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1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9篇
临床医学   310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45篇
预防医学   1315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32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2株河生肠杆菌生物1群的分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9年6月从1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晚期合并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1株Enterbacter amnigenus biogroup 1(河生肠杆菌生物1群),在1999年10月从一个因烫伤右上肢患者的感染创面分泌物中又分离出1株该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能够同时检测沙门菌、副溶血弧菌(VPH)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的多重环介导等温扩增(mLAMP)方法。方法分别针对沙门菌 bcfD 基因、VPH 的 tlh 基因和 LM的 iap 基因设计 mLAMP 引物,以LAMP 进行单重 LAMP 检测。实时浊度监测扩增结果,优化引物浓度配比,进而建立此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mLAMP 检测体系,以 PCR 检测灵敏性作为比较,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分析。结果实时浊度监测表明,该 mLAMP体系具有良好特异性,可在45 min 内一次性检测以上3种致病菌,且无非特异扩增产生。这3种菌的检测最低限分别为300 fg/μl、4.2 pg/μl 和4.5 pg/μl,与 PCR 检测灵敏度相当。结论该多重 LAMP 可同时检测食品中的沙门菌、VPH 和 LM,可作为大规模样品的初筛或传统方法的辅助方法,用于快速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这3种致病菌。  相似文献   
93.
目的查明一起食物中毒暴发原因,追溯感染来源和感染途径。方法制定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对病例肛拭子、呕吐物、可疑中毒场所剩余食品/半成品、厨工/服务员样本及环境样本开展常规致病菌检测。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和PFGE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肠毒素检测,并对肠毒素进行分型。结果 3例病例的肛拭子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分别为O1∶K1、O3∶K6、O10∶K12;3份环境样本副溶血性弧菌阳性,分别为餐厅A半成品冰柜内壁(O3∶K6)、小炒位荷台(O1∶K1)和餐厅B砧板(O5∶K17)。病例和环境样本来源的2株O3∶K6菌株PFGE带型一致,2株O1∶K1菌株带型基本一致。1例病例的呕吐物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培养产E型肠毒素。3份厨工样本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分别为餐厅A厨工咽拭子2份(产B型肠毒素)和餐厅B厨工肛拭子1份(产E型肠毒素)。结论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导致了这起食物中毒的发生,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测和监管指导。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了解镇江市食源性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镇江市2015年度食源性疾病常规监测中分离的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以及志贺菌进行药敏鉴定。结果 2015年采集食品样123份、病例粪便标本798份,共分离58株阳性菌株。药敏实验前,分离菌株复核均为阳性,实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多重耐药率为31.0%,其中分离的21株沙门菌、8株志贺菌多重耐药率分别为57.1%、75.0%,耐≥6种抗生素的菌株分别占19.0%、62.5%;沙门菌对氨苄西林(61.9%)、四环素(52.4%)和萘啶酸(52.4%)耐药率较高;志贺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萘啶酸和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较高(均达75.0%);29株副溶血性弧菌仅1株对氨苄西林耐药(3.4%),8株对氨苄西林呈中介(27.6%),其余对所选抗生素均敏感(70.0%)。结论 2015年镇江市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及时了解致病菌耐药情况,指导本地区合理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致病菌的检测分析。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GB4789.4-2010、GB4789.7-2013、GB4789.10-2010的方法,对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可疑样品进行目的菌的分离鉴定。依据GB14934-94对采集的餐具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2份患者粪便检出猪霍乱沙门氏菌;2份厨师手棉拭子涂抹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水产类食品及患者粪便均未检出副溶血弧菌;9份餐具检出大肠菌群。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证实这是一起由沙门氏菌污染,不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97.
2002年10月,无锡市区某卤菜店经营的卤菜,使食用者中有48人在12小时内发生程度不等的食物中毒。患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经医院采用抗生素、补液等抢救治疗措施,所有病人均于2日内恢复健康。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认为系一起由溶藻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O139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准确地检测霍乱弧菌,在某地水样泻患者的粪便中分离4株O139霍乱弧菌,经对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血清学及药物敏感性进行研究,并与O1群霍乱弧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O139霍乱弧菌具有O1群同样的生化特性,但不与O1群霍乱弧菌抗血清凝集,仅与O139霍乱弧菌抗血清在玻片上呈强凝集,试管凝集滴度为1:640~1:2560,所有菌株都使鸡红细胞凝集,对羊红细胞溶血的作用可变,所有菌株对霍乱O1群  相似文献   
99.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霍乱弧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霍乱弧菌,控制霍乱流行,研究建立了一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根据霍乱弧菌肠毒素CT基因序列,自行设计一对特异引物,扩增片断为296bp,同时采用一种高效率,快速,简便的方法提取并纯化DNA,该法能成功地检测各种样品中的产CT肠毒素O1群霍乱弧菌,应用PCR技术和常规分离培养方法对909份腹泻患者粪例标本和18份环境水样标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0.
2007-11我们从1例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一株发酵葡萄糖且氧化酶阳性的菌株,用商品化鉴定试剂盒鉴定,结果被错误地鉴定为河流弧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