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77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5篇
  6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0例自愿终止妊娠的初孕妇女随机分为4组,观察各组镇静镇痛效果,宫颈软化效果,扩张宫颈的时间,子宫收缩情况,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人工流产术近期并发症。结果:A组、C组(地佐辛镇痛组)镇痛效果满意;B组、D组(芬太尼镇痛组)镇痛效果欠佳,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地佐辛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A组、B组(米非司酮软化宫颈组)总有效率达100%,充分软化率与C组、D组(空白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但人工流产近期并发症的观察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镇痛效果优良,宫颈软化率高,扩张宫颈快捷安全,未见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邢庭阔 《四川医学》2009,30(8):1274-1275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迭那唑治疗保守性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经开腹腔镜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患者87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46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1次/d;达那唑组41例,服用达那唑200mg,2次/d,疗程6个月,定期随访。比较应用来非司酮及达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米非司酮组痛经、非经期下腹痛、性交痛、盆腔触痛、后陷凹结节、子宫活动受限的改善率与达那唑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米非司酮组阴道异常出血、体重增加、转氨酶升高及皮肤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达那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达那唑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较达那唑明显减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10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3 d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3d给予妈富隆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3项血清性激素浓度,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激素(estradiol,E2);记录两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病理检查观察子宫内膜病理改变,观察不良反应;随访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SH、LH、E2浓度下降,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为(4.04±0.41)mm,对照组为(6.69±0.78)mm,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为正常子宫内膜,而对照组有11例病理检查结果仍为简单型增生过长,2组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能够抑制血清FSH的释放,使内源性E2和LH下降,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的逆转耐药作用.方法 以亲本乳腺癌细胞MCF-7和耐多柔比星(阿霉素)乳腺癌细胞MCF-7/ADR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MIF进行干预后,流式细胞仪检测MIF作用前后瘤细胞P-gp的表达、细胞内阿霉素蓄积量的变化以及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 (1)10 μmol/L MIF作用72小时后,MCF-7/ADR细胞P-gp表达率[(23.21±1.80)%]明显高于MCF-7细胞[(19.37±2.37)%,P<0.05].(2)5 μmol/L ADR处理后,MCF-7/ADR细胞内ADR蓄积量为(47.13±4.11)%,低于MCF-7细胞[(60.24±2.61)%,P<0.05].(3) 10 μmol/L MIF联合5 μmol/L ADR处理细胞,MCF-7/ADR和MCF-7细胞内ADR的蓄积量分别为(82.72±2.42)%及(88.63±2.75)% (P >0.05);但均较单用ADR时升高(均P<0.01).(4) MIF作用前,MCF-7/ADR细胞G0/G1期比例[(77.21±3.10)%]高于MCF-7细胞G0/G1期比例[(59.05±2.16)%,P<0.05];MCF-7/ADR细胞S期比例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经10 μmol/L MIF作用后,MCF-7细胞G0/G1期比例(75.28±2.53)%较MIF作用前明显升高(P<0.05);S期比例则较MIF作用前显著降低(P<0.05);MCF-7/ADR细胞G0/G1期比例和S期比例分别为(80.13±2.72)%及(13.52±1.03)%,与MIF作用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瘤细胞的G2/M期比例与MIF作用无关(P>0.05).结论 (1)MIF可以逆转MCF-7/ADR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细胞P-gp含量、增加细胞内ADR蓄积量有关.(2) 10 μmol/L浓度的MIF对MCF-7/ADR细胞周期分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在腹腔镜手术后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剂6.25mg,1次/d,连服6个月;对照组则单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不服用米非司酮。对比两组的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39.1%,累计复发率34.8%,妊娠率23.50%;研究组有效率71.7%,复发率13.0%,妊娠率31.3%。两组在有效率方面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累计复发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17.4%,症状较轻,继续服药后均逐渐缓解。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和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引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两种方法引产共380例,比较胎儿胎盘排出时间、清宫率、阴道出血量。结果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胎儿胎盘娩出的平均时间48-50h,清宫率为45.8%,阴道流血量150-400ml之间;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引产胎儿胎盘娩出的平均时间36-38h,清宫率为123%,阴道流血量均在150ml以内。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引产效果优于单用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后,绒毛和蜕膜内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情况。方法宫内早孕要求终止妊娠且孕龄〈49d的妇女,分为药物完全流产组(n=15)、药物不全流产组(n=15)和对照组(手术流产组,n=15)。两药物流产组取服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第3天排出的绒毛和蜕膜组织,对照组取负压吸引出的绒毛和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绒毛和蜕膜组织中FN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绒毛和蜕膜F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两药物流产组(P〈0.017);其中,不完全流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F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完全流产组(P〈0.017)。结论米非司酮可通过降低早孕妇女绒毛和蜕膜中FN的表达,改变胚胎宫内发育的内环境,在细胞外基质水平发挥抗早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妇科止血灵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检索并选取1989—2020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妇科止血灵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研究,采用Revman 5.1软件统计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  相似文献   
79.
黄颖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25-2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配伍用于临床中孕引产的疗效。方法:妊娠在14-26周,并自愿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及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对照组给安慰剂口服,然后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结果:两组中均无第二次注药情况。两组宫腔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及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配伍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明显缩短了产程,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是较为理想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米非司酮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评价。方法对60例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10mg/d,测定治疗前后血P、LH、E2、FSH的平均水平并进行比较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下降(P<0.01)。结果在服药的过程中患者的闭经、贫血等症状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其围绝经期也均都提前的过渡到自然绝经期。结论将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疗效确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