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80篇
  2篇
中国医学   34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应用[~3H]—TdR参入示踪方法,观察芥子气全身中毒对小鼠脏器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及抗毒剂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芥子气对脏器细胞DNA合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P<0.01),其抑制作用的规律相似,而程度、时相有显著差异(P<0.05)。抑制作用特点:迅速、严重、恢复迅速,且有超常水平,提示动物机体对DNA烃化损伤具有较强的代偿、再生和修复能力。抗毒剂硫代硫酸钠及其与二巯基丙磺酸钠合用对芥子气吸收中毒引起的脏器细胞DNA合成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中药熏蒸蒸汽温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止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梅  郑晓静 《护理学报》2004,11(10):7-8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蒸汽温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止痛效果。方法将312例行中药熏蒸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A、B两组,按照先后顺序4个1组进行抽签,单数为A组,双数为B组,A组(155例)药液温度为(95±5)℃,蒸汽温度为(42±2)℃为蒸汽温度(42±2)℃组;B组(157例)药液温度为(65±5)℃,蒸汽温度为(34±2)℃为蒸汽温度(34±2)℃组。熏蒸后0、2、4h评估两组止痛效果。结果蒸汽温度(42±2)℃组熏蒸后0、2、4h疼痛程度明显低于蒸汽温度(34±2)℃组(P<0.01)。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中药熏蒸时,合适的蒸汽温度可提高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积极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对髋部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江铜集团东铜医院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92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干预及穴位按摩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药熏蒸。对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自主锻炼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假肢松动、静脉血栓等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34.
王德宏 《光明中医》2021,36(1):72-74
目的观察和探讨产后会阴切口水肿经中药熏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水肿的6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水肿消退情况、切口愈合率、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产后1周,对2组患者的水肿消退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组在24 h内和24~48 h时间段切口部位水肿消退的人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为96.88%,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会阴切口水肿经中药熏蒸治疗的疗效确切,水肿消退显著,切口愈合率高、恢复快、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TCMISS V2.5)研究膝骨关节炎中药熏洗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1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处方,输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处方中各种中药的应用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和新方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372首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应用最多的前3位依次为透骨草、红花、伸筋草,归经以肝、心、脾、肾经为主,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新方组合11条。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以海桐皮汤为主方,治法主要是祛湿散寒、化瘀通络,治肝是关键,兼顾心脾肾。  相似文献   
36.
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照射对痔术后患者创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痔术后创面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痔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排便后创面用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4d为评估周期。1个周期后评估创面疼痛、水肿、出血、肉芽生长情况以及愈合时间。结果在创面疼痛、水肿、肉芽生长等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x^2CMH分别为10.40、3.708、12.904,P均〈0.05;两组出血比较,x^2CMH=0.612,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结论痔术后患者宜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照射创面。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白桑叶熏洗结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髌骨滑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3例髌骨滑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予白桑叶熏洗加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1次/d,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23例,予白桑叶熏洗治疗,方法同实验组。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HAQ值和VAS评分以及肌四头肌肌肉力量。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0.0%,远高于对照组的60.9%(P0.01);实验组HAQ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股四头肌肌肉力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白桑叶熏洗结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髌骨滑囊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中药熏蒸疗法在中医中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的煎煮指标来确定熏蒸药物的浸泡、煎煮时间。本文拟探讨不同浸泡煎煮时间对熏蒸药物疗效的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膝部熏蒸药物为切入点,对不同浸泡、煎煮时间下部位性熏蒸药物蒸汽收集液中的有效药物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确定了熏蒸药物的最佳浸泡、煎煮时间分别为25 min和30 min,蒸汽液中有效药物成分乌头碱和川芎嗪的实际浓度为169.23μg/ml和224.37μg/ml。该炮制条件下熏蒸治疗疗效显著,最高有效率达到86.4%。结论本研究可为护理人员执行熏蒸操作的时间掌握提供依据,为中医临床熏蒸治疗提供了护理指南。  相似文献   
39.
离子色谱法测定当归中二氧化硫残留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当归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水蒸气蒸馏,3%双氧水氧化吸收后,经0.22μm滤膜滤过,进样分析。用Metrohm IC 761型离子色谱仪,选用A-SUPP5-150阴离子分析柱,3.2 mmol·L-1碳酸钠,1.0 mmol·L-1碳酸氢钠为淋洗液,流速为0.7 mL·min-1;进样量为20μL。结果:线性范围为3.3345~333.45μg,平均回收率为92.7%。结论:测定方法简便,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活血生肌方熏蒸治疗气虚血瘀型臁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臁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局部疮面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局部疮面给予活血生肌中药熏蒸。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42.8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蒸能改善气虚血瘀型臁疮患者下肢瘀血状态,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