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20篇
  免费   1430篇
  国内免费   635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09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1095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3263篇
内科学   1894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220篇
特种医学   3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952篇
综合类   5437篇
预防医学   1721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2088篇
  57篇
中国医学   1100篇
肿瘤学   1858篇
  2024年   378篇
  2023年   1311篇
  2022年   983篇
  2021年   1194篇
  2020年   851篇
  2019年   962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706篇
  2016年   658篇
  2015年   636篇
  2014年   986篇
  2013年   872篇
  2012年   1145篇
  2011年   1138篇
  2010年   958篇
  2009年   851篇
  2008年   987篇
  2007年   864篇
  2006年   753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456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4 毫秒
61.
本文用蚂蚁乙肝宁对320例HBV-M(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转换的疗效观察。以聚肌胞治疗300例作对照。对五项HBV-M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HBsAg、HBeAg阴转率以及抗HBe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HBsAg阴转率达18.4%,HBeAg阴转率达57.5%。  相似文献   
62.
答:“Tumor Marker”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并被公认及使用。译为中文应为“肿瘤标志”或“肿瘤标志物”。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委员会对于其他疾病“Marker”的翻译规定,统称为此病的“标志”,因此建议统一称“Tumor Marker”为“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63.
书讯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4):1417-1417
由张熙曾教授任主编,赵锡江,王绿化,于振涛教授任副主编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中国常见癌症丛书之一《食管癌》,于2006年3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食管的解剖、胚胎、组织、生理、食管癌的漉行病学、病因学及发病机制、普查预防、病理学:细胞学、影像学、肿瘤标志物、临床表现、格床分期、外科治疗、放疗、内科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综合治疗、心理治疗、生活质量及护理做了全面的简明扼要的介绍。本书涉猎面广,适合于广大中青、年医师阗读参考,可徽为中、初级胸部肿瘤医师的一本有价值的学习参考书。  相似文献   
64.
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配对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总胆红素(TBil)、ALT、AST、HA(透明质酸酶)、LN(层粘连蛋白)、ⅣC(Ⅳ型胶原)的改善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可致HBVDNA一定程度的降低。结果表明,复方甘草甜素可应用于保护肝细胞,预防肝纤维化,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用ELISA法作参照,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测定(GICA)试纸条检测乙肝标志物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俗称“两对半”的性能、结果等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为GICA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从ELISA法测定“两对半”的血清标本中选出40例不同反应模式的标本及卫生部临介值血清,用GICA试纸条进行测定,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符合度及试纸的反应阳性强度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 与ELISA法比较,GICA法测定血清标本的总特异性为93.8%;总灵敏度为94.4%:总符合率为94%。用GIcA法对卫生部临介值血清HBsAg2ng/ml、HBsAb30mlu/ml、HBcAb2ncu/m检出结果均为弱阳性,HBeAg2ncu/ml为阳性,HBeAb4ncu/ml为阴性,HBsAglng/ml为阴性.而将五项的原有浓度稀释一倍时均为阴性。两种方法检测各种模式符合率为80%。结论 GICA法用于两对半检测其特异性、敏感度、及符合率均达到90%以上,但灵敏度总体低于ELISA法,对于献血员的筛选有漏检的可能。在检测下限的标本有假阴性和假阳性出现,其试剂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但GICA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不需特殊设备、适用于急诊病人检测的要求及可以单份测定等优点,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6.
肝癌病人血浆和癌组织中血栓调节蛋白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肝癌病人血浆和肝癌组织中血栓调节蛋白 (TM )的表达 ,探讨TM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夹心法检测 45例肝癌和 6例肝良性占位病人手术前后的血浆TM水平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及肝良性占位组织中的T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术前肝癌组血浆TM水平 ( 10 .2± 5 .7)ng/mL明显高于肝良性占位组 ( 6.1± 2 .2 )ng/mL和正常人对照组 ( 5 .7± 1.0 )ng/mL ,P <0 .0 5 ;术前TM血浆水平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组 ( 6.9± 4.5 )ng/mL和多发肝癌结节组 ( 8.1± 4.6)ng/mL明显低于无门静脉癌栓组( 11.4± 5 .6)ng/mL和单发肝癌结节组 ( 11.5± 5 .9)ng/mL ,P <0 .0 5 ;40例肝癌病人肝癌切除术前TM水平( 10 .8± 5 .3 )ng/mL与肝癌切除术后 ( 7.6± 4.2 )ng/mL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肝良性占位组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肝癌组织中TM蛋白表达阳性的病人术前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TM表达阴性者 ,P <0 .0 5 ;而术后血浆TM水平两者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肝癌病人血浆中TM水平升高 ,TM水平的高低与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7.
孕妇HBV携带与胎儿HBV宫内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状况与胎儿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2 0 0 3年7月至2 0 0 4年6月在我院产检时检出HBs Ag阳性的孕妇共76例,嘱再次抽血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两对半)及HBV- DNA定量,待孕妇分娩时收集其胎儿脐带血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两对半)及HBV- DNA定量,将孕妇血清与胎儿脐带血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孕妇血清HBV- DNA阳性组4 0例,其胎儿HBV宫内感染15例,感染率为37.5 % ;HBV-DNA阴性组36例,其胎儿HBV宫内感染6例,感染率为16 .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1)。孕妇血清单HBs Ag阳性组4 4例,其胎儿HBV宫内感染6例,感染率13.6 % ;HBs Ag、HBe Ag双阳性组32例,其胎儿HBV宫内感染15例,感染率4 6 .9%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1)。结论:孕妇HBs Ag、HBe Ag双阳性和(或) HBV- DNA阳性是胎儿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前S1蛋白与HBV联合检测在乙肝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93例乙肝病人可疑进行乙肝前S1蛋白,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并选择部分标本做HBV-DNA定性对照。结果 Pres1主要在乙肝的急性期出现,且先天ALT升高,Pres1阴转愈早,则血清ALT降至正常也愈早,在时间上呈正相关。大三阳病人Pres1阳性率87.1%,小三阳病人Pres1阳性率47.6%,同时统计了其他9种乙肝二对半模式的Pres1阳性率。Pres1与抗HBC-IgM,HBV-DNA的相关性较高,分别为92.7%,94.0%。结论 联合检测在乙肝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9.
李敏  季迁 《实用全科医学》2007,5(3):254-255
血清肿瘤学标志物是指由恶性肿瘤细胞合成、分泌并释放入血和(或)体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酶、激素、蛋白质、代谢产物等。其产生、变化与恶性肿瘤,尤其是胃癌的生长扩散及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应技术的发展,血清肿瘤标志物研究也得到了深化和突破,成为鉴别胃良恶性疾病研究中的一个方向,一个新靶点。血清标志物由于取材容易,病人容易接受,检测方法简单,重复性好,易于动态监测,已成为当今胃癌检查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就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病人,男,36岁,因上腹胀痛不适伴皮肤巩膜黄染2个月,加重10d入院。体检: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全腹平软,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余阴性。化验:血、尿、便常规及肿瘤标志物检查未见异常;肝功示:总胆红素105.92μmmol/L,直接胆红素64.82μmmol/L,谷草转氨酶269.5U/L,谷草转氨酶379.9U/L,[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