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695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6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IS)分析江苏、安徽、江西 3省血吸虫病疫情空间分布规律。 方法 收集 3省近 2 0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 ,建立 GIS空间数据库。在 Arc View3.x,S- PL U S及 Spatial Statistics软件 (模块 )支持下对建立的血吸虫病 GIS数据库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结果 安徽及江西省血吸虫病患者总数及钉螺总面积不同代表年份中 ,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钉螺分布的相关系数 (Moran′I )大于患者的相关系数 ,并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江苏省钉螺总面积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 ,其空间聚集性显著高于血吸虫病患者数 ,两者间缺乏空间聚集性。 结论 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用于血吸虫病患者、钉螺分布的地域聚集性的研究 ,以揭示该病的分布规律和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82.
氰胺化钙灭螺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氰胺化钙杀灭钉螺的效果。方法室内和现场浸杀均设25、50、80mg/L3组,浸杀1、2、3、5、7d后计算钉螺死亡率。室内喷洒和现场喷洒、喷粉均设10、30、50g/m^23组,计算施药1、3、7、15d后钉螺死亡率。实验均设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和清水对照组。结果室内氰胺化钙25mg/L浸杀7d,50mg/L浸杀5d,钉螺死亡率均为100.00%。室内喷洒氰胺化钙30g/m^21d、10g/m^23d,钉螺死亡率均为100.00%。氰胺化钙25、50、80mg/L现场浸杀5d,螺袋内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4.00%、96.00%、100.00%。30、50/m^2现场喷洒15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74.15%和73.12%。30、50/m^2现场喷粉15d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1.11%和96.03%。结论氰胺化钙属慢性杀灭钉螺药物,浸杀和喷洒钉螺死亡率均高于氯硝柳胺常规对照组,喷粉灭螺具有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黏菌素E对钉螺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室内浸杀法、喷洒法观察黏菌素E 对湖北钉螺的杀螺效果,通过鱼毒试验观察黏菌素E对鱼的毒性作用。结果药物浓度为5.0、1.0 g/L时,分别浸杀24、48 h和72 h,各组钉螺的死亡率均为100%;药物浓度为0.5 g/L时,浸杀24、 48 h和72 h,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5.00%、100.00%和100.00%;药物浓度为0.1 g/L时,浸杀24、48 h和72 h,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0.00%、95.00%和100.00%;药物浓度为0.01 g/L,浸杀24、48 h和 72 h,钉螺死亡率分别为70.00%、86.00%和100.00%。分别用35、70、140 mg/m2黏菌素E进行喷洒灭螺,钉螺死亡率分别为60.00%、100.00%和100.00%。鱼毒试验显示黏菌素E对鱼的毒性为弱毒性。结论黏菌素E是一种有效的灭螺药物,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4.
对异心叶桉提取物作室内杀钉螺实验观察,发现异心叶桉树叶和树枝中含有较高的杀钉螺成分。树叶水浸液浓度5000mg/L和10000mg/L室内浸杀钉螺72h死亡率分别为60.0%和87.5%;树叶乙醇提取物25mg/L浸杀钉螺72h死亡率达100%,在25±1℃时对钉螺浸杀48h和72h的LC50分别为16.0mg/L和12.2mg/L。鱼毒试验发现该提取物对斑马鱼毒性较低。认为桉树是具有较高杀灭钉螺价值的候选植物。  相似文献   
85.
大雪对洞庭湖区钉螺生存影响的现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雪低温气候条件下,洞庭湖区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的生存状态,为血吸虫病研究和控制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选择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公园前滩为现场,2008年春季大雪前后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分框记数,解剖鉴定钉螺死活、感染性、雌雄构成情况,计算活螺平均密度、活螺框出现率、钉螺死亡率、钉螺雌雄构成等指标。结果钉螺活螺平均密度大雪冰冻天气后降低45.68%(Z=-5.99,P〈0.01),活螺框出现率降低32.18%(X2=18.04,P〈0.01),钉螺死亡率上升27.68%(Z=-12.67,P〈0.01),高达88.80%,钉螺雌雄构成无明显变化。结论持续大雪冰冻天气使钉螺活螺密度降低,死亡率升高,但密度仍维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6.
钉螺3种酶的酶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用淀粉凝胶同工酶电泳法比较了安徽及云南两省的钉螺的酸性磷酸酶(AcP,EC3.1.3.2)、过氧化物酶(Po,EC1.11.1.7)及酯酶(Est,EC3.1.1.1)的电泳带型。AcP及Po的同工酶中AcP1、AcP2及Po1、Po2由单态位点编码。Est的同工酶由4个位点编码,其中Est3在安徽的钉螺中为1条电泳快带,相对迁移率(Rf)为0.362±0.027;在云南的钉螺中为1条电泳慢带,Rf为0.340±0.036。  相似文献   
87.
江苏省243项灭螺工程的费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评价243项灭螺工程费用-效果,为今后灭螺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比较灭螺工程实施前后螺情变化,计算直接投入,以有螺面积下降率作为灭螺效果评价指标,并以有螺面积下降1个百分点的费用为单位进行费用-效果分析。结果:实施灭螺后有螺面积下降率为78.68%,其中江滩地区下降59.93%,其它地区均下降93%以上,不同地区灭螺的费用-效果有较大差别。结果显示药物灭螺有较好的费用-效果,而环境改造灭螺效果好,但费用较大,且费用随环乞讨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结论:不同地区不同方法灭螺费用-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灭螺规划必须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88.
在平原水网地区河道内,于平均气温为20.85℃的5月,将钉螺袋(每袋5只阴性钉螺)固定在岸边水下2cm处,每个实验点1袋。以不同数量毛蚴投入紧靠螺袋的水中,2次/d(4h后取出螺袋),连续6d,共投放12次,作现场实验。结果每次投放25、50、100、500、1000及2000条毛蚴6个实验组的钉螺感染率依次为1.09%、0.45%、2.74%、12.39%、27.27%及54.48%;空白对照组感染率为0%。毛蚴数与钉螺感染率呈线性正相关(r=0.9996,P<0.01),其回归方程为y=-0.3655+0.0274x(x=毛蚴数,y=钉螺感染率)。据此推算了钉螺的理论感染率及其95%可信限。理论数与实际数符合良好。前2个低剂量毛蚴组理论钉螺感染率的95%可信限的下限值均为0%。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方法。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以日本血吸虫的特异基因为靶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3软件设计扩增靶基因的4条LAMP引物,酚氯仿法提取感染性钉螺中的日本血吸虫DNA ,取适量模板DNA加入LAMP反应体系进行对日本血吸虫靶基因扩增,经肉眼观察、SYBR Green I染色电泳及测DNA序列来判定扩增产物。在99个阴性钉螺中各加入1个阳性钉螺,其中每个阳性钉螺分别感染日本血吸虫毛蚴数量分别为10、8、6、4、2、1条。结果感染性钉螺检测管经显色呈绿色为阳性,阴性钉螺呈棕色;日本血吸虫的特异基因经LAMP扩增后电泳呈现LAMP特征性梯状条带,阴性钉螺及感染肝吸虫不出现LAMP特征性梯状条带;扩增产物经酶切及序列分析显示为目的基因;在100个钉螺中只要有2条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便可检出。结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可快速有效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有望为疫区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高效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验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未来高水位运行对输水河道自然生长钉螺的影响。方法调查江都泵站应急抗旱调水期间消力池日平均水位,并以上年同期水位为对照;调查高水位运行前后消力池滩地自然生长钉螺动态;以应急抗旱调水水位为东线工程模拟运行水位,研究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未来输水河道运行水位对钉螺生长的影响。结果江都泵站消力池滩地高程为6.4~7.2m。自2010-11-20-2011-07-31连续抽调江水255d,抽调水量62.35亿m^3。调水期间江都泵站消力池日平均水位≥7.2m为216d,≥7.5m为161d,≥8.0m为38d;而上年同期分别为77、60d和16d。江都泵站消力池自然生长钉螺的3号滩地在高水位淹没前最高钉螺密度为0.856只/0.1m^2,连续淹没后钉螺密度下降为0.0153只/0.1m2,且未发现子代钉螺。调查消力池其他滩地也未发现钉螺。结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未来运行水位可有效抑制输水河道内钉螺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