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89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78篇
预防医学   20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老年人多发的慢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的滑膜关节,可造成关节增粗、疼痛、活动受限,甚至致残,是一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进入21世纪后,相对于急性传染病高发时期来说,一些老年病、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也日益成为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1,2]。鉴于骨关节炎的严重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2000年至2010年为“骨与关节十年”,呼吁全世界共同关注骨与关节健康,减少伤残,增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我国政府于2002年10月12日也宣布2002年至2011年为我国“骨骼与关节健康十年行动”,同时设立了1000万元的骨关节炎防治教育基金。骨关节炎有“不死的癌症”之称,是中老年人群致残的首要原因,目前,我国骨关节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保守估计,我国骨关节炎及其他骨关节疾病患者超过1亿人,5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一半患有骨关节炎,65岁以上人口患病率可高达80%~90%[3]。由骨关节炎及其并发症导致的医疗费用逐年增加,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重障碍。据WHO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西方国家每年大约有国民...  相似文献   
92.
大骨节病是一种与病区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地方性畸形骨关节病[1],至今病因及发病规律仍不十分清楚。在X线上最先发病部位是手、足、指(趾)骨的于骺端,重者骨骺和腕骨可同时受阻[2],最终造成矮小、畸形、丧失劳动能力。我省根据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该地大骨节病进行了连续2年的病情监测,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对象 3个村7~12岁儿童。1.2 监测指标 每年临床检查X线拍片不少于50人。1.3 拍片方法 采用国产30mAX线机,拍右手X线片,片距50~60cm,中心线以右手中指关节为…  相似文献   
93.
青海省兴海县大骨节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区概况兴海县位于青海西南部,北伟34°48'~36°16',东经90°01'~100°01',境内地形复杂,东部有黄河自南向北流经,西南为阿尼玛卿山脉的北端,气候差异悬殊,全年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0.9℃,年降雨量为372nm,植被以高山草原为主,饮用黄河水,上下鹿圈两村以农业为主,集居有汉、回、藏、土4个民族.  相似文献   
94.
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祥赓 《地方病通报》1991,6(2):128-132
建国四十多年来,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的防治研究工作,从现场到实验室,从临床到基础,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现已形成了三种主要的病因假说。特别是七十年代末,李崇正报告用亚硒酸钠防治KBD成功,为KBD的病因探讨和防治研究闯出了一条新路。十多年来,亚硒酸钠(包括硒盐)防治KBD的试验遍及全国许多病区,多数认为效果良好。为此,提出硒缺乏可能是KBD发病的必要条件。下面就硒与KBD的关系及研究状况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95.
本文分析了2 800例4-13岁大骨节病儿童手部掌,指骨与腕骨不同部位的损害X线特点,其结果表明本病掌、指骨的损害是不均等的。Ⅱ-Ⅳ指骨中、基节与第Ⅰ掌指骨是相对易损害部位,并表现出损害的单一部位与多部位的特点,因而,应作为大骨节病的鉴别和诊断的要点。  相似文献   
96.
97.
本文报道了补硒对大骨节病儿童指骨干骺端与骨端X线病变修复作用的5年试验研究,结果为补硒对大骨节病干骺端病变有一定促进修复的作用,对于骨端病变,硒的修复作用不明显,干骺端病变用硒治愈或愈后仍可发生骨端的病变。由于目前大骨节病有自然下降及硒含量自然上升的趋势,作者认为决策补硒时,应在人群体内硒水平低且大骨节病仍有新发的病区中进行。  相似文献   
98.
〔摘 要〕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高原地区终末期膝关节大骨节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 至 2019 年 12 月于波密县人民医院治疗的 25 例终末期膝关节大骨节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置换 组 12 例,行 TKA,保守组 13 例,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生活 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结果:置换组患者术后开始负重时间与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保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置换组患者术后 6 个月 HSS 评分、SF–36 评分均高于保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置换组 患者术后 6 个月 HSS 优良率为 83.3 %,显著高于保守组的 7.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未见肺栓塞、 感染等并发症。结论:TKA 治疗高原地区终末期膝关节大骨节病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
大骨节病病因研究报告   总被引:25,自引:33,他引:25  
世界上只有中国、俄国和朝鲜北部少数地区有大骨节病。我国病区主要分布在从川藏到东北的狭长地带,处于东南沿海温暖、潮湿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寒冷内陆的交界线上,反映出病区的气候、气象学的特征。但作为病区的充分条件还须有其他许多因素起作用。致病因子通过病区生产的小麦、玉米进入人体,大米不传病。病区小麦、玉米受镰刀菌污染严重可检出多量的T-2毒素(全距2.0~1549.4ng/g),非常显著地高过对照点。在重病区采用换粮措施,办儿童食堂或者种植水田主食大米即可控制和杜绝新患发生。用病区谷物分离的镰刀菌接种于非病区玉米,制成菌粮按10%比例加入正常饲米喂养雏鸡,或者用T-2纯品按100ug/ks·d投与雏鸡,5周即可出现膝关节骺板软骨深层带状坏死,类似人类大骨节病的早期改变。谷物镰刀菌产生的T-2毒素是大骨节病的原因,它的流行受制于自然、社会、生产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0.
作者对病区儿童5062例连续每年拍片观察3—9年共拍片24300张。选2—8岁逐步发展为典型大骨节病儿童83例手片380张。从逐年动态变化中发现本病早期 X 线征为:干骺端园凸部轻度局限性凹陷,失去弧度的连续性、舌状凹陷、干骺端横行骨梁或骨小梁粗糙。骨端外缘线中断、消蚀、厚薄不一、毛玻璃状、发毛、平直、侧角变锐呈刀切状。初步讨论了这些 X 线征对早期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