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40篇
  免费   2601篇
  国内免费   1188篇
耳鼻咽喉   280篇
儿科学   770篇
妇产科学   708篇
基础医学   1589篇
口腔科学   437篇
临床医学   12976篇
内科学   4907篇
皮肤病学   365篇
神经病学   1549篇
特种医学   17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6篇
外科学   4045篇
综合类   23136篇
预防医学   8297篇
眼科学   464篇
药学   10655篇
  186篇
中国医学   4293篇
肿瘤学   1625篇
  2024年   372篇
  2023年   1519篇
  2022年   1412篇
  2021年   1973篇
  2020年   2239篇
  2019年   2130篇
  2018年   918篇
  2017年   1893篇
  2016年   1918篇
  2015年   2160篇
  2014年   4309篇
  2013年   3965篇
  2012年   4665篇
  2011年   4878篇
  2010年   4803篇
  2009年   4442篇
  2008年   6241篇
  2007年   5381篇
  2006年   4469篇
  2005年   4860篇
  2004年   2878篇
  2003年   2837篇
  2002年   1859篇
  2001年   1390篇
  2000年   1134篇
  1999年   747篇
  1998年   607篇
  1997年   470篇
  1996年   393篇
  1995年   350篇
  1994年   295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目的:研究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结果:1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通过早期给予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提高临床疗效,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摘 要目的:探讨豫北地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早期诊断情况与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豫北地区的脑卒中患者 160 例,根据早期诊断后是否伴随卒中后抑郁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80 例,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病灶位置、家庭支持、医患关系、吞咽功能、合并疾病)与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及各维度评 分(自理意识、认知功能、上肢肌力、下肢肌力),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卒中后抑郁危险因素。 结果:观察组患 者病灶位于双侧大脑半球、脑干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家庭支持不足率、医患关系差率、吞咽功能差率、合并疾病 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及自理意识、认知功能、上肢肌力、 下肢肌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神经功能缺损总分、自理意识、认知功能、肌力、医 患关系、家庭支持、吞咽功能、合并疾病均是卒中后抑郁危险因素。 结论:神经功能缺损总分、自理意识、认知功能、肌力、 医患关系、家庭支持、吞咽功能、合并疾病等均是造成脑卒中后抑郁的因素,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与危险因素分析,可及时 有效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卒中后抑郁防治率。  相似文献   
53.
54.
55.
56.
57.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对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2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以及1 s用力呼吸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干预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活动干预运用于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极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59.
1.漏诊和延误诊断。2.连续照护中的孕产妇安全。3.行为健康需求的早期识别。4.对设备相关问题作出响应并从中学习。5.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6.在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内对安全的标准化。7.EHR(电子病历系统)中患者匹配问题。8.抗菌药物的管理。9.使用自动配药柜时的超越权限给药。10.不同医疗场所的碎片化照护。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蒙医辨证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纳入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早期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蒙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4h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bO.05)。结论:蒙医辨证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