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2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96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1380篇
预防医学   156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5篇
  39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因而,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22.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无不重视自己的、品德风范。教师只有高度重视个人的职业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3.
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对策,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这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1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条件、对象、任务、要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1.1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加大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而来的各种思想文化冲撞、激荡,意识形态的冲突将更为广泛、频繁和激烈,各种政治…  相似文献   
24.
1何谓信息素养早在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kowski)就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含义: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我国“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创办者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桑新民教授认为:制定人才信息素养的国家标准,其目标体系包括6大方面:(1)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的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的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  相似文献   
25.
浅谈临床教师的角色素养及道德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临床教师的角色特征;认为临床教师的角色要求与现实状况之间存在反差;据此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强化临床教师的角色意识;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加强对其角色素养的自我锻炼和培养。  相似文献   
26.
当代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存在健康医疗保健意识薄弱、饮食生活习惯不健康、体育运动量不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欠缺等问题,原因可能与个人健康素养意识薄弱、健康素养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健康素养教育人才的缺乏、家庭健康素养教育的缺失及社会对健康素养培养的投入不足有关。面对这一现状,政府、高校、家庭、个人及社会应当响应《“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号召,将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视为己任,帮助大学生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健康中国战略作贡献。  相似文献   
27.
医学生职业素养是医学生在未来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应具备的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情怀相互统一的情感,更是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举措及高等医学教育的重点要求和关键选择。药理学作为医药专业的必修课程与桥梁学科,肩负着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临床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是医教协同促进教学的具体体现,兼顾“育德”与“育才”协同效应,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以药理学课程中降血糖药为例,从教学内容、目标、设计等方面着手,结合临床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初步探索职业素养育人元素的融入技巧与路径,以期为有效开展药理学教学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健康促进行动对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百色市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公众健康素养情况,将2018年实施健康促进行动前百色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归为对照组,将2019年1月—2020年11月实施健康促进行动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归为研究组。采用SPSS 20.0软件比较两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评价健康促进行动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公众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17.21%和1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35,P<0.05);研究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99%vs.22.99%、22.00%vs.17.30%、17.00%vs.13.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8.01%vs.33.60%、41.00%vs.38.40%、23.00%vs.19.01%、24.01%vs.18.30%、24.01%vs.18.80%、24.01%vs.19.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色市公众健康素养水平逐渐提高,表明健康促进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有效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掌握四川省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及健康扶贫工作的落实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2018年在四川省88个贫困县区抽取18个县,对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ANOVA分析,校验水准α=0.05。结果共调查四川省贫困地区5 797名居民,经过加权调整后,2018年四川省贫困地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5%;健康素养得分为(21.76±9.66)分,不同性别(t=4.221,P<0.001)、民族(t=18.900,P<0.001)、年龄组(F=2.952,P=0.012)、文化程度(F=10.941,P<0.001)、职业(F=3.152,P=0.001)、家庭常住人口数(F=3.232,P=0.040)、家庭人均年收入(F=4.581,P=0.003)的居民健康素养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个维度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是9.2%、13.7%和5.8%。结论 2018年四川省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人群特征的居民中表现出差异,应结合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技能掌握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并针对健康知识、健康技能的掌握环节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西藏山南市某县小学生营养素养现状,探讨可行性提升方案。方法 使用课题组自编问卷,选取某县镇属小学和乡属小学各1所,对一至五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使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镇小学与乡小学学生营养素养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318名藏族学生在食物搭配、睡眠时长、户外活动时长、谷物主要营养素、深色蔬菜、预防缺血性贫血的食品等题目的知晓率较低。不少于83.9%的学生愿意将所知道的营养健康知识进行宣传。三、四年级学生报告一周内所吃食物种类平均为4.2~4.4类,五年级学生报告一周内所吃食物种类平均为6.0~6.3类。镇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饭前手卫生”(100% vs 81.8%,χ2=12.064,P<0.001)及“餐后口腔卫生”(88.1% vs 67.3%,χ2=6.965,P=0.008)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乡小学;镇小学中年级学生“新鲜水果代替食物”(81.9% vs 53.6%,χ2=11.970,P<0.001)知晓率高于乡小学,乡小学中年级学生“室外活动时长”(30.4% vs 6.9%,χ2=12.131,P<0.001)知晓率高于镇小学;镇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预防贫血”(29.3% vs 0,χ2=9.920,P=0.002)及“室外活动时长”(56.1% vs 0,χ2=23.561,P<0.001)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乡小学,乡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新鲜水果代替食物”(100% vs 75.6%,χ2=6.18,P=0.012)及“睡眠时长”(100% vs 80.5%,χ2=6.152,P=0.013)方面的知晓率高于镇小学,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山南市小学生营养素养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应在镇、乡各级学校应加强对认识食物、食物搭配、营养健康术语等内容的专题指导,以提高学生营养素养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