PBM C 的提 取 采 用 Ficol密 度 梯 度 离 心 法 ,SLE 组 和 对 照 组 在 不 加 或 加 入 1α,25-(O H )2D3 的 情 况 下 孵 育 72 h收 集培 养 上清 ,上 清液 IL-10 和 IFN-α水平 检 测采 用酶 联 免疫 吸附 试 验(ELISA )。结 果 与 正常 对 照组 相比 ,SLE组 PBM C 中 IL-10 和 IFN-α水 平 明 显 增高 (P<0.01)。0.01 m ol/L 1α,25-(O H )2D3 的 加 入 明 显 抑 制 了 SLE 组PBM C 中 IFN -α的 产 生 (P<0.01),增 加 了 SLE 组 PBM C 中 IL-10 的 产 生 (P<0.01),但 对 正 常 对 照 组 IFN -α和IL-10 水平 无明 显 影响 。结 论 1α,25-(OH )2D 可 能 抑制 体外 培 养的 SLE 患 者 PBM C IFN -α的产 生  相似文献   
100.
Infiltration of circulatory inflammatory cells is a common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 in target organs following cadmium administration, but there is paucity of data concerning their activity.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sublethal (1 mg/kg) cadmium on peripheral blood polymorphonuclear (PMN) cells were examined 48 h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in rats, when tissue (liver and lung) infiltration of these cells was observed. Cadmium administration resulted in systemic 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acute phase response with an increase in circulatory neutrophil numbers and cells that express CD11b molecules. Rise in basic aspects of oxidative activity including intracellular myeloperoxidase (MPO), reactive oxygen (nitroblue tetrazolium/NBT cytochemical assay) and nitrogen (Griess assay) species production was observed in PMNs from cadmium-administered rats. A decrease in levels of mRNA for IL-1β, TNF-α and IL-6 was noted, but production of these cytokines was affected differentially. Described effects of cadmium on PMNs add further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inflammatory potential of this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