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30篇
  免费   1669篇
  国内免费   1687篇
耳鼻咽喉   134篇
儿科学   588篇
妇产科学   392篇
基础医学   4959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8870篇
内科学   5700篇
皮肤病学   994篇
神经病学   848篇
特种医学   9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篇
外科学   1314篇
综合类   14093篇
预防医学   6276篇
眼科学   272篇
药学   4455篇
  41篇
中国医学   1313篇
肿瘤学   960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808篇
  2022年   740篇
  2021年   1031篇
  2020年   912篇
  2019年   916篇
  2018年   447篇
  2017年   784篇
  2016年   976篇
  2015年   1122篇
  2014年   1804篇
  2013年   1906篇
  2012年   2554篇
  2011年   2727篇
  2010年   2621篇
  2009年   2511篇
  2008年   2860篇
  2007年   2743篇
  2006年   2653篇
  2005年   2750篇
  2004年   2451篇
  2003年   2209篇
  2002年   1799篇
  2001年   1736篇
  2000年   1425篇
  1999年   1178篇
  1998年   1080篇
  1997年   1124篇
  1996年   940篇
  1995年   944篇
  1994年   938篇
  1993年   733篇
  1992年   668篇
  1991年   578篇
  1990年   567篇
  1989年   503篇
  1988年   177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血清EB病毒特异性DNA酶抗体与鼻咽癌分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特异性DNA酶(Epstein-Barr virus-specific deoxynuclease,EBV-DNase)抗体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分期的关系。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64例NPC血清,按“92分期法”对所有血清进行分期,分别计算各T、N、M期及临床病期的EBV-DNase抗体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NPC各T、N、M组及临床分期组血清EBV-DNase抗体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早期(Ⅰ期)NPC血清EBV-DNase抗体阳性率与Ⅱ~Ⅳ期血清无明显差异,EBV-DNase抗体有可能成为NP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者血清及初乳中该病毒标志物存在状况。 方法 :对 2 44份 HCV感染者、33份对照血清和 35份 HCV特异性 Ig G抗体阳性的产妇、41份健康产妇的初乳进行 HCV四种标志物测定。抗HCV- Ig G、Ig M和 GOR抗体采用间接 EL ISA法 ,HCV C33抗原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 结果 :抗 HCV- Ig G、抗 HCV- Ig M、HCV C33和抗 GOR抗体四种标志物在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组检出率最高 ,分别为 10 0 .0 %、85 .7%、46 .4%和 6 4.3% ;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组检出率为 6 6 .7%、10 0 .0 %、2 2 .9%和 42 .9% ;慢性稳定性丙型肝炎组为 94.1%、2 6 .5 %、17.6 %和 5 2 .9% ;血透患者组为 6 2 .6 %、31.3%、4.8%和 45 .6 %。血清抗 HCV Ig G阳性组初乳为 17.1%、2 .9%、8.5 %和 37.1%。血清和初乳对照组除 1例献血员血清抗 HCV- Ig G阳性外 ,其余均为阴性结果。 结论 :除抗 HCV- Ig G外 ,抗 HCV- Ig M、HCV C33和 GOR抗体三种标志物在 HCV感染的相关疾病组中 ,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 ,均可作为 HCV感染的标志 ,可用于 HCV感染后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医院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而且还是一高危区:乙肝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严重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如果对乙肝患的手术不严格管理,很容易在手术室内引起交叉感染;手术过程中污物的随意丢弃,还会造成医源性公害。因此加强HBsAg、HBeAg阳性患的手术管理,控制医源性感染是每一位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方法:1.乙肝患的手术应安排在感染手术间进行。2.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3.污染器械的处理。4.污染敷料的处理。5.污染垃圾的处理。6.污染手术间的处理。7.乙肝患接触物的处理。结果:经采取上述措施,我院参加手术人员的乙肝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据调查:1992年前未采取预防措施,我院体检,手麻科46名医护工作人员,乙肝病毒阳性占4,35%,感染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占15.22%;经采取预防措施后,1998年体检,手麻科乙肝病毒阳性仍占4.35%(还是1992年原乙肝病毒阳性),感染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下降至6.52%。术前抽查20名乙肝两对半阴性患,术手复查乙肝两对半阴性为19名,阳性为1名,是因术中输血造成的,不属于交叉感染范畴。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国有蔓延趋势,为控制乙肝病毒在易感人群中的传播,我们还需进一步做好各项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比较免疫双扩散 (ID)与免疫印迹 (IBT)法检测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诊断价值。方法 :抗Sm抗体阳性的 2 2 8份病例分为 3组 :①ID法阳性组 ;②IBT法阳性组 ;③ 2种方法均阳性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它们与SLE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①ID法检测阳性 131例 ,111例 (85 % )为SLE ,2 0例 (15 % )为其他结缔组织病 (CTDs)。②IBT法检测阳性 15 0例 ,5 3例 (35 % )为SLE ,6 6例 (4 4% )为其他结缔组织病 (CTDs) ;31例 (2 1% )为非结缔组织病。③ID和IBT检测结果均阳性 5 3例 ,诊断全部是SLE ,2种方法阳性符合率 2 3.2 %。④ID法检测抗Sm抗体阳性组与IBT法出现Mr 为 2 80 0 0 ,2 90 0 0 ,13 5 0 0蛋白条带组 ,两组间比较SLE所占百分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ID法较IBT法检测抗Sm抗体更具特异性 ,2法结合检测抗Sm抗体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995.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红细胞抗体免疫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18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行红细胞抗体免疫分型分析 ,并以血红蛋白量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及游离血红蛋白量作为贫血、溶血严重度的参数 ,结果得到如下类型 :lgG型、lgM型、C3型、lgG +C3型、lgG +lgM +C3型、lgG +lgM +lgA +C3型 ,其中以lgG +C3型为主。由于各型造成红细胞破坏的机理不尽相同 ,因而造成贫血、溶血的严重度也存在差异 ,lgG +lgM +C3和lgG +C3阳性的患者溶血及贫血最为严重 ,而单纯C3型及lgG型则较轻。认为型别及型变与本病的严重度及预后转归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石小枫  覃川平  刘杞 《重庆医学》2000,29(2):163-165
基因工程抗体在医学生物学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其它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基因工程抗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涉及到抗体基因的获取、构建、表达及最后的应用。尤其是单链抗体( Single Chain Antibody SCA&SingleChain Fv ScFv)因其具有抗原亲活性、分子量小、穿透力强、体内循环半衰期短及排除了Fc段所致的免疫复合物反应等优点,而成为基因工程抗体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课题。本文就其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1获取和构建单链抗体基因及建立抗休基因库 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  相似文献   
997.
姚磊  宋文全  张征  余明芳 《重庆医学》2000,29(6):500-50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抗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和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水平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应用细胞酶联免疫反应(C-ELISA)和ELISA技术检测4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AECA和抗HCMV抗体(IgG)。结果:41例冠心病组抗HCMVIgG抗体的阳性率为73.2%,而对照组阳性率为31.0%。冠心病组AECA阳性率为34.1%。结论:冠心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比较γIL - 2及抗 CD3m c Ab γIL - 2对脐血单个核细胞 (MNC)的免疫表型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接玫瑰花结法实验测定 2 3例脐血 MNC表面的分化抗原 ,EL ISA双抗夹心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介素 - 6 (IL - 6 )、白介素 - 8(IL - 8)。结果 :经γIL - 2及抗 CD3mc Ab γIL - 2激活的脐血 MNC其分化抗原发生明显变化。 1、两组与未活化相比 :CD3 、CD8 、CD16 、CD5 6 、CD19 、CD2 3 、HL A- DR↑ ,其表达 CD2 5亦均增加 ,但抗 CD3mc Ab γIL- 2激活组 >γIL- 2组 (P<0 .0 1) ,CD45 RA 均明显下降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CD34 无明显改变。 2、经抗 CD3m c Ab γIL- 2激活的 MNC,细胞集落增加 ,但 γIL- 2组无此作用。 3、细胞因子的改变 ,无论经 γIL- 2还是抗 CD3m c Ab γIL- 2激活的脐血 MNC上清液 ,其 IL- 6增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TNF- α,IL- 8亦明显增高 ,但抗 CD3m c Ab组 >γIL- 2组 (P<0 .0 1)。结论 :脐血抗 CD3激活的杀伤细胞 (CD3AK)比 γIL- 2激活的L AK毒性作用更强 ,更有利于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999.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与患者病情活动性关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的ACAIg含量测定药盒(ELISA)对87例SLE患者血清ACAIg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全组患者的 ACAIgG、A CAIgA和ACAIgM 阳性率分别为62.1%、52.9%和35.6% .ACAIgG、ACAIgM 测定值与代表SLE 活动性的病情积分呈正相关(r=0.2763,P=0.044;r=0.3294,P=0.018).AC AIgG 、ACAIgA、ACAIgM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4737,P=0.000;r=-0.2990,P =0.017;r=-0.2758,P=0.029);ACAIgG与补体C4呈负相关(r=-0.40 79,P=0.005).并发血栓时,ACAIgA增高.并发狼疮脑病时,A CAIgG、ACAIgM 测定值的变化较无此并发症者明显增高.由此表明 ACA测定值的变化可以客观反映SLE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并发血栓时,ACAIgA增高.并发狼疮脑病时,ACAIgG、ACAIgM 测定值增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反复流产、宫内死胎、孕中、晚期孕妇与抗磷脂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对44 2例患者进行ACA IgG、ACA IgM抗体测定。结果 表明反复流产患者血中ACA阳性检出率最高达 44 % ,宫内死胎阳性率 30 % ,正常妊娠妇女阳性率为 3.6 % ,检出阳性者多为宫内发育迟缓及轻度妊高症。结论 ACA阳性与反复流产及宫内死胎、宫内发育迟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