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62篇
  免费   1638篇
  国内免费   771篇
耳鼻咽喉   250篇
儿科学   445篇
妇产科学   127篇
基础医学   658篇
口腔科学   182篇
临床医学   10425篇
内科学   5536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169篇
特种医学   19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3305篇
综合类   11815篇
预防医学   2390篇
眼科学   157篇
药学   4589篇
  103篇
中国医学   1115篇
肿瘤学   1161篇
  2024年   296篇
  2023年   1050篇
  2022年   989篇
  2021年   1202篇
  2020年   1125篇
  2019年   1181篇
  2018年   532篇
  2017年   1060篇
  2016年   1123篇
  2015年   1324篇
  2014年   2433篇
  2013年   2393篇
  2012年   3049篇
  2011年   3129篇
  2010年   2800篇
  2009年   2724篇
  2008年   2568篇
  2007年   2366篇
  2006年   2035篇
  2005年   2027篇
  2004年   1560篇
  2003年   1344篇
  2002年   1267篇
  2001年   945篇
  2000年   738篇
  1999年   587篇
  1998年   493篇
  1997年   434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钢花  王波 《现代保健》2010,(3):114-114
成功地进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是静脉输液治疗的第一步,接下来正确而有效的导管日常护理技术则是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能正常使用、完成治疗计划的重要保证。它包括导管冲洗、正压封管、更换敷料、更换肝素帽等技术操作以及观察穿刺点与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发热、疼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2.
张丽娟  吴英 《沈阳医学》2004,24(3):111-112
恶性胸腔积液是癌症病人常见并发症,也是癌症晚期的一种临床表现。控制和消除积液是目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射化疗药物的方法,控制胸水,与传统胸腔抽液注药比较,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双腔管麻醉应用于食道癌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道癌手术麻醉时常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全身麻醉实行肺隔离,应用于临床中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应用Robertshow DLT插入气管内的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得到了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104.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cquir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h后和停用MV、拔除人工气道导管后48h内发生的新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机械通气最初4d内发生者为早发性VAP,≥5d者为晚发性VAP。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中十分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在手术或创伤后感染性并发症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灭活(PRFA)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肝癌患者(28例原发性肝癌1、4例转移性肝癌)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灭活治疗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以及术后从并发症及预后观察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4.2%(2/42),肝脓肿和皮肤烧灼伤各1例。无手术死亡。生存率1年、2年、3年分别为90.6%、84.6%、70%。结论PRFA治疗肝癌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而科学、主动的围术期护理预控措施是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6.
四川省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在2000年10月至2003年4月期间收治因胆道镜取石致肝内胆管裂伤大出血、后经气囊导管压迫、阻塞裂伤肝管而治愈的患者3例,女2例,男1例,年龄分别为35岁、38岁和50岁。其中2例于术后42d和90d行胆道镜取石,1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取石后则从胆管涌出约200~6  相似文献   
107.
口服消炎痛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末闭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消炎痛关闭新生儿(足月儿及早产儿)动肪导管未闭(PDA)的效果,对经心脏彩超确诊的新生儿PDA90例,其中72例(足月儿33例,早产儿39例)口服消炎痛治疗,另18例未用消炎痛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消炎痛治疗组动脉导管关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早产儿关闭率(92.37%)高于足月儿(78.78%),并明显高于对照组(92.37%比42.8%);足月儿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消炎痛治疗组中有21例合并其他先心病,结果单纯PDA导管关闭率(94.12%)明显高于合井其他先心病的PDA组(61.9%)。早产儿动脉导管的自闭率低于足月儿。结论:口服消炎痛治疗早产儿PDA的效果优于足月儿,单纯PDA优于合并其他先心病者,足月儿在治疗原发病后PDA自闭的可能性大,早产儿自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8.
新型双球囊导管经皮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双球囊导管经皮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隔离效果。方法12只成年猪随机分为两组:HAI组6头,进行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PSIHP组6头,利用自制双球囊导管经介入放射学方法行经皮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5-FU,分别检测肝静脉及外周血液中的血药浓度峰值,了解球囊隔离肝脏效果。结果HAI组肝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浓度峰值分别为4658.420±433.204mg/L和1676.140±226.933mg/L,PSIHP组为5321.711±517.318mg/L和65.735±6.425mg/L。两组外周静脉血浓度峰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制新型双球囊导管能有效隔离肝脏,是一种理想的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球囊导管。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两种单静脉入路法和动静脉双入路法治疗PDA各自的优缺点及最佳适应症,为PDA患者选择合理介入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03例PDA患者经三种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其中单静脉入路超声法37例,单静脉入路造影法14例,动静脉双入路法52例。PDA的位置、形态、大小经不同方法观察,单静脉超声法经超声观察,单静脉造影法在PDA内或降主动脉近PDA口外造影观察,动静脉双入路在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观察。选择合适型号的Amplatzer伞经股静脉建立的轨道进行封堵。术后15 min经胸超声及心脏听诊判断有无分流。术前、术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术后3 d、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结果103例患者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操作平均透视时间(10.45±4.35)min,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轻度增高[(33.2±3.11)mmHg]降为正常[(22.03±5.3)mmHg]。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心前区双期连续性杂音消失,术后无残余分流,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未发生动脉水平分流及动脉导管再通。结论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简化了手术程序,不用或减少造影剂用量,缩短了操作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近几年间我科共收治食管腐蚀性瘢痕狭窄病人3例,因种种原因不愿手术治疗,我们均采用气囊导管在X线荧光屏监视定位后行分段多次有效的控制性扩张,从而达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