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4篇
  免费   539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1085篇
妇产科学   772篇
基础医学   2760篇
口腔科学   214篇
临床医学   1104篇
内科学   5681篇
皮肤病学   346篇
神经病学   1705篇
特种医学   6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85篇
综合类   649篇
预防医学   821篇
眼科学   319篇
药学   1181篇
  2篇
中国医学   301篇
肿瘤学   820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1447篇
  2018年   1373篇
  2017年   635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5篇
  1985年   1055篇
  1984年   1778篇
  1983年   1142篇
  1982年   1228篇
  1981年   1191篇
  1980年   993篇
  1979年   891篇
  1978年   826篇
  1977年   696篇
  1976年   794篇
  1975年   559篇
  1974年   502篇
  1973年   56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发性肝癌高发的扶绥县和低发的阳朔县,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_1及代谢物黄曲霉毒素M_1和原发性肝癌关系的流行病调查。结果发现,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与黄曲霉毒素B_1摄入量,晨尿黄曲霉毒素M_1排出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展尿黄曲霉毒素M_1排出量可作为人群接触黄曲霉毒素B_1水平的指标。原发性肝癌死亡率与玉米、花生和花生油的摄入量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晕可宁颗粒的主要药效学 ,为临床提供药效学资料及治疗学基础。方法 采用三氯甲烷破坏豚鼠一侧膜迷路感受器模型 ,探讨受试药对眼震颤、摆头及旋转的影响 ;采用内淋巴囊和内淋巴管阻塞手术复制豚鼠膜迷路实验性膜迷路积水模型 ,研究内耳组织平均中阶面积 (SMA)增加率及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抑眩宁阳性对照组、晕可宁颗粒 (8、16g/kg)模型给药组豚鼠眼球震颤次数减少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成功复制了不同程度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 ,表现为前庭膜重度膨出 ,前庭阶缩小 ,膜蜗管增大 ,SMA增加率变大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晕可宁颗粒灌胃后可减轻豚鼠实验性膜迷路积水的程度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MA增加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晕可宁颗粒可以减轻内淋巴囊积水程度 ,对梅尼埃病症状有对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经历不同时间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对大鼠皮质及海马各区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微管相关蛋白(MAP2)和神经丝(NF)作为正常神经元结构的标识物,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REM睡眠剥夺1、3、5、7 d4个时间点大鼠皮质及海马MAP2和NF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运用电镜技术观察睡眠剥夺后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我们的实验是用改良的多平台睡眠剥夺模型进行REM睡眠剥夺,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蛋白质电泳以及电镜超微结构分析。结果REM睡眠剥夺后5d大鼠皮质、海马CA1及齿状回神经元结构蛋白MAP2和N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电镜神经元核仁偏位,胞质中出现少量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网;部分神经轴突的髓鞘溶解与浓集。环境对照组、REM睡眠剥夺5d和7d组,皮质中超微结构改变的神经元所占比例分别为1.2%、3.6%和5.8%。结论REM睡眠剥夺能够导致大鼠脑内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发生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家系的临床特征并检测这些家系中M3胆碱能受体基因(A)8区的突变情况.方法:根据2003年4月杭州会议制定的中国人HNPCC家系标准收集HNPCC家系共15个,分析其临床特征;提取先证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M3胆碱能受体基因第8外显子中一段长153 bp,包含有微卫星位点(A)8的基因片段,直接进行DNA测序.结果:15个家系共有恶性肿瘤患者55例,其中大肠癌患者41例,平均每个家系发生大肠癌2.73例,73%的大肠癌患者发病年龄<50岁,51%的病灶位于近端结肠,40%发生在直肠肛门,同时和异时多原发大肠癌总发生率为12%,2/3的家系属于Lynch Ⅱ型,共发生肠外恶性肿瘤14例(18个),其中胃癌最常见.15例先证者外周血中无1例检测到M3胆碱能受体基因(A)8区的突变.结论:M3胆碱能受体基因与中国人群中HPNCC的发病可能无密切关系.中国人HNPCC家系标准应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并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内膜中膜比和巨噬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正常组每天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普通饲料喂养,对照组高脂喂养,1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并每日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小檗碱干预组高脂喂养,1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并肌肉注射小檗碱,5周时取手术侧的颈动脉做弹力纤维染色,计算内膜中膜比;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巨噬细胞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变化,计算巨噬细胞的阳性率。结果对照组内膜厚度明显增加,中膜萎缩变薄,经计算I/M为1.20±0.007,小檗碱组的I/M为0.65±0.008。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对照组内膜下和中膜有大量巨噬细胞,小檗碱干预组内膜和中膜下也可以见有巨噬细胞沉积,通过计算巨噬细胞阳性率,小檗碱干预组的巨噬细胞阳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檗碱可以降低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血管内膜厚度、减少粥样斑块中的巨噬细胞数目,从而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6.
鼻息肉上皮细胞凋亡与bcl-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传余  田爱民 《四川医学》2003,24(12):1214-1216
目的 了解细胞的凋亡和癌基因bcl 2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 45例鼻息肉细胞凋亡早期蛋白 (M3 0 )和bcl 2的表达 ,用下鼻甲粘膜作自身对照。结果 鼻息肉上皮和下鼻甲粘膜上皮的M3 0指数分别为 0 482± 0 3 2 ;1 0 62± 0 5 47,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bcl 2阳性细胞在鼻息肉表层上皮和腺上皮均有表达 ,在下鼻甲中未见表达 ,其指数为 14 5 1± 4 46。结论 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及其生长过程与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失平衡有关。bcl 2的表达可能是鼻息肉上皮凋亡抑制的原因 ,在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失平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髌骨软骨软化症的病因病理出发,阐述了活血化瘀疗法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的作用及其原理,列举了活血化瘀法在该病治疗中的具体运用,同时强调了在辨证施治基础上活血化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8.
应用ELISA直接竞争法测定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_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测定黄曲霉毒素M_1的ELISA直接竞争法,其方法灵敏度为0.08ng/g。用该法测定了我国市售的乳粉97份,样品阳性率为84.5%,超标率(>0.5ng/g)为39.2%;阳性样品含量范围为0.08~4.16ng/g,调查结果证明我国南方生产的乳粉污染黄曲霉毒素M_1较严重。  相似文献   
29.
Cytochemical analysis of leukemic blasts from 46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blastic M2 leukemia (according to the FAB classification) was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cytostatic therapy, and compared with findings obtained in 20 age- and sex-matched control subjects. Cytochemical findings for myeloperoxidase (MPO), Sudan black B, acid phosphatase and alpha-naphthyl-acetate esterase (ANAE) were related to the achievement of the first complete remission (CR),i.e. data were compared after the patients had been divided into CR and non-CR groups. The analysis clearly showed that a high proportion of myeloperoxidase- and, to a lesser extent, Sudan black B-positive blasts before treatment may have constituted a significantly unfavourable prognostic factor.  相似文献   
30.
广东省SARS流行株M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测定广东省不同流行时期13份SARS病毒(SARS CoV)标本的M基因序列,通过分析该基因序列的变异情况,初步了解广东省SARS病毒在流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异。方法:提取病毒RNA,用M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将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13份标本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很高,为99.7%~100%,M基因核苷酸序列只在2个位点(80和203位)发生变异,1株80位点的变化引起编码的氨基酸从苯丙氨酸(F)变为半胱氨酸(C),3株203位变化为无义突变。结论:M基因核苷酸序列变异不大,初期和后期M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流行高峰期的毒株相差1个碱基,但氨基酸序列相同;从香港感染病人分离的1株病毒M基因与广东本地感染分离株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