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0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257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8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91篇
内科学   38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2001篇
预防医学   221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1394篇
  9篇
中国医学   1987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静脉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引起肺水种,症状典型、剧烈,动物全部迅速死亡,其机理类似于临床上的中枢性肺水肿[1,2],为一种混合性肺水肿,此类肺水肿时肺动脉压[3]及肺楔压明显增高(以后者为主),肺泡通透性也明显增高[4],肺间质腔及肺泡腔内充满含有大量蛋白的水肿液.为进一步了解此类肺水肿发病机制,探讨儿茶酚胺与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释放的关系,我们对肺水肿及采用文献报道对肺水肿具有良好预防作用的硝普钠(NP)[2]、川芎嗪(TMP)[3]预防时大鼠血浆中的ET-1、NO含量及二者的增高倍数进行了测定与探讨.  相似文献   
82.
川芎嗪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撒亚莲  李海标 《解剖学报》2003,34(5):514-517
目的用川芎嗪(ligustrazin hydrochloride)在体外定向诱导SD青年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用低糖DMEM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悬液,接种在塑料培养瓶中。经体外扩增、纯化,选用第5代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用10μg/LbFcF预诱导24h,更换成含川芎嗪的无血清培养基DMEM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鉴定神经丝蛋白(NF—M)、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微管联合蛋白-2(MAP-2)、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第5代间质干细胞形态达到均一,呈梭形。用川芎嗪诱导15min到3h,间质干细胞胞体逐渐增大,并伸出细长突起形似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NF-M、NSE、nestin、MAP-2和GAP-43表达阳性,而GFAP阴性。对照组上述染色均为阴性。结论川芎嗪可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83.
以38例老年肺心病人分为常规治疗(22例)、常规治疗加川芎嗪(16例)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流变性改变。发现治疗均使高切全血还原粘度、高切全血粘度显著下降(P<0.001及<0.05、0.02)。加用川芎嗪则还使低切全血粘度与血球压积显著下降(P<0.05、0.02)。借此讨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及血粘滞性在肺心病病因学中的相关性;认为肺心病治疗的基本疗效是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逆转和血粘滞性改善。加用川芎嗪等改善血管顺应性和血粘滞性药物更有利于该疾患病理的逆转。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增高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大鼠血脑屏障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川芎嗪对照组、LPS干预组和川芎嗪治疗组。采用γ计数仪检测~(125)I-BSA通透量观察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的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LPS使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对~(125)I-BSA的通透量明显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ZO-1蛋白表达下降,川芎嗪治疗组能明显拮抗LPS的上述作用。结论:川芎嗪对LPS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它能影响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探讨川芎嗪(Lig)对休克血浆(SP)所致豚鼠心室乳头肌电生理特性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SP对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及不同剂量Lig的干预作用。结果(1)用含有SP的灌流液灌流标本时,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APA)、超射值(OS)均显著升高(P〈0.05),复极50%、90%时间(APD50、APD90)及动作电位时程(APD)均明显延长(P〈0.05);(2)Lig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SP引起的APA、OS升高,延长APD50、APD90及APD,此种干预作用以5.12mmol/L Lig最为明显。结论SP可导致正常豚鼠心室乳头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而Lig可剂量依赖性地干预此种效应。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1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0%(p<0.05).结论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有较好疗效,与西药联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8.
在肾上腺素所致大鼠肺水肿实验中,发现其血浆中内皮素(ET-1)明显升高,一氧化氮(NO)稍有增高,但ET-1的增幅远远大于NO的增幅,动物均在15min内死亡。ET的增高与儿茶酚胺的升高有密切关系。经硝普纳(NP)、川芎嗪(TMP)预防后,ET-1与NO基本恢复正常,趋于平衡,动物长期存活。提示:肺水肿时NO相对于ET-1明显降低,NP、TMP可对NO与ET的平衡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9.
本实验比较了川芎嗪对不同段的肺血管的舒张作用,结果表明川芎嗪对肺实质内动脉的舒张作用比肺实质外动脉强,内皮细胞能促进川芎嗪对肺动脉的舒张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对休克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在开放颅窗的家兔模型上 ,荧光素标记血浆 ,罗丹明 6G标记WBC ,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活体观测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对休克状态下家兔大脑皮质内微循环的影响 ,并经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数据 ,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川芎嗪抗休克效果优于去甲基肾上腺素 ;②去甲基肾上腺素在休克状态下对口径为 60 .15 μm的动脉血管处未引起明显的血管运动 ,而川芎嗪能引起血管运动 ,尤以大剂量川芎嗪引起强烈的血管运动 ;③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增加或保持血液缘流厚度不变 ,可能是两者抗休克机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④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引起血管运动 ,尤以中小血管处明显。结论 :川芎嗪抗休克效果优于去甲基肾上腺素。川芎嗪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增加或保持血液缘流厚度不变 ,可能是两者抗休克机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