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1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0篇
中国医学   30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建立麸炒白术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炮制全过程的定性判别模型,筛选出可以表征麸炒白术不同炮制程度的气味成分。方法 制备麸炒白术饮片,不同时间点取样进行分析。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采集气味图谱,与Arochembase数据库对比得到气味成分信息,结合峰面积分析气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 通过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等将麸炒白术炮制全过程样品成功分为4类:生品、炮制不及、炮制成品和炮制太过。在炮制过程中,3-甲基十五烷、十二烷基丙酸酯、正辛基环己烷、1,3-二硝基苯、8-甲基十五烷5个气味成分的峰面积占比较高,其中1,3-二硝基苯在炮制全过程中峰面积呈降低趋势;3-甲基十五烷从炮制不及到炮制成品的过程中峰面积呈增加...  相似文献   
22.
李平  孙越鹏  甄会贤  程侯莲  韩晓静  冀小君  杨红 《中草药》2023,54(17):5734-5741
目的 建立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HPLC多成分定量检测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和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对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以Agilent Zorbax ODS C18柱为色谱柱,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54、285、203 nm,采用HPLC法同时检测尿苷、肌苷、鸟苷、川陈皮素、染料木苷、木犀草素、金合欢素、白杨素、水杨酸、阿魏酸、肉桂酸、太子参环肽B、太子参环肽A、乌苏酸和β-谷甾醇的含量。利用SIMCA 14.1和SPSS 26.0软件对上述15种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挖掘影响太子参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运用加权TOPSIS法进行7省17批次太子参药材综合质量评价。结果 HPLC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要求。PCA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7.843%,17批次太子参样品分为3类。OPLS-DA筛选出尿苷、金合欢素、肌苷、太子参环肽A、太子参环肽B、β-谷甾醇和阿魏酸为影响太子参产品质量的差异标志物。EW-TOPSIS欧氏贴近度在0.258 5~0.642 5,表明不同产地太子参质量差异较大,其中江苏、安徽地区太子参排名靠前,其次为福建、江西和湖南地区,云南、四川地区太子参排名靠后。结论 建立的太子参HPLC多成分定量检测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靠,PCA、OPLS-DA联合加权TOPSIS法可用于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建立UPLC-ESI-MS/MS法同时测定归脾丸中斯皮诺素、远志口山酮Ⅲ、党参炔苷、甘草苷、甘草素、黄芪甲苷、细叶远志皂苷、异甘草素、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藁本内酯、白术内酯Ⅰ、甘草次酸、茯苓酸的含量。方法 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5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 1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3.0%~103.9%,RSD 0.51%~1.9%。19批样品聚为3类,藁本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细叶远志皂苷为差异性成分。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归脾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4.
吴学辉  程心玲  潘艳琳  张晓斌  肖钦 《中成药》2023,(11):3670-3677
目的 基于HPLC-QAMS/GC法多组分定量,建立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模型,对不同产地广藿香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方法 HPLC-QAMS法同时测定新西兰牡荆苷、紫葳新苷Ⅱ、毛蕊花糖苷、列当苷、异毛蕊花糖苷、鼠李素、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藿香黄酮醇、雷杜辛黄酮醇、广藿香酮的含量。GC法测定百秋李醇含量。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影响广藿香化学成分差异的标志性成分。加权TOPSIS模型对广藿香整体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96.85%~100.20%,RSD 0.67%~1.64%。毛蕊花糖苷、百秋李醇、广藿香酮、列当苷是影响广藿香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18批不同产地广藿香加权TOPSIS法质量评价贴近度(Dn)分别为0.382 1、0.512 9、0.512 5、0.535 8、0.535 7、0.358 8、0.536 5、0.548 3、0.206 3、0.178 2、0.142 6、0.117 4、0.716 9、0...  相似文献   
25.
目的:常用肝功能指标模型诊断探索。方法:肝功能指标在临床现病情诊断中是非常重要的。以往人们多是从临床医学角度来判断,本文用统计学方法,对10个常用肝功能指标TP(总蛋白)ALT(总蛋白)ALG(白蛋白)GLB(球蛋白)A/G(白/球)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IBIL(间接胆红素)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ALT(谷草/谷丙)进行了判别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由T  相似文献   
26.
难治性肾病的判别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产生激素敏感性肾病与难治性肾病的判别函数 ,了解引起肾病难治的危险因素。方法 使用SPSS软件包 ,对激素敏感与难治性肾病 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逐步判别分析和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 筛选出血尿 (blo)、水肿程度 (ede)、感染 (inf)、白蛋白输入 (per) 4个变量对 2类总体有显著贡献 ,其判别方程为 :X1=- 6 .16 18 5 .2 6 2 2blo 2 .5 86 0ede 0 .710 8inf 0 .5 6 86per,X2 =- 11.1970 6 .72 18blo 3.40 42ede 2 2 873inf 2 .75 0 3per。此判别函数的Wilks统计量为 0 .6 947,P <0 .0 1,回代判别总的准确率为 77.88%。由这些自变量组成的logistic线性方程为 :Y =- 5 .5 789 1.15 38blo 0 .8711ede 1.3714inf 1.5 72 3per,这 4个变量的条件危险比分别为 3.170 3、2 .3894、3.940 9和 4.8178。结论 血尿、高度水肿、感染、白蛋白输入是肾病综合征难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本文应用最大似然法对南阳市1992-1998年所收集的AFP病例资料进行了早期在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中判别脊灰高危病例方法的研究,初选自变量为9个,最后选入6个自变量:年龄,麻痹伴发热,对称性麻痹;,肌力,深部反射和免疫史。建立模型并行随机复测,结果总符合率为81.69%,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81.73%,用未进入模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判别,总符合率为83.33%,灵敏度为75.00%,特异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脑诱发电位(brainevokedpotentials,BEP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分析39例AD、32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4项BEPs主成分指标。结果4项BEPs均有指标入选判别方程。BEPs指标在正常人组和AD组间的判别准确性为9385%;在正常人组和精神分裂症组间的判别准确性为9571%;在2组患者间的判别准确性为8889%;在三组被试者间的判别准确性为8557%。结论脑诱发电位对临床诊断Alzheimer病和精神分裂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芳香胺致癌活性与结构参数和/或物理化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中心原子和官能团方法估算芳香胺的物理化学参数,结合多环芳烃结构参数,对两批芳香胺的致癌活性进行Fisher判别分析。结果判别效率与汤田浩太郎等建立的系列方程中的两个(Ⅰ、Ⅲ)相近,但不及其最优方程(Ⅱ)。结论所选的物理化学参数适用于大部分芳香胺致癌活性的QSAR研究,Fisher判别分析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30.
矽肺及矽尘作业工人生物监测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与纤维化有关的血清检测指标作为矽尘作业生物监测标志物的意义。方法取被测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层黏连蛋白(LN)的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氯胺T法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接尘组LN[(121.6±20.5)μgL]比对照组[(99.4±12.1)μ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Fβ1、Hyp、TNFα、SOD水平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组TGFβ1、LN水平高于接尘组和对照组,SOD水平低于接尘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水平与血清LN、Hyp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0.52,P<0.05)。经过逐步判别分析,从指标中筛选出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TGFβ1、SOD、LN),用它们建立判别方程,对照组的错判率是3.23%,矽肺组的错判率是12.12%。结论血清TGFβ1、SOD和LN水平作为矽肺生物监测标志物有一定意义,其实用价值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