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50篇
  免费   7347篇
  国内免费   1973篇
耳鼻咽喉   732篇
儿科学   1976篇
妇产科学   1129篇
基础医学   4562篇
口腔科学   4563篇
临床医学   8200篇
内科学   10854篇
皮肤病学   1612篇
神经病学   5688篇
特种医学   22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8871篇
综合类   15966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6247篇
眼科学   1536篇
药学   12721篇
  155篇
中国医学   9085篇
肿瘤学   5917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1399篇
  2022年   2078篇
  2021年   3651篇
  2020年   3825篇
  2019年   2979篇
  2018年   2784篇
  2017年   3099篇
  2016年   3385篇
  2015年   3177篇
  2014年   6097篇
  2013年   8409篇
  2012年   6027篇
  2011年   6399篇
  2010年   5376篇
  2009年   4642篇
  2008年   4154篇
  2007年   4387篇
  2006年   4016篇
  2005年   3454篇
  2004年   2926篇
  2003年   2577篇
  2002年   2161篇
  2001年   1761篇
  2000年   1525篇
  1999年   1226篇
  1998年   1022篇
  1997年   939篇
  1996年   792篇
  1995年   732篇
  1994年   722篇
  1993年   615篇
  1992年   554篇
  1991年   521篇
  1990年   426篇
  1989年   410篇
  1988年   397篇
  1987年   355篇
  1986年   321篇
  1985年   390篇
  1984年   334篇
  1983年   220篇
  1982年   316篇
  1981年   259篇
  1980年   252篇
  1979年   205篇
  1978年   144篇
  1977年   121篇
  1976年   92篇
  1974年   5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激光治疗器质性呼吸道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激光在器质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Nd :YAG激光治疗 40例器质性呼吸道阻塞患者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肺功能、血气分析、气道内径的改善情况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应用Nd :YAG激光治疗后患者气道全部通畅 ,气道内径明显扩大 :治疗前 (2 9± 1 7)mm ,治疗后 (8 0± 1 6)mm ,P <0 0 1;气促明显缓解 :气促指数治疗前 3 2± 0 8,治疗后 1 3± 0 9,P <0 0 1;PaO2 明显升高 :治疗前 (9 4± 1 81)kPa ,治疗后 (11 6± 1 1)kPa ,P <0 0 1;FEV1明显改善 :治疗前 (1 4± 0 3 )L ,治疗后 (2 4± 0 4)L ,P <0 0 1;FVC明显增加 :治疗前 (2 3±0 7)L ,治疗后 (3 3± 0 6)L ,P <0 0 1;治疗过程中 3 2例出现一过性低氧血症 ,2例出血 ,5例术后呼吸困难 ,2例术后发热。术后随访 :17例患者术后 3~ 4个月出现气道再次狭窄 ,11例经再次激光治疗后气道再次通畅。结论 Nd :YAG激光治疗器质性呼吸道阻塞是安全有效的手段并可反复应用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2.
鞍区颗粒细胞瘤非常罕见,至今报道有症状的颗粒细胞瘤还不足50例,文章回顾自1893发现鞍区颗粒细胞瘤经以来对颗细胞瘤的结构特点、组织起源的研究,以以及临床表现、诊断及鞍区颗粒细胞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失败原因。方法:随访1994-1998年根管治疗后就诊患者收集根管治疗术失败的病人45例,分别从根管预备、充填以及其他方面分析失败原因。结果:根管欠填、超填、侧填不足,根管侧穿和根管遗漏是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掌握治疗适应症,选择适当方法,遵守操作常规和高度责任心是提供根管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钙剂治疗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式,104例急性腹泻患者按病后诊治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5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钙剂治疗3天(10%葡萄糖酸钙针剂20ml,缓慢iv,qd)。结果:经x^2检验,两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钙剂治疗急性腹泻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95.
IL—2/LAK与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LAK细胞与放疗和/或化疗联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本组共30例,其中单纯IL-2/LAK细胞治疗5例(包括2例TIL细胞胸腹腔灌注),IL-2/LAK细胞联合放疗18例(包括1例动脉灌注),IL-2/LAK细胞联合化疗4例)包括1例动态灌注),IK-2/LAK细胞联合放疗和化疗3例。结果:完全缓解率20.0%(6/30),总有效率50.0%(15/39),其中单纯IL-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感染防控策略,评价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OVID-19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情况和转归,总结所采取的感染防控措施,分析医护人员和患者COVID-19交叉感染情况以及患者之间血源性病原体交叉感染的情况,评估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在控制交叉感染发生和传播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期间该隔离病区累计收治101例COVID-19患者,其中10例(占9.90%)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采取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均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VHDF), 累计床旁血液净化治疗79例次。采取的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包括病区隔离分区、患者行为隔离和患者安置、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透析废液、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和医用织物等环境物品管理。无1例医护人员感染COVID-19,所有医护人员两次咽拭子COVID-19病毒核酸检测(两次采样间隔>1 d)均为阴性;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中2例COVID-19疑似病例在住院期间多次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及血清COVID-19病毒抗体IgG、IgM均阴性,胸部CT无病毒性肺炎表现;患者未发生血源性病原体的院内交叉传播。结论 在COVID-19隔离病区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通过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可以为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区患者诊治和感染防控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用汽化切割电极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T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 :用ACMI公司汽化镜及汽化切割电极行T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Ⅰ度 2 4min ,Ⅱ度 45min ,Ⅲ度 80min。术后平均留管时间 3 .4d ,拔管后再置管者 3例 ,有 1/ 3患者术后拔管有轻度血尿 ,5例大出血 ,3例发生睾丸附睾炎 ,3例发生尿失禁。在随访的 3 2例患者中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术前 2 3 .1分 ,术后 6个月为 3 .6分。结论 :用汽化切割电极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安全、疗效确切、出血少、并发症少、适应证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氧化型染发剂主要成分对皮肤角朊细胞DNA和脂质合成能力及对真皮成纤维细胞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氧化型染发剂的 2种主要成分双氧水 (H2 O2 )和对苯二胺 (PPD)及两者的混合物对大鼠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进行染毒 ,然后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产物的掺入 ,在BeckmanLS 5 0 0 0TD液体闪烁仪上测定cpm值。结果 :经12h染毒后 ,受试样品对大鼠皮肤细胞的DNA、脂质和蛋白质合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 ,细胞毒性逐渐增强 ,染毒剂量与cpm值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氧化型染发剂对皮肤细胞DNA、脂质和蛋白质合成能力有抑制作用 ,可能会破坏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用聚合物负载的手性催化剂和手性试剂完成的不对称合成反应主要集中在潜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烯烃的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和饱和碳原子上的不对称取代反应。就近十年来聚合物负载手性催化剂和手性试剂的合成及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多孔结构乳胶粒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以及成孔机理。着重阐述了“碱酸分段处理法”中不饱和酸与交联剂的种类与用量、以及碱酸处理条件等因素对乳胶粒成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