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16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21.
目的对睡眠呼吸障碍程度不同的鼾症患者进行药物诱导下睡眠,通过纤维鼻咽喉镜下观察患者睡眠中鼾声来源,为治疗鼾症提供依据。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单纯打鼾(SS)及轻、中、重度(AHI≤40次/h)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者共52例,用异丙酚复合右美托米啶进行诱导睡眠后,通过纤维鼻咽喉镜观察不同组鼾症患者仰卧位打鼾时咽部组织的振动及塌陷情况。结果鼾声可来源于软腭、咽侧壁、会厌及舌根的振动,其中咽侧壁振动的发生率在各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患者的鼾声来源表现为单纯软腭振动型(Ⅰ型)和混合振动型(Ⅱ型)两大类型,Ⅱ型又可分为软腭加会厌振动(或加会厌舌根振动,Ⅱa型)、软腭加咽侧壁振动(Ⅱb型)和软腭加咽侧壁及会厌舌根振动(Ⅱc型)3种亚型。Ⅰ型鼾声来源在SS和轻、中、重度OSAHS患者中的比例有逐渐降低的趋势,Ⅱb型来源多见于中、重度患者,Ⅱc型来源在重度患者中最多见。结论鼾声来源具有多样性,睡眠呼吸障碍程度不同的鼾症患者鼾声来源有不同的特点,选择治疗措施时应对主要鼾声来源进行辨别。  相似文献   
52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呼吸紊乱是指在睡眠结构、睡眠质量和睡眠中的气体交换的变异。由于睡眠时呼吸暂停、低通气和缺氧的反复发生,导致睡眠质量差,白天工作效率下降,并影响心、肺、脑、肾等多器官功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是指睡眠中频繁的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导致血氧失饱和、睡眠分裂及白天嗜睡。阻塞性暂停事件与上气道的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有关,气流最终有严重的打鼾或觉醒恢复,当上气道完全阻塞,呼吸暂停达10s,即为呼吸暂停,当上气道部分阻塞而使气流幅度下降50%,同时有3%的血氧饱和度下降,为低通气。每小时睡眠中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5为正常,5~15为轻度,16~30为中度,〉30为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是夜间多有严重的习惯性打鼾,  相似文献   
523.
男性飞行人员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和分析男性飞行人员鼾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日间嗜睡程度.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对1108名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1054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鼾症的患病率,比较不同程度鼾症组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ESS)分值,分析与鼾症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男性飞行人员鼾症患病率51.04%(538/1054),中重度鼾症患病率26.28%(277/1054).30岁以上男性飞行人员鼾症患病率63.68%(426/669),中重度鼾症患病率33.33%(223/669).随着年龄增长和体重增加,鼾症患病率和中重度鼾症比例增加.高龄、肥胖、饮酒和鼾症家族史是鼾症的危险因素.非鼾症组及不同程度鼾症组之间日间嗜睡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948,P<0.05). 结论 飞行人员鼾症患病率高,与年龄、体重指数、饮酒和家族史相关.随打鼾程度加重,白天嗜睡评分增加,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24.
目的 探讨双极电凝在小儿鼾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方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电凝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5例.电凝组使用双极电凝对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后的局部渗血进行处理;常规组采用压迫、缝扎等方法处理术腔出血.采用VAS满意度评估表量化手术操作者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止血时间和术者满意度评分. 结果 电凝组扁桃体切除后止血时间、腺样体切除后止血时间及总止血时间分别为(7.5±0.3)min、(7.2±0.6)min及(14.7±0.6)min,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的(12.7±0.8)min、(10.3±0.8)min及(23.0 ±0.9)min (P<0.05).电凝组术者满意度VAS评分为(9.3±0.6)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5±0.4)分(P<0.05). 结论 双极电凝在小儿鼾症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5.
《大众医学》2012,(5):28-29
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狼狈为奸” 研究发现,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40%以上,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9.6%)。与之相对应的.糖尿病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病率高达23%以上,而普通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病率约为4%。  相似文献   
52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形式,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白天嗜睡等病症,其发病率在西方国家报道约为2%~5%,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OSAHS作为许多疾病的源头已得到共识,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27.
张燕萍 《家庭中医药》2005,12(12):18-19
打鼾是人睡眠中发生的非意识性行为。打鼾又称鼾症(打呼噜),它给许多患者及亲人、夫妻、朋友、同学带来了痛苦与烦恼,亦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临床特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慢性进行性的过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损害是潜在渐进的。在未出现明显症状和并发症之前的相当长时期内,绝大多数患者往往是毫无察觉的。因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  相似文献   
528.
<正> 打鼾(snoring)是一种常见现象,以往一般认为,鼾声(stertor)只是妨碍同室者睡眠,给生活带来不便和烦恼。然而,近十多年来的研究表明,打鼾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其它一些常见病的危险因素。打鼾与一些疾病的关系已引起有关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29.
患者,男,5岁,因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憋气2年入院,诊断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术前检查凝血正常,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24g/L,中性粒细胞0.39,淋巴细胞0.48,血小板180×109/L,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2005年2月2日在全麻插管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刮除术,1.5h手术顺利结束.术后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3d,患儿家长诉睡眠无打鼾,无其他不适,痊愈出院.2005年2月9日患者因感冒、发热哭闹、剧烈咳嗽,口吐鲜血3次,出血量约600ml,入院后检查示患儿呈贫血貌,精神差,双侧扁桃体窝光滑,无出血,鼻咽部有鲜血流下,先试用含肾上腺素的盐水棉球压迫鼻咽部10min,鼻咽部仍有活动性出血,故在鼻腔及鼻咽部丁卡因表面麻醉下,用两头带长线的纱球填塞鼻咽部(当时患儿出血量较多,精神极差,已无力抵抗),长线一头由前鼻孔引出,固定在面部,并收入院观察.住院后48h后取出纱球,未再出血,观察1周,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30.
病例资料 患者,女,60岁.睡眠打鼾,伴憋醒,白天喘气粗2年余,时常咳嗽伴声嘶,痰多,呈白色,咽喉部无疼痛,饮食无影响.查体发现左侧咽部可摸及一肿物,质中等,界限清,有鸡蛋大小,越过中线.颈部肿物穿刺,未抽出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