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利用模拟仿真抢救演练,提高护理人员急救能力的实践效果。方法:对临床常见的危重抢救病例进行整理,拟出抢救程序,进行学习及演示训练。结果:实施情景演练后,护士的急救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度较前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用情景模拟抢救演练,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2.
从工作环境、工作负荷、患者病情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急诊科护士的压力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适当增加护士编制、增加护士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改善护士的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加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培训等有利于缓解和减轻急诊科护士的压力。  相似文献   
63.
广州市10654例创伤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广州市院前急救中创伤流行病学特点,为创伤急救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由本院院前急救及急诊科急救的10 654例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男性70.96%,青壮年(21~50岁)79.23%。城市边缘地带62.86%,中心城区占37.14%。交通伤39.18%,治安事件伤32.67%,工业外伤12.91%。院内ISS评分≥16分37.98%,其中交通伤37.74%,治安事件伤24.39%,工业外伤21.71%。损伤部位:肢体伤67.51%,头颈伤58.64%,多发伤41.77%,胸腹部伤39.41%。现场死亡361例,其中交通伤46.81%,治安事件伤28.81%,工业外伤14.40%;致死性损伤部位:多发伤42.66%,头颈伤34.07%,胸腹部伤15.79%。结论城市边缘地带逐渐成为大城市创伤高发区域,患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且有年轻化趋势,主要致伤、致死因素为交通伤、治安事件伤、工业外伤。一些针对性的专职化急救措施和模式可能提高创伤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64.
120调度员的职业压力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120"调度员职业压力的社会关注度。方法:分析目前"120"调度员压力现状,并提出对策。结果:"120"调度员的职业压力主要与环境、时间、心理、协调、业务、职业满意度、调度员的人格因素有关。结论:应加强"120"调度员心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并在管理上给予支持,以达到保护调度员的心理保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5.
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急救模式进行讨论。方法:采集1998年2月~2002年11月由我急救中心在院前进行溶栓治疗,随即送入西京医院CCU监护室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1例,对这些病例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溶栓剂对冠状动脉再通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与开始使用溶栓剂的时间密切相关,症状发作后4h内溶栓受益最大。结论: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开展AMI院前溶栓治疗能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出血并发症轻微。  相似文献   
66.
李棚 《中国医药导报》2014,(20):137-139,149
目的探讨重症新生儿肺炎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0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6例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实施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评价其治疗前后肺活量(VC)、深吸气量(IC)、补呼气量(ERV)、最大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1秒率(FEV1/FVC)及峰流速(PE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36例患儿的VC、IC、ERV、FVC、MVV、FEV1、FEV1/FVC均由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实施前的(1.6±0.1)L、(1.0±0.3)L、(0.5±0.2)L、(1.6±0.8)L、(54.1±24.0)L、(1.4±0.7)L、(1.6±0.1)L/s及(1.0±0.3)%上升至实施后的(2.6±0.6)L、(1.6±0.3)L、(0.9±0.2)L、(2.3±0.7)L、(70.5±23.5)L、(2.0±0.5)L、(2.6±0.4)L/s及(1.6±0.3)%,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急救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新生儿肺炎采用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可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急诊科接治的6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急救的方法及用药情况。结果 6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65例有效,无效1例,死亡3例,有效率为93.85%。结论及时有效的救治,良好的监护及合理的用药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8.
血液灌流加常规急救治疗小儿毒鼠强中毒33例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加常规急救治疗小儿毒鼠强中毒疗效.方法:血液灌流加常规急救治疗小儿毒鼠强中毒20例,利用13例过去常规治疗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血液灌流加常规急救治疗组20例中成活19例,成活率为95%,死亡1例,死亡率为5%;对照组13例中成活7例,成活率为53.85%,死亡6倒,死亡率为46....  相似文献   
69.
刘平  李晚泉  胡蓉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8-28,98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时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应用价值。方法把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院前使用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分成A、B2组,A组采取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术建立高级气道,但在气管插管困难时改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B组采取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到第一通气的时间及通气效果。结果①A组插管一次成功率为86%,二次成功率为92%,B组插管次成功率达100%,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A组插管时间为(20±10)s,B组插管时间(40±10)s;A组通气插管成功后通气。结论食管-气管联合导管装置法插管比常规喉镜下气管插管法成功率高,但插管所需时间没有优势,但其一次性成功率高在院前急救可以做为首选。  相似文献   
70.
龙勇  曾俊锋  江乾  饶淑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775-4776,4778
[目的]探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救治方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评价患者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282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对不同入院时间的患者进行分组,并采用改良早期预警(MEWS)系统评分对突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及预后比较,比较两组急诊救治后的死亡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出血量(t=2.683,P﹤0.05)、MEWS评分分值(t=4.611,P﹤0.05),死亡率(χ2=5.02,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5.56,P﹤0.05),不同MEWS评分分值患者死亡率(χ2=63.94,P﹤0.01),与并发症发生率(χ2=123.88,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改良早期预警(MEWS)系统对突发性脑出血急诊急救进行评估,可以节省时间,预测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