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9篇
  免费   736篇
  国内免费   600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728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506篇
内科学   577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298篇
特种医学   431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140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688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1932篇
  1篇
中国医学   1905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676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652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rRNA基因间隔区碱基测序对当归进行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碱基序列测定。对当归进行分子水平鉴定。方法 常规提取当归种籽DNA,利用合成的特异性引物对其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进行套式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碱基序列测定。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当归种籽中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PCR扩增产物存在;经测序后得到了当归种籽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碱基序列。结论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碱基序列测定可做为分子水平鉴定植物性中药材的又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南海粗疣棘柳珊瑚中倍半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粗疣棘柳珊瑚(Acanthogorgia vaga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对粗疣棘柳珊瑚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化学性质,结合现代波谱技术(MS,NMR等),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4个呋喃倍半萜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indenene(1),1indestrene(2),bebryazulene(3)及franodiene(4)。结论:本文系首次对该珊瑚化学成分进行研究;4个倍半萜成分亦均为首次从该生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indenene(1)的碳谱数据为首次报道,并首次对化合物1indenene(1)及franodiene(4)氢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另外,对文献报道的bebryazulene(3)及franodiene(4)的碳谱数据进行了童新归属.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比较鉴别乌梢蛇与白条锦蛇。方法对乌梢蛇与其混淆品白条锦蛇的生药性状、薄层色谱、纸色谱、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乌梢蛇与白条锦蛇的生药性状、薄层色谱有明显差异,纸色谱、紫外吸收光谱差异不大。结论白条锦蛇不能混充乌梢蛇入药,应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104.
蔡毅  朱华  谢芳 《中药材》2003,26(2):88-90
实验研究表明下延叶排草的显微结构鉴别特征为:茎的皮层中可见分泌道散在,中柱鞘纤维环状排列;髓大,中央具众多分泌道。叶上表皮细胞有放射状角质层纹理;并有类圆形油细胞散在;异面叶,中脉维管束2个,大小悬殊。  相似文献   
105.
从中国南海海绵Cinachyrella australiensis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出3个化合物,应用IR、^1H—NMR、^13C—NMR和MS等光谱分析技术,确定它们为鲨肝醇(Ⅰ),胆甾4—烯—3—酮(Ⅱ)和α—23烷—甘油醚(Ⅲ)。本文是首次报道该种海绵化学成分研究。  相似文献   
106.
中药DNA分子鉴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近年来中药DNA分子鉴定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分析了RFLP、RAPD、DNA序列分析等常用技术的特点及在动、植物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DNA分子鉴定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索从云南红豆杉树皮提取物中分离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种纯化合物以及7-表-紫杉醇转化成紫杉醇的高效方法。方法 用乙酸叔丁酯为单漉动相。硅胶为填充柱的正相色谱系统分离。使用碱性氧化铝,在40℃对7-表-紫杉醇进行催化而转化成紫杉醇。结果与结论 分离得到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个纯化合物。7-表-紫杉醇转化率可达30%。  相似文献   
108.
方榄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酚酸类细胞周期抑制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摘要:目的阐明中国民间用于癌症治疗的中草药方榄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 以细胞周期抑制活性为抗癌指标,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和流式细胞术,跟踪分离活性成分,利用谱学手段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与结论 从方榄茎皮中分离鉴定了5个具有细胞周期抑制活性的酚酸类化合物:没食子酸(1)、没食子酸乙酯(2)、没食子酸甲酯(3)、鞣花酸(4)和1,2,3,4,6-五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5)。这些化合物抑制tsFT210细胞周期的MIC值为73.5μmol/L(1)、15.2μmoL,L(2)、16.3μmol/L(3)、20.7μmol/L(4)、6.6μmol/L(5),其中1和3为新细胞周期抑制剂。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方榄中得到,化合物2、3、5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9.
Chemical respiratory allergy is an important occupational health problem, but there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no validated methods for hazard identification. This is due in part to the fact that the relevant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ensitization of the respiratory tract have been unclear, with particular controversy regarding the role of IgE. There is now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respiratory sensitiz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ferential activation of type 2 T lymphocyt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type 2 cytokines interleukin (IL)-4, IL-5, IL-10, and IL-13. Type 2 cell products favor immediate typ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serving as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factors for mast cells and eosinophils, the cellular effectors of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allergic responses, and promoting IgE antibody production. 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interest in the application of cytokine profiling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hemical allergens, with cytokine phenotypes analyzed in freshly isolated tissue, or following culture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mitogen at the level of protein secretion or mRNA expression. Experience to date suggests that the measurement of induced cytokine secretion profiles shows promise for the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hemical respiratory allergens. The purpose of this brief review article is to consider the approaches available and to highlight key procedural issues.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石胆草(Corallodiscus flabel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3个新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经光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为:3,4-二羟基苯乙醇-8-O-[β-D-芹糖基(1→3)]-β-D-葡糖苷(I),3,4-二羟基苯乙醇-8-O-[4-O-咖啡酰基-β-D-芹糖基(1→3)-β-D-葡糖基(1→6)]-β-D-葡糖苷(II),3,4-二羟基苯乙醇-8-O-[β-D-芹糖基(1→3)-β-D-葡糖基(1→6)]-β-D-葡糖苷(III)。结论I,II和III均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