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916篇
  免费   25431篇
  国内免费   12434篇
耳鼻咽喉   4009篇
儿科学   11889篇
妇产科学   5223篇
基础医学   35172篇
口腔科学   7534篇
临床医学   46047篇
内科学   69718篇
皮肤病学   5960篇
神经病学   18928篇
特种医学   176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8篇
外科学   47852篇
综合类   44688篇
现状与发展   67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6692篇
眼科学   6838篇
药学   37179篇
  166篇
中国医学   16417篇
肿瘤学   29644篇
  2024年   524篇
  2023年   4560篇
  2022年   8005篇
  2021年   17537篇
  2020年   11940篇
  2019年   16901篇
  2018年   11673篇
  2017年   11283篇
  2016年   13691篇
  2015年   16559篇
  2014年   29273篇
  2013年   29818篇
  2012年   28722篇
  2011年   26597篇
  2010年   23498篇
  2009年   22403篇
  2008年   20822篇
  2007年   21367篇
  2006年   18410篇
  2005年   14003篇
  2004年   9435篇
  2003年   8360篇
  2002年   6836篇
  2001年   5885篇
  2000年   5011篇
  1999年   3792篇
  1998年   3840篇
  1997年   3486篇
  1996年   2923篇
  1995年   2888篇
  1994年   2574篇
  1993年   2025篇
  1992年   2029篇
  1991年   1836篇
  1990年   1727篇
  1989年   1623篇
  1988年   1522篇
  1987年   1312篇
  1986年   1067篇
  1985年   2159篇
  1984年   2180篇
  1983年   1574篇
  1982年   1658篇
  1981年   1622篇
  1980年   1367篇
  1979年   1184篇
  1978年   901篇
  1977年   845篇
  1976年   743篇
  1974年   48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 比较急性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和陈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36例,分为急性脑梗死组57例,TIA组22例,陈旧脑梗死组57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血压、血常规、血脂、血糖检查.依据ELISA法进行血MMP-9测定.结果 MMP-9水平分别为急性脑梗死患者(444.13±418.46)ng/ml,TIA患者(374.36±278.31)ng/ml,陈旧脑梗死患者(231.11±367.43)ng/ml.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血MMP-9水平明显高于陈旧脑梗死患者(P<0.05).MMP-9水平与血白细胞水平(r=0.192,P=0.025)、低密度脂蛋白(r=0.261,P=0.002)、收缩压(r=0.232,P=0.006)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219,P=0.011)和血糖(r=-0.254,P=0.003)呈负相关.MMP-9与收缩压(β=0.259,P=0.001)、血白细胞(β=0.209,P=0.008)、低密度脂蛋白(β=0.586,P=0.000)、胆固醇(β=-0.458,P=0.007)和血糖(β=-0.200,P=0.014)具有线性关系.结论 MMP-9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及TIA时升高,收缩压、血白细胞和低密度脂蛋白均可能为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2.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章勇  杨华 《疑难病杂志》2004,3(3):147-148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措施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防。方法 将 13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 ,A组采用纳络酮、低分子肝素、高压氧治疗 ;B组采用胞二磷胆碱、醒脑注射液、高压氧治疗 ;C组采用胞二磷胆碱、醒脑注射液治疗。结果 A组昏迷时间与B、C组对比 ,B组与C组对比 ,明显缩短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本组 130例患者中 ,共发生迟发性脑病15例 ,发生率为 11.5 % ,迟发性脑病发生率A组与B、C组对比 ,B组与C组对比 ,明显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选择有效的药物 ,及早应用高压氧和充足的疗程是迟发性脑病临床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3.
黄芪、小柴胡冲剂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开春 《河北医学》2002,8(8):704-705
目的观察黄芪、小柴胡冲剂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应用黄芪注射液、小柴胡冲剂和辅酶Q10;对照组(30例)用GIK极化液、辅酶Q10和维生素C,两组患者无禁忌证者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86.6%,高于对照组的43.3%和63.3%(p<0.05).结论黄芪、小柴胡冲剂联合辅酶Q10对VMC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药物的序贯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分成去纤酶、奥扎格雷钠、盐酸丁格地尔序贯治疗组和使用肠溶阿斯匹林、复方丹参针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作神经功能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评价及脑循环血流变化的测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6.1%,有效率8.7%,总有效率84.8%,对照组显效率23.5%,有效率14.7%,总有效率38.2%(P<0.05)。结论:药物序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比常规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5.
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6 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 ,一组用灯盏花素注射液 10ml(5 0mg)静滴 ,每日一次 ,每两周为一疗程 ;另一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滴 ,所获数据经方差分析 ,求P值用t检验。结果 灯盏花素注射液 ,临床总有效率为 87.2 %,心电图改善率为 6 5 .1%;丹参组分别为 :6 4 .1%,4 4 .9%,两组疗效比较 ,P均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灯盏花素可以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灯盏花素组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 ,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较复方丹参组为优。  相似文献   
996.
抗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抗-戊型肝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并将其用于分析戊型肝炎病毒不同毒株结构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采用来自墨西哥株(Mexicanstrain)的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p166Mex)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并将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戊型肝炎病毒缅甸株(Burmastrain)和美国株(USAstrain)的重组蛋白(p166Bur、p166US)进行交叉反应测定。结果:最终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p166Mex的杂交瘤细胞株,即D8G10、E5E12、D4A3、B7E6。其中D8G10,E5E12和B7E6细胞株的培养上清液,还能分别与p166Bur和p166US重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结论:利用已获得的抗-p166Mex单克隆抗体,初步确定3种不同的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p166Bur、p166US、p166Mex)含有一种共同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997.
关于发展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目前中风治疗的概况,介绍国外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在中风病人急救和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和SU的特色、优势及临床实践模式,分析了我国发挥中医优势、建立中西医结合SU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8.
湖南省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湖南省乙肝病毒 (HBV)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湖南省HBVDNA阳性慢性乙肝病人共 185例 ,其中病毒携带者 (ASC) 4 2例 ,慢性轻、中度肝炎 (CH) 38例 ,重型肝炎 (FHF) 80例 (伴有肝硬化者 4 9例 ) ,肝细胞癌 (HCC) 2 5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基因型B136例 (73.5 % ) ,基因型C 4 9例 (2 6 .5 % )。基因型B在FHF中占绝对优势 (83.7% ) ,其次为HCC(76 % ) ,与ASC(5 7.1%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与基因型B相比 ,基因型C在垂直传播感染者中多见 (38.8%与 13.2 % ,P <0 .0 0 1) ;HBeAg阳性率明显增高 (5 7.1%与 30 .9% ,P <0 .0 0 1) ;抗HBe阳性率明显下降 (36 .9%与 6 6 .2 % ,P <0 .0 0 1)。与基因型C相比 ,基因型B感染者ALT水平明显增高 (2 6 4 .5± 2 5 6 .5与 10 0± 12 0 .6 ,P <0 .0 0 1)。结论 :湖南省存在乙肝病毒基因型B和基因型C ;基因型B为优势基因型并与肝脏疾病活动性相关 ,基因型C与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皮肤T细胞淋巴瘤 (CTCL)患者中是否存在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 (HTLV Ⅰ )的感染。方法 检测CTCL患者血清中的HTLV Ⅰ抗体以及患者外周血细胞和活检标本中的前病毒DNA。结果 PCR法检测CTCL患者外周血样 5 7例 ,其中HTLV Ⅰ前病毒DNA阳性患者 6例 ;ELISA法检测CTCL患者 5 4例 ,其中 1例为可疑阳性 ;Western印迹法检测CTCL患者 18例 ,其中HTLV Ⅰ抗体阳性者 4例 ,此 4例患者前病毒DNAPCR结果也为阳性。结论 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存在HTLV Ⅰ病毒感染 ,CTCL与HTLV Ⅰ有一定的关系。HTLV Ⅰ病毒感染可能是CTCL发病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The value of inversion-recovery (IR) seque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prostatic carcinoma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ing was studied. Twenty-six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were imaged at 1.5 T with an endorectal surface coil and with a variety of IR sequences and a set of spin-echo (SE) sequences for comparison. Ex vivo prostate specimens were imaged again at the same field strength. The two images were correlated with histologic sections. Cancer was identified with MR imaging in 96% of patients. Of the tumors more than 4 mm in diameter, 87% were identified on T2-weighted SE images, whereas only 26% were identified on IR images. However, IR images may be more useful in local staging of carcinoma. Gross capsular infiltration was present in only two patients; however, it was detectable (and excluded in five other patients) by means of IR images. It was not detectable on SE images. The high quality of images obtained with the endorectal coil was confirmed.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addition of the IR sequence to MR imaging with the endorectal coil may improve the usefulness of this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