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62篇
  免费   2873篇
  国内免费   410篇
耳鼻咽喉   440篇
儿科学   626篇
妇产科学   623篇
基础医学   1326篇
口腔科学   368篇
临床医学   5771篇
内科学   3373篇
皮肤病学   439篇
神经病学   1401篇
特种医学   678篇
外科学   3051篇
综合类   5608篇
预防医学   7456篇
眼科学   198篇
药学   4169篇
  24篇
中国医学   1510篇
肿瘤学   1684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718篇
  2022年   1405篇
  2021年   1809篇
  2020年   1885篇
  2019年   1617篇
  2018年   1506篇
  2017年   1361篇
  2016年   1282篇
  2015年   1316篇
  2014年   3376篇
  2013年   2717篇
  2012年   2685篇
  2011年   2791篇
  2010年   2132篇
  2009年   1981篇
  2008年   1829篇
  2007年   1731篇
  2006年   1390篇
  2005年   1057篇
  2004年   783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 分析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选择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作为干预组(管理方式: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照组[管理方式: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等基本信息;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在干预前后测量生存质量。采用SAS 9.4软件进行双重差分法以及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基线时共纳入2 467名研究对象,终末时共1 924人接受了为期2年完整的随访管理。干预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生理健康维度(PCS)、心理健康维度(MCS)评分变化净差值分别为13.6分、29.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P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PCS得分以及所在地区,影响患者MCS得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医保类型、基线MCS得分、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所在地区。结论 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究卡马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成人癫痫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骨密度的影响。方法92例成人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左乙拉西坦组与卡马西平组,各46例。左乙拉西坦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卡马西平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认知功能[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评分、骨密度(腰椎、股骨大转子、股骨颈)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VIQ、PIQ、FI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左乙拉西坦组患者VIQ评分(101.2±3.1)分、PIQ评分(108.1±2.3)分、FIQ评分(105.2±1.8)分均明显高于卡马西平组的(95.1±2.8)、(94.1±2.0)、(93.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卡马西平组患者腰椎、股骨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组治疗6个月后腰椎、股骨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与卡马西平治疗成人癫痫,左乙拉西坦更能明显提升患者认知功能,且对患者骨密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为何,研究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法。方法:本课题自我院检验血液标本样本中抽取140份,其中2018年2月~2019年3月的70份命名成对照组,2019年4月~2020年3月的70份命名成试验组,前一组未进行质量改进,后一组进行质量改进,比较检验结果有何不同。结果:试验组这组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要比对照组那组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低,数据上是P<0.05的情况,即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反应、溶血反应、样本问题、送检失误、抗凝不全等是导致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所在,实施质量改进可将血液标本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4.
Glaucoma, an irreversible blinding condition affecting 3–4% adults aged above 40 years worldwide, is set to increase with a rapidly aging global population. Raised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glaucoma where the treatment paradigm is focused on managing IOP using medications, laser, or surgery regimens. However, notwithstanding IOP and other clinical parameters,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including daily functioning, emotional well-being, symptoms, mobility, and social life, remain the foremost concerns for people being treated for glaucoma. These outcomes are measured using objective patient-centered outcome measures (PCOMs) and subjective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PROMs). Studies using PCOMs have shown that people with glaucoma have several mobility, navigational and coordination challenges; reading and face recognition deficits; and are slower in adapting to multiple real-world situations when compared to healthy controls. Similarly, studies have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d, using PROMs, that glaucoma substantially and negatively impacts on peoples’ self-reported visual functioning, mobility, independence, emotional well-being, self-image, and confidence in healthcare, compared to healthy individuals, particularly in those with late-stage disease undergoing a heavy treatment regimen. The patient-centred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 glaucoma treatment paradigms is equivocal due to a lack of well-design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short post-treatment follow-up periods; an inappropriate selection or availability of PROMs; and/or an insensitivity of currently available PROMs to monitor changes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early-stage glaucoma. We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lbeit non-systematic, critique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limitations, and recent advances of currently available glaucoma-specific PCOMs and PROMs. Finally, we propose that item banking and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methods can address the multiple limitations of paper-pencil PROMs; customize their administration; and have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healthcare outcomes for people with glaucoma.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喜疗妥联合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输液外渗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喜疗妥联合新鲜马铃薯外敷,进行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损伤痊愈时间和完全消肿时间。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 <0.05)。干预组的损伤痊愈时间和完全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喜疗妥联合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中的效果较好,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6.
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在改善精液质量、提高配偶自然怀孕率和缓解局部疼痛症状中的作用已为多数医生所认同。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越来越多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然而,临床对手术后患者的管理还重视不够。本文系统介绍了对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患者的疗效判断和后续治疗选择,包括观察随诊、非手术治疗方法和再手术。  相似文献   
27.
田方  石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10):1142-1147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早产儿常见疾病,目前早产儿PDA的自然发展过程仍未完全明确,PDA发生的有些高危因素仍存在争议,对PDA是否进行药物、手术干预,以及何时进行药物、手术干预仍存在争议。尽管已经有相当多的证据证实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可能有害,但目前尚缺乏关闭导管治疗方案的远期益处或害处的相关证据。大多数临床试验旨在评估短期导管开放对患儿的影响。目前尚无评估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对早产儿死亡率及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试验。近年来PDA治疗上最大的变化是减少对PDA的治疗。该文重点总结胎龄28周早产儿PDA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结直肠外科病房的实施的可能性及实施效果。方法:总结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结直肠外科病房的试验实施方案,调查执行该护理模式前后出院患者的满意程度和临床护理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执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大幅提高,科室的临床护理质量也有显著提升,但是在护理文件整理方面仍有待调整。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结直肠外科病房可以实现,且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深入实施后,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