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6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06篇
妇产科学   1048篇
基础医学   383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811篇
内科学   732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333篇
综合类   966篇
预防医学   841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428篇
  5篇
中国医学   247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1篇
  1976年   8篇
  1969年   5篇
  196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4 hour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a representativegroup of people born in 1897. Out of 73 people included in thestudy, 22 were without known heart disease, 15 had definiteischaemic heart disease (IHD) and 36 symptoms of possible cardiacorigin. An R-R interval in excess of 2000 ms was seen in only3 subjects and Wenckebach A-V block in only one. One subjectwithout a history of syncope had a nocturnal episode of completeA-V block with an escape interval of 8000 ms. The most strikingdifference between healthy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IHD wasthe higher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more than 1000 ventricularpremature beats (VPBs) per 24 hour and ventricular coupletscompared with the number of healthy subjects with such findings.At follow-up two years later 11% had died, with the highest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IHD (33%), and out of 8 patientswith IHD who had more than 1000 VPBs per 24 hour, 4 (50%) haddied compared with only one (14%) of those with less than 1000VPBs. Our results seem to indicate that more than 1000 VPBsper 24 hour is a very unusual finding in healthy 85 year oldindividuals. When it occurs in very old people, it is usuallyin connection with IHD, and in this setting it signifies a poorprognosis.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胎龄<34周早产儿不同断脐方式下血红蛋白、胆红素及相关并发症差异,为早产分娩行挤压脐带断脐法(UCM)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经阴道分娩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根据断脐方式分为UCM组(n=59)和立即断脐(ICC)组(n=56),比较两组早产儿娩出后血红蛋白变化趋势和输血量、住院期间经皮胆红素值及光疗时间以及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结果 UCM组出生后1 h内、出生后1周左右和出院前血红蛋白显著高于ICC组(t=2.246、2.123、1.886,P<0.05),住院期间ICC组早产儿输血次数及每人次输血量显著多于UCM组(χ2=2.145,t=2.160,P<0.05)。两组经皮胆红素达峰时间均为3~6 d,UCM组经皮胆红素值显著高于ICC组(t=2.231、2.654、2.686、2.038,P<0.05),两组光疗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住院期间发生颅内出血、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常断脐相比,挤压脐带可增加胎龄<34周早产儿的血容量和血红蛋白量,减少住院期间输血次数及输血量,且不增加患儿病理性黄疸和并发症的风险,可作为胎龄<34周早产儿首选的断脐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动物模型的造模特点,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制备的规范化提供参考,为该病发病机制及诊疗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基础。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及PubMed数据库获取近十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动物实验文献,归纳实验动物种类、造模方式、给药剂量、给药方案、成模标准及检测指标,应用Excel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应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运用Cytoscape 3.6.1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升级。结果:共纳入文献281篇,建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多选用SD大鼠或BALB/c小鼠,造模方式多选用医源性诱导,造模药物以环磷酰胺为主,成模标准多选用动情周期紊乱,检测指标多选用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及动情周期以从多方面综合评价模型。结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动物实验多选用SD大鼠,以环磷酰胺首次腹腔注射给药50 mg·kg-1,第2天起以8 mg·kg-1·d-1维持14 d诱导造模,具有简便易行、成模率高且符合疾病发生过程等优点,可为该病基础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first-week nutrition intake on neonatal growth in moderate preterm (MP) infants. Data on neonatal morbidity and nutrition intake on day of life 7 (DoL7) were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from 735 MP infants (320/7–346/7 weeks gestational age (GA)). Multivariable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ssess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EUGR) defined as a decrease of more than 1 standard deviation (SD) in the weight z-scor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Mean (SD) gestational age and birth weight were 33.2 (0.8) weeks and 2005 (369) g. The mean change in the weight z-scor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as −0.64 SD. A total of 138 infants (18.8%) had EUGR. Compared to adequate growth infants, EUGR infants received 15% and 35% lower total energy and protein intake respectively (p < 0.001) at DoL7. At DoL7, each increase of 10 kcal/kg/d and 1 g/kg/d of protein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odds of EUGR with an odds ratio of 0.73 (95% CI, 0.66–0.82; p < 0.001) and 0.54 (0.44–0.67; p < 0.001), respectively. Insufficient energy and protein intakes on DoL7 negatively affected neonatal growth of MP infants. Nutritional support should be optimized from birth onwards to improve neonatal weight growth.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的92例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HFOV组(n=48,采取NHFOV治疗)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n=44,采取NCPAP治疗)。对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疗效,呼吸支持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死亡率,采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徐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XZXY-LJ-20170328-006),并且与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一般临床资料比较: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性别、出生胎龄与体重及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入院日龄及分娩前24 h母亲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组间比较:NHFOV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45.8±6.5) mmHg(1 mmHg=0.133 kPa)及(40.8±4.7) mmHg,均显著低于NCPAP组的(49.3±5.7) mmHg及(44.2±5.2) mmHg;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吸入氧浓度分数(FiO2)比值(P/F)分别为(198.8±30.5) mmHg及(215.1±32.1) mmHg,均显著高于NCPAP组的(176.4±28.1) mmHg及(190.0±29.7) mmHg,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9、3.301、3.663、3.881,P=0.003、<0.001、<0.001、<0.001)。③2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均为:无创通气治疗后24 h的pH值及治疗后1、24 h的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而且治疗后24 h的P/F值高于治疗后1 h,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无创通气疗效比较:NHFOV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后,肺表面活性剂(PS)使用率及有创机械通气率(22.9%、6.3%),均显著低于NCPAP组(45.5%、20.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19、4.084,P=0.022、0.043)。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时间、柠檬酸咖啡因使用率、频繁呼吸暂停发生率及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鼻损伤、肺气漏、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Ⅲ~Ⅳ级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Ⅱ期)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以及患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NCPAP比较,NHFOV用于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能改善氧合、减少二氧化碳(CO2)潴留、减少有创机械通气及PS使用,同时不增加呼吸支持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早期被动操结合主动运动训练对早产/低体重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为其在早产/低体重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中的促进作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 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金安区妇幼保健院高危儿门诊建档的218名早产/低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长是否按照要求坚持对早产/低体重儿进行早期(校正6月龄前)被动操及主动运动训练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不同进行分组,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比较各组校正6月龄、12月龄时体格发育及Gesell评分情况。结果 早期被动操及主动运动训练频率越高及持续时间越长,早产/低体重儿在校正6月龄与12月龄时其体格测量值及智能发育商数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频率≤1 d/周组相比,除校正6月龄头围外,训练频率2~3 d/周组及≥4 d/周组的早产/低体重儿在校正6月龄及12月龄时体重、身长和头围测量值及适应能力、大运动、精细动作能区发育商数更高(P<0.05);与持续时间0~2个月组相比,持续时间5~6个月组的早产/低体重儿在校正6月龄及12月龄时体重、身长及适应能力、精细动作、社交行为等能区发育商数更高(P<0.05)。结论 家长坚持给予早产/低体重儿做被动操及主动运动训练对其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评估不同剂量维生素D补充对胎龄≤34周早产儿出院时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为早产儿生后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博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出生的胎龄≤34周早产儿67例,在完全肠内喂养后开始口服维生素D,并随机分为维生素D低剂量组(n=32)和高剂量组(n=35),比较两组患儿出院时25(OH)D水平、维生素D缺乏/不足的比例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出生时脐带血25(OH)D水平、维生素D缺乏/不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高剂量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维生素D缺乏/不足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t=2.872、χ2=4.189,P<0.05),但高剂量组出院时维生素D缺乏/不足发生率仍为28.6%。结论 对于胎龄≤34周的早产儿,给予补充维生素D 800 U/d可明显改善患儿出院时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情况,但对于胎龄更小、出生体重更低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极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接受治疗的208例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BPD,将其分为BPD组(n=153)和非BPD组(n=55);再根据BPD严重程度分度,将BPD组极早产儿分为Ⅰ度BPD亚组(n=31)、Ⅱ度BPD亚组(n=17)及Ⅲ度BPD亚组(n=7)。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学比较BPD组与非BPD组,以及3个BPD亚组极早产儿出生与治疗情况、生后14 d内液体摄入量等。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极早产儿发生BPD及BPD极早产儿发生Ⅲ度BPD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QYFYWZLL26841),并且与所有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BPD组极早产儿出生胎龄、体重、头围及身长,以及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小于、轻于、短于、低于非BPD组;而孕母产前激素使用率,极早产儿出生窒息率、肺表面活性剂(PS)使用率及早发型败血症(EOS)发生率,以及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均高于、长于非BPD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PD组极早产儿生后第2、4、5、7、11、12天的总液体摄入量,以及生后第6、8~14天肠外液体静脉输注量,均多于非BPD组;生后第1~14天肠内液体摄入量,则均少于非BPD组,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极早产儿生后1 min Apgar评分低(OR=1.866,95%CI:1.063~3.274,P=0.030),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长(OR=1.834,95%CI:1.158~2.905,P=0.010),无创机械通气时间长(OR=1.163,95%CI:1.067~1.267,P=0.001),发生EOS(OR=0.071,95%CI:0.011~0.465,P=0.006)是极早产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后第3、4、5天肠内液体摄入量多(OR=0.671、0.708、0.746,95%CI:0.483~0.932、0.511~0.846、0.583~0.955,P=0.017、0.004、0.020),是极早产儿发生BPD的独立保护因素。④3个BPD亚组极早产儿出生胎龄、孕母产前激素使用率、出生窒息率、EOS发生率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生后第1、2、4、5、6天总液体摄入量及肠外液体静脉输注量,以及生后第1天肠内液体摄入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是,这16项因素均不是BPD极早产儿发生Ⅲ度BPD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极早产儿发生BPD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减少出生窒息及EOS发生率,优化呼吸支持策略,增加生后第3~5天肠内液体摄入量,有望降低极早产儿B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59.
为了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疗效 ,观察组 68例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 ,对照组 60例用利凡诺引产 ,观察两组从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时间 .结果 :观察组从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时间孕 2 0周前及孕 2 0周后分别是 ( 6 5± 0 5 2 )h和 ( 7 6± 0 4 8)h均比利凡诺组的 ( 13 2± 2 4 )h和 ( 11 1± 0 3 )h明显缩短 (P <0 0 5 ) ;而且孕 2 0周后观察组胎盘胎膜完全排出率 ( 3 8 8% )明显高于对照组 ( 2 0 % ) (P <0 0 5 ) .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具有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无严重副作用的优点 ,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 .  相似文献   
60.
羊水葡萄糖及白介素-6在胎膜早破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羊水中葡萄及白介素-6(IL-6)含量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1994-1999年70例无妊娠并发症的胎膜早破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腹行羊膜腔内穿刺,抽取羊水,用葡萄糖氧化酶方法测定水中葡萄糖,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IL-6含量。结果 胎膜早破并宫内感染者,羊水葡萄糖含量明显下降,IL-6含量则明显增高,当羊水葡萄糖含量≤0.55mmol/L,IL-6含量≥315ng/L时,预测宫内感染的敏感性100%,特异性>80.00%。结论 胎膜早破患者,测定羊水葡萄糖及IL-6含量,能早期快速预测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