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5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241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462篇
口腔科学   798篇
临床医学   307篇
内科学   595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1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8篇
综合类   774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522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588篇
中国医学   681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7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目的:通过对蚕丝表面进行磷酸钙涂层,从而增加其成骨效果。方法:将脱胶后的蚕丝放入磷酸钙溶液中,用水热法对蚕丝表面进行矿化,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对表面改良的蚕丝进行理化性能检测。结果:磷酸钙表面改良处理后磷酸钙均匀涂布于蚕丝表面,矿化蚕丝初始形态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表面存在磷酸灰石成分。结论:蚕丝作为一种天然生物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经磷酸钙涂层的蚕丝,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粘合剂(FS)粘贴的双层角膜基质透镜体内生物相容性,探讨使用该种材料行角膜移植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新西兰白兔15只,采用自身对照,以兔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实验眼使用FS粘贴的双层角膜基质透镜作为移植材料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对照眼不进行人工干预。分别于术后7、14、28d使用手持裂隙灯观察双眼角膜情况,并进行生物相容性评分,同时取双眼角膜行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观察角膜恢复情况。

结果:裂隙灯观察结果显示,至角膜移植术后28d,实验眼角膜上皮生长情况良好,角膜透明度基本恢复,水肿程度减轻,新生血管生长至角膜缘后未加重,未见上皮、内皮排斥线等排斥反应; 对照眼角膜透明,角膜上皮光滑。生物相容性评分结果显示,角膜移植术后实验眼角膜植片水肿程度逐渐减轻,透明度逐渐恢复,排斥反应较小,角膜植片的生物相容性较好; 至术后28d,实验眼和对照眼角膜透明度、水肿程度及新生血管生长程度均无差异(P>0.01)。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至角膜移植术后28d,实验眼植片表面有4~5层角膜上皮细胞覆盖,角膜胶原排列整齐、规则,植片内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双片透镜间分界消失,层间FS被机体完全吸收,植片与植床融合,未见明显分界。

结论:使用FS粘贴的双层角膜基质透镜作为植片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恢复较好,排斥反应较小,生物相容性较好,可用于板层角膜移植。  相似文献   

993.
To compare the impact of iodine concentration using two different contrast materials (CM) at standardized iodine delivery rate (IDR) and overall iodine load in 16-multidetector-row-CT-angiography (MDCTA) of the pulmonary arteries of 192 patients with known or suspected pulmonary embolism. One hundred three patients (group A) received 148 ml of a CM containing 300 mg iodine/ml (Ultravist 300, BayerScheringPharma) at a flow rate of 4.9 ml/s. Eighty-nine patients (group B) received 120 ml of a CM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370 mg iodine/ml (Ultravist 370) at a flow rate of 4.0 ml/s, resulting in a standardized IDR (approximately 1.5 gI/s) and the same overall amount of iodine (44.4 g). Both CM injections were followed by a saline chaser. Mean density value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pulmonary trunk, the ascending and the descending aorta, respectively. Applying repeated-measures ANOVA,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MDCTA protocols were found (p = 0.5790): the mean density in the pulmonary trunk was 355 +/- 116 Hounsfield Units (group A) and 358 +/- 115 (group B).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th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aorta were 295 +/- 79 (group A) and 284 +/- 65 (group B) as well as 272 +/- 71 and 262 +/- 70. In conclusion, the use of standardized IDR and overall iodine load provides comparable intravascular CM density in pulmonary 16-MDCTA for delivering contrast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iodine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估微创经皮关节镜辅助下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联合钛棒支撑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2007年确诊的股骨头坏死国际骨科循环学会(ARCO)分期Ⅱ期38例46髋,Ⅱa期10髋、Ⅱb期22髋、Ⅱc期14髋;在C型臂透视定位及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微创有效准确地进行髓芯减压,对髋关节腔内和股骨头内病变组织清除彻底,改善股骨头内外环境,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并用钛棒支撑股骨头软骨下骨质。术后6、12、24、36个月进行随诊,以Harris髋关节评分、X线片观察病变分期稳定性及临床疗效为评价指标。治疗前后比较采用Student成组设计Dunnett-t检验。结果术后除24个月这个时间段与12个月时相比较,评分指数改善不明显外,术后其余各时间段之间前后比较及与相对应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X线分期比较,术后16~24个月有4例Ⅱb期进展为Ⅱc期,其中2例以后未恶化,另2例由Ⅱc期进展为Ⅲ期;原始Ⅱc期有2例髋术后24个月病变开始进展,股骨头塌陷,30个月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总改善率为80.43%,Ⅱa期病变治疗改善最好(90%)...  相似文献   
995.
压力蒸汽对软膏缸内物品灭菌效果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观察压力蒸汽对1356ml软膏缸内物品的灭菌效果,在缸内物品中部与底部放置化学指示卡检测。结果,在124~128℃压力蒸汽作用30min后,加盖的空软膏缸内化学指示卡不变标准黑色。为此,对装有纱布块、棉球或棉签(占缸内容积3/4)的软膏缸不加盖,外包以双层布;但经上述灭菌处理后,合格率仍均为0.0%(0/14)。纱布块、棉球、棉签不宜装在软膏缸内进行压力蒸汽灭菌。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甙对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血管活性物质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单侧肾盂或肾盏结石患者40例,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采用水囊式JT-Ⅱ型碎石机,工作电压为10.5~12.0kV,冲击2300~2500次,用药组碎石前15min滴注人参总皂甙20g,对照组仅滴生理盐水,碎石前后测定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和内皮素-1(ET-1)。结果 ESWL后6h,TXB2在用药组(1317.6±118.7)ng/L和对照组(2476.5±132.6)ng/L达最高峰,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GF1α在用药组术后24h(2243.6±212.4)ng/L达高峰,对照组术后24h(1168.6±157.4)ng/L,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ET-1在术后6h达高峰,用药组(668.9±72.5)ng/L和对照组(1016.8±137.5)ng/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人参总皂甙通过调控ESWL后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达到扩张血管、疏通微循环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用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耦联的方法,对生淀粉糖化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优化后的培养基能使生淀粉糖化酶的活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几丁质室修复颞骨内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生物材料几丁质室桥接兔骨内面神经缺损24只(侧),硅胶室作为对照组24只(侧),术后1、3和5个月对再生神经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测试、组织学检查以及数字形态学分析。结果①术后3个月,近端神经纤维已通过几丁质室进入远端神经,术后5个月,新生神经更显成熟;②神经诱发电位显示再生神经传导功能恢复良好,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③再生神经均以有髓神经纤维为主,轴突发育良好,超微结构显示髓鞘板层明暗相间、结构清晰,轴浆细胞器丰富;④术后5个月,几丁质组再生神经纤维面积恢复率、轴突面积恢复率及轴突数目恢复率均达71%以上,与硅胶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几丁质室修复颞骨内面神经缺损可取得良好的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几种常用及新型充填材料密合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龚娟  范建玲  张红 《口腔医学》2001,21(1):9-10
目的 :为前牙及后牙充填选择合适的材料提供依据。方法 :将 75颗离体牙分为五组 ,分别充填银汞合金 ,银汞合金 +粘接剂 ,复合树脂 ,玻璃离子 ,DyractAP。所有离体牙均进行染料渗透试验 ,观察染料渗漏深度。结果 :单纯银汞合金充填渗漏率最大 ,与银汞合金 +粘接剂组渗漏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复合树脂、GC及DyractAP相比 ,DyractAP密合度最好 ,三者渗漏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对于后牙面充填 ,银汞合金粘接修复是首选方法。对于楔状缺损及根颈部缺损 ,以Dyract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菲立磁在MR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17例肝、脾、淋巴结病变患者进行常规MR检查和菲立磁增强扫描,观察、分析、增强前后T1WI、T2WI图像上肝、脾、淋巴结的信号变化及病灶数目,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菲立磁明显降低,肝、脾组织和含吞噬细胞的良性病变的信号强度,不影响未含吞噬细胞病灶的信号强度,同时具有早期缩短T1弛豫时间,不良反应少。结论:菲立磁在检测肝、脾局灶性病变中,敏感性高,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