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9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1361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473篇
内科学   881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211篇
特种医学   1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8篇
综合类   45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672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251篇
  1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4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1 毫秒
61.
A method for studying inhibitory activity in whole urin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ummary A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inducing and quantifying calcium oxalate crystallisation in whole human urine. The propensity of a given urine to induce crystal formation was described in two ways: 1) its ability to resist spontaneous nucleation of calcium oxalate crystals was assessed by titrating 20 mls of the urine with increasing quantities of sodium oxalate (0–150 mol) to determine its practical metastable limit. This limit wa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endogenous calcium concentration. 2) its capacity to inhibit crystal growth was quantified by determining the rate of growth of calcium oxalate crystals precipitated in response to a fixed oxalate load (30 mol) above its metastable limit. The crystals produced were predominantly calcium oxalate dihydrate and were morphologically identical to those occurring naturally in urine. Citrate had no effect on the metastable limits of 3 urines examined, but markedly inhibited crystal growth. Pyrophosphate had a similar effect on crystal growth, and in addition, raised the metastable limit of one of the urine samples.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索老年患者日间手术全程质量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医院病历系统采集2015年-2020年应用老年患者日间手术全程质量管理模式前后患者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应用日间手术全程质量管理模式后,≥65岁老年患者日间手术人数逐年上升,占比从13.52%上升至1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0,P=0.011);日间手术住院时间>5 d的比例从0.72%下降至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088,P<0.001);不良事件发生率从3.77‰下降至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6,P=0.023),其中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从2.08‰下降至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9,P=0.008)。结论应用日间手术全程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患者日间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63.
目的:获得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高质量叶绿体基因组信息,明确其结构、序列特征,同时确定对叶百部的系统发育地位。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和PacBio RSⅡ平台对对叶百部分别进行建库测序,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将2个测序平台的数据进行混合组装和碱基校正,最终获得高质量叶绿体基因组,随后对其序列特征、重复序列、基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对叶百部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4 379 bp,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为典型环状四段式,1对27 074 bp的反向重复区(IR),1个大小为17 924 bp的小单拷贝区(SSC)和1个82 307 bp的大单拷贝区(LSC),平均鸟嘌呤和肥嘧啶所占的比率(GC)含量为37.86%;共注释得到121个基因,包括30个tRNA基因,4个rRNA基因和87蛋白编码基因,其中6个tRNA基因和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存在内含子;对叶百部叶绿体基因组中共发现49个长重复序列和59个单核苷酸简单重复序列(SSR);4个百部属的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表明ycf1和ndhF基因具有高度多样性;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对...  相似文献   
64.
Initial case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in Hong Kong were imported from mainland China. A dramatic increase in case numbers was seen in February 2020. Most case-patients had no recent travel history,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transmission chains in the local community. We collected demographic,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 data from 50 patients, who accounted for 53.8% of total reported case-patients as of February 28, 2020. We performed whole-genome sequencing to determin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nd transmission dynamics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infections. By using phylogenetic analysis, we attributed the community outbreak to 2 lineages; 1 harbored a common mutation, Orf3a-G251V, and accounted for 88.0% of the cases in our study. The estimated time to the most recent common ancestor of local coronavirus disease outbreak was December 24, 2019, with an evolutionary rate of 3.04 × 10−3 substitutions/site/year. The reproduction number was 1.84, indicating ongoing community spread.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在全程分娩管理模式下,为孕产妇提供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服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待产、分娩到产后康复(LDRP)一体化全程分娩管理模式(以下简称为LDRP管理)的84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进入产房时是否进入自然产程,将其分为自然临产组(n=441)和引产组(n=407)。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组孕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如分娩年龄、孕次、孕龄、妊娠并发症,以及母儿结局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并经过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702001)。结果①2组孕产妇分娩年龄、孕次和高龄孕产妇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产妇分娩孕龄、经产妇占比、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分娩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引产组孕产妇均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促宫颈成熟或缩宫素进行引产,其中使用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分别为26.5%(108/407)、10.3%(42/407)、60.0%(244/407)、3.2%(13/407)。③2组接受LDRP管理孕产妇总剖宫产术分娩率(2.9%vs 7.1%)、会阴侧切率(20.1%vs 28.6%)、新生儿出生体重[3410 g(3180~3650 g)vs 3340 g(3040~3640 g)]、总住院时间[4 d(3~4 d)vs 4 d(4~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46、χ^(2)=7.894、Z=-2.730、Z=-5.112,P<0.05)。④2组LDRP管理孕产妇临产后剖宫术分娩产率、产后24 h出血率、产后24 h出血量≥1000 mL、异体红细胞悬液输注率和宫腔水囊压迫率和产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孕产妇LDRP管理具有一定可行性,孕产妇及其分娩新生儿均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人乙肝病毒(HBV)和黄曲霉毒素B,(AFB1)致肝细胞癌(HCC)及协同致HCC作用的机制。方法:将树鼩分为4组:A组:感染HBV加摄入AFB,;B组:只感染HBV;C组:只摄入AFB1;D组:作空白对照。然后定期行肝活检,用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动态观察一些癌基因(蛋白)和抑癌基因的表达。结果:①A组谷胱苷肽转移酶(GGT)阳性灶个数及面积明显多于、大于B、C组;②A组P21蛋白检出率明显高于B和C组,A组6只P21蛋白阳性的树鼩到120周时全部发生了HCC;③实验后期,A组HBxAg检出率及HBVDNA整合率明显高于B组;④在诱癌过程中,IGF-Ⅱ表达率呈波动形,带癌肝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癌肝;⑤105周时,A、B、C组P5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D组;在A,C组检出P53异常带;⑥第45及105周时,A组c-fos表达率分别为23.1%和20%;C组为38.5%和15.4%,B,D两组均未检出;⑦H-c-myc基因:直到120周,无癌肝组织均未见异常;在肝癌组织中,A组有4例扩增,c组无异常;@CDK4基因:只有A组在第75周有1例扩增,该树鼩在第106周时发生了HCC。在HCC中,A组有25%出现CDK。扩增,C组未见异常。结论:再次证实HBV和AFB。有协同致HCC作用;AFB、有利于HBxAg的表达和HBVDNA的整合;CDK4、Kiras和P53基因的变异参与了HCC的发生和演进;P21和c-fos蛋白的过表达与P^53蛋白的失活,促进了HCC的发生和演进;CDK4和c-myc基因的改变与HBV的感染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比较不同特异性抗原和不同输注途径诱导免疫耐受的强度及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采用供体特异性全血、供体特异性脾细胞和骨髓细胞 (DSBM) ,通过外周、门静脉和胸腺三种不同途径输注以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和维持。结果 供体特异性抗原诱导免疫耐受以 DSBM及通过胸腺接种途径效果最佳。结论 供者特异性抗原能诱导受体免疫耐受并促进移植物存活 ,可望成为较理想的临床免疫耐受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以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其与阿拉伯黄背草T. triandra、中华菅T. quadrivalvis2种同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与近缘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首次对黄背草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使用SPAdes和CpGAVAS2分别对其进行组装和注释,并用Codon W、DnaSP和MISA等对其与2种同属植物进行一系列比较基因组分析,利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3个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38 735~138 961 bp,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共注释出129个基因;黄背草与其同属的2个物种相比,反向重复区(inverted repeats,IR)收缩了2132 bp,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region,LSC)扩张了约4000 bp,而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region,SSC)变化不大。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显示,3个叶绿体基因组相对丰度最大和最小的密码子都相同,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丰度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69.
张瑜  杜晨晖  詹海仙  尚彩玲  李瑞锋  原淑佳 《中草药》2023,54(15):4981-4991
目的 以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为材料,分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特征,探究不同地区桔梗叶绿体基因组的差异及桔梗科其他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桔梗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完成其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不同地区桔梗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桔梗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72 770 bp,呈现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总GC含量为38.10%,注释到139个基因,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95个,核糖体RNA 8个和转运RNA 36个。经序列分析鉴定出139个SSR位点,大部分重复由A和T组成。该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A/U大于G/C。边界分析表明,不同地区桔梗的JLA边界区域存在差异。对比不同地区桔梗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发现21个变异区间,包括ycf1psbCrps18rpoB等编码区以及rpl32-trnLtrnS-psbZtrnN-ycf1等非编码区。基于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ML)对桔梗及其他17种桔梗科植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桔梗科物种形成一个单系群,各属物种聚为一束,支持率达100%。结论 桔梗科物种聚为一支与传统相符合,不同地区桔梗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存在显著差异,为后期开展分子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