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82篇
  免费   3289篇
  国内免费   1051篇
耳鼻咽喉   293篇
儿科学   120篇
妇产科学   367篇
基础医学   2346篇
口腔科学   500篇
临床医学   30639篇
内科学   3548篇
皮肤病学   498篇
神经病学   619篇
特种医学   12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2876篇
综合类   42428篇
预防医学   27901篇
眼科学   107篇
药学   12910篇
  824篇
中国医学   7511篇
肿瘤学   324篇
  2024年   552篇
  2023年   2203篇
  2022年   2040篇
  2021年   2401篇
  2020年   2397篇
  2019年   2309篇
  2018年   1036篇
  2017年   2286篇
  2016年   2641篇
  2015年   3207篇
  2014年   7644篇
  2013年   7342篇
  2012年   9051篇
  2011年   9987篇
  2010年   9573篇
  2009年   9197篇
  2008年   9587篇
  2007年   8158篇
  2006年   7177篇
  2005年   7030篇
  2004年   6975篇
  2003年   6071篇
  2002年   4333篇
  2001年   3458篇
  2000年   2426篇
  1999年   1706篇
  1998年   943篇
  1997年   830篇
  1996年   674篇
  1995年   654篇
  1994年   480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82.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健康素养情况,分析COPD患者自我管理与健康素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呼吸科COPD患者238名采用《自我管理量表》、《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病程、吸烟情况、付费方式、家庭月收入之间健康素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各维度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日常生活习惯(42.15±9.62)、情绪控制(35.43±9.79)、自我效能管理(26.37±6.89)、呼吸道症状管理(21.38±6.08)、信息管理(21.27±6.58)。自我管理呼吸道症状管理、日常生活习惯、情绪控制、信息管理、自我效能管理评分及总分与健康素养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情况、付费方式、家庭月收入、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中健康素养对自我管理的影响最大。结论采用相关措施提高COPD患者健康素养,能够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减少疾病反复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3.
84.
85.
86.
PBL教学;临床医学生;教育,医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87.
崔云丽 《家庭育儿》2020,(1):0040-0040
所有正处在不断成长阶段的孩子在幼儿阶段所接受到的教育与被培养、被养成的习惯等都会伴随着孩子后续长久的成长且在幼儿阶段所接受到的教育是所有孩子接受正式教育的开端,所以幼儿阶段的教育对于孩子而言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多说。为了让这一基础教育的最初阶段能够得到有效且有针对性的开展,国内教育部门不断地推出教育新标准并希望在最大限度上让所有孩子在幼儿阶段接受到的教育是能够蕴含高度全面性与科学性的。为了能够就此提供一些辅助作用,本文将基于作者个人观点着重讨论如何利用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幼儿的全面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分析该措施的应用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选取82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遵照均匀分组的原则实施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将临床常规护理内容应用到对照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在应用临床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予以比较。结果与护理措施实施前相比较,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患者的临床各指标水平均得到了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与护理措施实施前相比较,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38.34±6.03)分,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48.25±7.50)分(P <0.05)。结论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的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刘秀芳  刘丽  周郁秋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5):1916-1920
背景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可以并发肾、心脑血管等多器官疾病,目前痛风发病和预后的影响因素已经得到揭示,但鲜有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全面评估痛风患者的疾病认知和健康素养状态。目的 探讨东北地区中青年痛风患者的健康素养,并了解痛风患者的一般感知能力及知识需求状况,为增强我国痛风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其自身管理能力、提高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招募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大庆油田总医院、大庆市人民医院、大庆市第五医院3家医院确诊为痛风的中青年患者,信息饱和后停止招募,共招募13例患者。采用非结构式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资料进行收集,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如下主题:痛风患者的疾病感知能力〔包括对痛风的认知及知晓情况较差;严重的疼痛可影响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感知导致疾病发作或加重的原因为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就诊状况及行为(包括首次发病对疾病认识缺乏;就医体验不良)、痛风药物管理计划(包括药物选择依从性低、治疗方案的知晓及应对差)、痛风非药物管理计划(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社会资源互动、疾病信息挖掘)。结论 东北地区中青年痛风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对疾病相关信息获取途径单一,对疾病和治疗判断片面,因此不能有效进行疾病管理,阻碍医疗决策制定。提示根据需求状况、针对具体薄弱环节提升痛风患者的健康素养、提高知识水平对改善患者健康结局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