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5篇
临床医学   406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02篇
预防医学   2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5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孙家祥  李艳  叶敏 《吉林医学》2015,(9):1724-1725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出现的几率及原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 058例60岁以上老年人血清梅毒抗体进行初筛,阳性者再用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复查。并以15 224例青年筛查对象为对照。结果:6 058例老年人ELISA法共检出235例梅毒阳性,TPPA法确诊仅145例,假阳性率为1.49%。与青年组比较,ELISA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PPA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梅毒检测ELl SA法易出现假阳性,阳性者应用TPPA法进行确认,以提高梅毒检出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62.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在世界上有广泛的流行,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布病的典型表现为没有明显病变的发热征候群,伴有寒战、盗汗和不适。布鲁杆菌侵入机体后,可侵犯许多器官及系统,引起并发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支原体(MP)肺炎由MP感染而发病,本研究对两种常用的检测MP的方法及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采集我院儿科确诊为MP感染患儿的血液标本51份,用金标免疫斑点法(MP-IgM)与冷凝集试验法(CAT法)同时检测标本.结果 MP-IgM法检出阳性24例,阳性率为47.1%;CAT法检出阳性10例,阳性率为19.6%.MP-IgM法高于CAT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IgM法较CAT法检出率高,快捷及时,可作为MP急性期感染诊断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4.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coagulase negativeStaphylococcus,MRCoNS)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青霉素等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之临床无效。MRCoNS耐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机制是产生低亲和力的新型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 ,该蛋白由mecA基因编码。本文对PBP2a筛选法[1] 与PCR检测mecA基因的方法进行比较 ,评价其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以寻找适合医院实验室检测MRCoNS的简单而可靠的方法。1 材料与方法1 .1菌株  1 1 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我院 2 0 0 1年8月至 2 0 0 2年 5月临床分离株 ,主要源…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2011-2013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高危人群血清学筛查中初筛假阳性的现状,指导今后布病实验室检测工作。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Plane Test,RBPT)进行初筛,阳性标本再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 Test,SAT)确诊。结果 33份标本为RBPT初筛阳性SAT确认阴性,假阳性比例为40.24%。各年度间和不同人群间的假阳性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年度=0.89,P=0.64;χ2性别=0.46,P=0.50;χ2年龄=0.94,P=0.63;χ2职业=2.52,P=0.47;χ2民族=1.71,P=0.19)。对其中21份低滴度进行回顾性SAT检测,有2份转阳。结论要对RBPT阳性而SAT阴性的标本进行回顾性检测,进一步规范布病实验室检测,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Plane Test,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SAT)对布鲁氏菌病患者所在村与牛、羊有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检出率为2.35%,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为2.02%,阳性符合率为86.36%。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好,存在假阳性,操作简便、快速;试管凝集试验特异性好,敏感性也高,但操作费时费力。结论用两种方法结合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可避免假阳性,提高检出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适用于初筛及流行病调查,试管凝集试验适用于初筛阳性的确诊及临床患者的诊断、治疗检测。  相似文献   
67.
D—二聚体胶乳在血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D-二聚体(D-D)胶乳试验,检测52例正常人,30例心血管疾病,28例肺心病,25例脑梗塞、20例DIC、41例脑外科手术和20例其它疾病的患者,结果表明D-D水平除肺心病缓解期和脑外科手术前与正常对照比较P〉0.05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5)。D-D胶乳法与传统的止凝血检验相比较,对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60.3%),和敏感性(90.6%),能提示  相似文献   
68.
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ABO血型系Landstein鄄er法则的血型抗体,也就是指抗A和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ABO系中的亚型,变异型抗A1或某种抗B等抗体,也称不规则抗体[1,2]。不完全抗体多为免疫抗体,通常由输血和妊娠免疫刺激产生。检测方法常用胶体介质凝集试验、酶法、抗球蛋白试验、凝胶技术和聚凝胺法等。经典的间接抗球蛋白法,具有费时、操作较复杂、很难于临床推广。聚凝胺法则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易推广。下面结合自己实际工作,应用聚凝胺法检出6例不规则抗体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剂与仪器聚凝胺由东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筛选细…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以胶乳免疫比浊法原理研制的C反应蛋白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方法学性能。方法测定试剂盒的检测限、精密度、线性范围、回收率、贮存稳定性,将检测200份样本的结果与国外试剂盒比较。结果检测限为0.72 mg/L,精密度:高、低浓度水平的样本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3.09%、6.75%,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47%、6.84%;线性范围为1~215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平均回收率为112.5%,系统误差<1/2TEa。贮存有效期:18个月。200份不同浓度样本测定结果与进口试剂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制的C反应蛋白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符合临床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检测各期梅毒螺旋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分别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检测方法对56例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TRUST法检测早期梅毒的阳性率为68.8%,Ⅰ期梅毒和Ⅲ期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81.8%和50.0%,Ⅱ期梅毒的阳性率为100.0%;ELISA法检测早期梅毒的阳性率为87.5%,其余各期梅毒的阳性率均为100.0%; TPPA法检测早期梅毒的阳性率为81.3%,Ⅰ期梅毒的阳性率为95.5%,Ⅱ期、Ⅲ期梅毒的阳性率均为100.0%.结论 ELISA检测法准确率较高,适合对梅毒患者标本进行大批量检测;TRUST检测法适用于观察梅毒疗效的检测;TPPA检测法适用于对ELISA法及TRUST法检测阳性标本的验证性检测.临床医生在对梅毒患者作血清学检测时,应先用ELISA方法检测,然后用TPPA法作确证试验,两种方法的平行检测可显著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