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4篇
  免费   1043篇
  国内免费   27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481篇
内科学   372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123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51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680篇
  3篇
中国医学   2517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1.
目前我国的体医融合已探索出以医院为平台的医院健康指导中心模式、以健身场所为平台的体育俱乐部健康指导模式、以社区为平台的健康监测中心模式和以体医融合健康产业为平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等4种运行模式。但总体来说我国体医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优化体医融合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体医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研究表明,我国体医融合人才现行培养模式主要以在职培训为主,存在专门人才缺失严重、认证体系有待完善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实困境。同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体医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精心布局优化体医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引导完善体医融合舆论宣传体系,标准引领健全体医融合职业标准等优化路径,以期实现体医融合专门人才队伍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伤科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的骨伤科类中成药共149个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主治病症、所用剂型、各类方剂高频药物、核心药物组成,分析骨伤科中成药用药规律。结果:常用骨伤科中成药中治疗骨关节痹症的最多,其次为跌打损伤和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中成药;剂型以胶囊剂、片剂、丸剂为主;以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虚药为核心药物组合,各类方剂中三者比例偏重不同。结论: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新药研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干预后对Sorafenib获得性耐药人肝癌QGY7702细胞(QGY7702/Sora)增殖及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QGY7702/Sora细胞和QGY7702细胞,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Sorafenib对细胞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值),计算耐药指数RI;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耐药细胞的增殖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药物干预前后2种细胞中MRP、GST-π和Topo 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Sorafenib的IC50值分别为(7.993±0.522)μmol/L和(19.651±1.216)μmol/L,RI约为2.5。益气化瘀解毒方可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活性。2种细胞的MRP、GST-π、Topo Ⅱ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Sorafenib组可促进耐药细胞MRP 、GST-π基因的过表达(P<0.05),益气化瘀解毒方组可抑制GST-π基因的过表达(P<0.01),且联合Sorafenib可显著提高Topo Ⅱ基因的表达量(P<0.01)。结论 QGY7702/Sora细胞MRP、GST-π和Topo Ⅱ的表达水平与亲本细胞无显著差异。耐药细胞对Sorafenib敏感性降低与MRP、GST-π过表达相关,而益气化瘀解毒方拮抗Sorafenib耐药与抑制GST-π过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了解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7—12月的急诊处方2700张,对其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49.1%,药物应用形式以单用为主(占66.3%);给药途径以口服和静脉注射为主。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0.8%,分别在选药方案、给药方案、溶媒使用、联合应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我院急诊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风毒邪论是一种与传统中医中风病理有所不同的理论 ,在中风毒邪论指导下形成解毒通络方是较为理想的神经保护剂 ,可解决目前神经保护治疗的主要障碍 ,有望成为提高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Forty-eight consecutive applicants and 30 known clonidine-abusing methadone patients at three methadone treatment programs were surveyed regarding their use of clonidine. Two distinct patterns of clonidine use emerged. Of 22 applicants who took clonidine illicitly, 15 used it primarily to decrease opioid withdrawal, as well as for its sedating effect. Applicants mostly obtained it from physicians, used an average dose of 0.37 mg at a time, and about one third believed clonidine to be addictive. In contrast, clonidine-using patients took clonidine primarily for its psychoactive effects, includ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methadone, in addition to decreasing opioid withdrawal. Patients obtained clonidine frequently on the street and from family or friends, but less from physicians. The average reported dose for patients was 0.6 mg.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se patients felt clonidine was addictive. Our findings, when coupled with the risk inherent in clonidine overdose, suggest that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lonidine abuse among methadone patients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8.
白术茯苓汤及其配伍对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方剂治疗脾虚证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苦寒泻下法复制大鼠脾虚模型,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白术茯苓汤及其与补气药。行气药及除湿药的不同配伍对脾虚大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大鼠GAS、MTL降低(P<0.01),VIP升高(P<0.0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各治疗组以上部分或全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综合配伍组改善作用最优。结论:白术茯苓汤的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的紊乱的某些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综合配合组以上指标的改善,优于白术茯苓汤组及其余各配伍组,说明中医关于复方配伍的理论与实践,有其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临床应用大方的思路和方法。从辨证的模糊性、疾病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小方在临证应用中的困惑与不足等方面探讨临床应用大方的必要性,从合方而用、专方及体质辨证基础方等方面论述大方药势的处方学特点。  相似文献   
20.
Acupuncture is able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healing significantly when employed in cases of nerve paresi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analysis. The patient's constant condition of speech and swallowing impediment before treatment changed relatively fast after start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It is self evident that we took into account the primary disease (AIDS) and its problems. The simplicity of a complementary treatment with acupuncture according to the possible results should make us consider the use of acupuncture as an important way to treat paresis in the early subacute phase and if possible during clinical st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