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9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62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9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75篇
内科学   94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418篇
综合类   2058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98篇
  6篇
中国医学   1043篇
肿瘤学   103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脾胃湿热型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脾胃湿热型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中药内服及针刺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七星针叩刺。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及各分项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84.3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掉发情况、头皮情况、新发再生情况积分及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掉发情况、头皮情况、新发再生情况积分、总积分及其变化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脾胃湿热型雄激素源性脱发的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毛发新生。  相似文献   
992.
介绍王庆其教授运用《黄帝内经》中"脾气散精"理论指导治疗代谢综合征、"阳道实,阴道虚"理论指导治疗扁平苔藓、"土得木而达"理论指导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邪在胆,逆在胃"理论指导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胃不和则卧不安"与卧不安则胃不和的理念指导治疗慢性胃炎及失眠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丁姜和胃膏神阙穴贴敷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妊娠恶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丁姜和胃膏神阙穴贴敷联合常规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治疗,并且对其进行心理、饮食、治疗等基础护理。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及头晕、倦怠、呕吐症状消失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姜和胃膏神阙穴贴敷治疗妊娠恶阻疗效确切,加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孕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60例,均给予柔肝化纤颗粒治疗。结果:治疗后FHVP、脾静脉内径(Dsv)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WHVP、HVPG、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脾静脉流速Vsv及流量Qsv、HR、MA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可显著地降低肝硬化患者脾静脉与门静脉主干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从而减少门静脉的血流灌注,且能显著降低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许青青 《河南中医》2014,(6):1002-1003
中医的胃气学说和现代医学的营养支持,二者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其思想及内涵具有内在统一性。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新思路,后者也为前者提供了新发展契机。虽然两者的理论及发展各殊,但在临床应用中有异曲同工之妙,并对危重病症的救治有了新启示。  相似文献   
996.
姚乃礼教授在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治中,针对脾胃受损,寒热错杂,升降失宜,邪毒瘀滞,胃络损伤的基本病机,以健脾和胃、解毒消积、化瘀通络及调和肝胃为法,利用药物间相互协同或相互制约的关系,两两配伍,组成对药,审慎组方,灵活化裁,有效的阻断了慢性胃炎—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癌变这一进展过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肾、肝、脾及血瘀等关系密切,其中肾精亏虚是发病的关键,肝失疏泄、脾胃虚弱为重要病机,血瘀是促进因素。治疗上应当辨证求因,标本兼治,综合运用益肾填精、健脾益胃、疏肝养血、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优势。强调"治未病"之法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重要性,调养精神,平衡气血阴阳;合理饮食,补精益气,保证机体的营养;适当运动,注重劳逸结合,养神炼形。同时综合运用药物、针灸、推拿、气功等法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998.
清代叶桂所著《临证指南医案》,治疗情志失调导致的脾胃病时,叶氏汲取李东垣、刘河间、张仲景等著名医家治疗脾胃病的学术经验,创立归纳治疗情志所致脾胃病的3条基本法则:肝胃阴未虚,肝阳犯胃,立法用刚远柔;肝胃阴俱虚,风阳扰胃,立法忌刚用柔;平治肝胃,立法刚柔寒热并用。叶氏重视脾胃,善用人参补中养虚,半夏、枳实、厚朴、姜汁通降胃气,茯苓、陈皮健脾和胃,白芍、乌梅倡养胃阴,壮脾土以制肝木,形成了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温中散寒药的作用机理。方法:设空白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个寒性药对照组、10个受试药物组,予以灌服寒凉药冰知母水提液复制胃实寒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10个受试药物组分别灌胃10味温中散寒药,连续3次,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小茴香、荜茇组均能够明显降低高、中、低切全血黏度与高、中切还原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和卡松屈服应力(P〈0.05或P〈0.01);干姜、丁香、吴茱萸、小茴香、荜茇组能明显降低血沉方程K值(P〈0.01);丁香还有显著地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作用(P〈0.05);吴茱萸还有显著地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作用(P〈0.05);小茴香还有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作用(P〈0.05)。花椒、胡椒都有显著降低高、低切全血黏度与高切还原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作用(P〈0.05);花椒还有显著降低血沉方程K值作用(P〈0.01);而高良姜只对红细胞压积与血沉方程K值有改善作用(P〈0.05或P〈0.01),荜澄茄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变作用不明显。结论:温中散寒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有效改善胃寒气血郁滞症状,发挥治疗胃实寒证的药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平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140例经胃镜和病理确诊为CAG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组给予平胃胶囊。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28%,对照组7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