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3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866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306篇
内科学   504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135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201篇
综合类   446篇
预防医学   1025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54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3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01.
目的描述与分析某外企流动人口的风疹疫情,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结果该次疫情确定为风疹的爆发,共发病15例,罹患率为3.19%;血清学检测结果,15例患者中有12例风疹抗体IgM阳性,阳性率为80.0%,经过采取环境消毒与应急预防接种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结论流动人口是传染病爆发的高危人群,应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学监测,采取综合措施以减少风疹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华北地区2003年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华北地区2003年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华北地区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共送检血清标本64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5.4%,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为1 974.5。不同年龄组、不同省、不同免疫史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小年龄组(20~24岁)与高年龄组(≥30岁)、有免疫史与无免疫史人群麻疹抗体GMRT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产生的麻疹抗体水平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结论流动人口尤其是小年龄组人群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控制麻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流动儿童的麻疹免疫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广州、佛山、深圳、东莞市随机调查的1~6岁584名流动儿童和594名本地儿童麻疹IgG抗体。结果流动儿童、本地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96%、91.75%,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727、1∶1 211,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珠江三角洲地区流动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低于本地儿童,积累了相当一部分易感人群,给当地控制与消除麻疹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4.
九江市健康人群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九江市健康人群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采集九江市浔阳区1~≥7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843人份,采用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检测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风疹抗体共检测血清843份,抗体阳性率83.51%,几何平均滴度(GMT)1∶93.96。腮腺炎抗体共检测血清834份,抗体阳性率71.46%,GMT1∶4.76。结论由于<5岁儿童风疹感染率为58.64%,腮腺炎感染率为38.58%,建议对≤5岁儿童接种风疹和腮腺炎疫苗。  相似文献   
105.
一起SARS爆发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SARS密切接触者的隐性感染和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消长情况。方法 采用中和试验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粘连法对北京一起SARS爆发案例中与重症SARS患者无防护密切接触的未发病者和续发SARS病例进行血清SARS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采血时间为发病后或接触后24周左右。结果 共采集到32份血清,其中未发病密切接触者的血清19份,SARS康复期患者血清13份。三种方法检测结果:57份次未发病密切接触者的血清标本SARS-Co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9份次SARS康复期患者血清标本SARS-CoV抗体检测,38份次结果为阳性,1份次(用免疫粘连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病后24周左右的中和抗体效价为1:43(1:16~1:203)。结论 研究中未发现SARS密切接触者存在隐性感染;SARS患者病后24周左右血清IgG抗体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6.
广州市人群SARS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非典型肺炎人群血清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CoV)IgG抗体的基本特征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恢复期SARS、非SARS肺炎患者及SARS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野生动物、蔬菜销售者、社区对照人群的血清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SARS-CoV IgG抗体,并对SAR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上述人群中,临床诊断为SARS患者SARS-CoV IgG抗体检出率最高,为53.7%,野生动物销售人员次之,为16.7%,社区普通人群为0.9%。在临床诊断的SARS患者中,可溯源病例抗体阳性率为90.4%,高于不可溯源病例的抗体阳性率为19.6%;且可溯源病例中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低于中青年组,而不可溯源病例中不同年龄组患者抗体阳性率无差异;不同性别SARS患者的IgG抗体检出率也无差异;SARS抗体检出率呈逐月降低的趋势。结论 SARS临床诊断病例的血清SARS-CoV IgG抗体检出率只有53.7%,剔除患者年龄、使用激素、试剂盒等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临床误诊的可能;实验室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可明显提高SARS患者诊断的准确性;SARS-CoV存在隐性感染的可能,其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调查杭州市医务人员接触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感染状况,探讨流行因素,评价防制措施.方法对2003年杭州市密切接触SARS病例的48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SARS抗体测定.结果调查的48名医务人员中,发病前接触1名,发病后接触48名;经常接触的有35名(72.9%),偶尔接触13名(27.1%).在隔离病房接触的有48名,门诊接触2名;以诊治病人接触为主(占80%),其次是给病人打针和护理病人等;有70.8%的人接触病人的血液和分泌物,有52.1%的人接触病人的排泄物;与SARS病人在1米以内接触的有47名(占97.9%),在1~2米接触的1名(占2.1%).48名医务人员接触SARS病人时,防护措施严密,双份血清测定SARS抗体IgG均阴性.结论杭州市密切接触SARS病例的医务人员未发现感染,采取严密防护是预防SARS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临沂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个县区1 534名0~39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1 534人中抗体阳性1190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最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麻疹疫苗初种8~12月龄儿童188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麻疹疫苗复种5~7岁儿童186人,免疫成功率61.29%;免疫后抗体GMT初、复种疫苗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结论大年龄儿童及成人的麻疹抗体水平仅达到中低水平;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苗高抗体水平者.  相似文献   
109.
压电免疫传感器两种抗体固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比较压电免疫传感器两种抗体固定方法的优劣,选择压电免疫传感器抗体敏感膜固定的最佳方法. 方法分别采用巯基化方法和蛋白A(SPA)固定法将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固定在压电免疫传感器金膜电极表面,比较不同抗体工作浓度、不同浓度标准溶液反应条件下抗体固定量、一致性以及传感器响应能力如频率变化、反应时间、检测线性范围以及反应非特异性等. 结果两种固定方法制备的压电免疫传感器其检测灵敏度、反应时间相当,但巯基化固定方法抗体固定量大、一致性好、检测线性范围较宽、非特异反应低. 结论抗体巯基化法制备的压电免疫传感器具有检测范围宽、非特异反应低等优点,是免疫传感器抗体敏感膜制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0.
For decades, investigations have identified local and systemic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to microorganisms comprising the supra- and subgingival biofilms in the oral cavity. Inflammation and tissue destruction in the periodontium are accompanied by alterations in the quantity, quality, and specificity of antibody. The conundrum in this scenario is the existence of a substantial plasma cell infiltrate at sites of periodontal lesions and a seemingly robust antibody response in the oral cavity and the serum, apparently coincident with progressing disease. Consequently, much effort has been expended to elucidate the cr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tective humoral responses and to develop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these unique features. We and others have conducted studies attempting to distinguish disease susceptibility associated with: i) variations in response levels-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 some species with disease, minimal response to others; ii) functional comparisons of antibody-subclass differences, genetic regulation, and maturation of responses; iii) microbial and antigenic specificity of the antibody-focus on specific pathogens and identification of selected antigens as targets for immunoprotection; and, iv) kinetics of responses during disease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linking immune changes with infection and as a measure of treatment success. This report summarizes varied research designs and results, to provide a profile of antibody in health, gingivitis, and periodontitis. These profiles may be used to provide a framework focusing on the humoral response to commensal microorganisms and likely pathogens, as they emerge in the biofilm-etiologic for or in response to disease processes. Models for antibody as a diagnostic adjunct and for predicting protective antibody responses are suggested. These concepts are likely relevant for considering vaccine approaches to periodontit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