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0篇
  免费   672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26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229篇
口腔科学   210篇
临床医学   1051篇
内科学   111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32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04篇
综合类   1120篇
预防医学   26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93篇
  9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4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治疗中的脑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治疗意义。方法对1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全部应用了脑保护装置(滤网型)。结果14例患者成功地释放了18枚自膨式支架。其中2例发生微栓子脱落轻度卒中,治疗1~3d完全恢复,颈动脉狭窄6例出现短暂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随访期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梗死。结论在支架治疗中,脑保护装置的应用可减少治疗中的神经并发症,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2.
机械性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附1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用钨丝机械性可脱性弹簧圈系统和弹簧圈(MDS-N和Spiral)栓塞18例颅内动脉瘤的经验和体会。材料与方法:1995年3月至1996年3月用MDS-N和Spiral栓塞18例21个颅内动脉瘤。男、女各9例;年龄32~62岁,平均46.5岁。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头痛2例。结果:16个动脉瘤栓塞成功,100%闭塞9个,95%~98%闭塞5个,80%闭塞2个。5个未成功(1个因术中出血需急诊手术,2个超选择插管不成功,2个因瘤颈宽弹簧圈不能存留)。并发症有术中出血1例,弹簧圈游走1例,眼动脉巨大动脉瘤栓塞后出现占位症状而失明1例(经手术夹闭动脉瘤视力无恢复),无其他永久后遗症。结论:MDS-N和Spiral可有效地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但有多种因素可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被覆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恶性狭窄 ,并行术后放射治疗 ,以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方法 晚期食管癌恶性食管狭窄 18例 ,狭窄直径均在 2 .5mm以下 ,其中 3例呈梗阻状 ,4例合并有食管瘘 ,1例出现肝部转移。经口置入镍钛合金被覆支架 2 0枚 ,于 2周后行外照射 ,肿瘤试剂照射剂量 (DT) :6 0~ 70Gy。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支架置入 ,患者进普食顺利 ,疗效满意。 2周后均顺利接受放射治疗 ,未出现并发症。经随访复查 ,支架未发生移位及出现再狭窄改变 ,食管通畅 ,患者进食顺利 ,生存期延长 ,平均 11个月。结论 被覆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恶性食管狭窄及术后结合放疗 ,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 ,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是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4.
55.
56.
对126列原发性肝癌与37例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均进行了B超、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DSA显示原发性肝癌多数血供丰富,而转移性肝癌以少血供者为主;CT显示小病灶的敏感性稍差,病灶的密度和均匀性与血供多少有一定关系,但特异性不高,而病灶的增强次应与血供关系密切,多血供者中95%有显示的增强效应,少血供者仅占4.7%;B超所示病灶的回声高低与血供亦有一定关系,但特异性稍差。结果表明,D  相似文献   
57.
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口服碘水造影及CT表现;透视下,置入蘑菇状覆膜内支架封堵瘘口。结果:6例口服碘水造影显示对比剂均经吻合口溢入胸腔;6例螺旋CT检查,其中5例显示吻合口与胸腔相通,1例瘘口小而未显示。全部病例顺利置入内支架,既完全封堵了瘘口,又解决了进食问题。结论:根据口服碘水造影和螺旋CT征象可以诊断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置入蘑菇状覆膜内支架封堵瘘口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明显,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8.
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合并血液灌流方法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12只实验用犬 ,对照组 4只 ,进行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 ;实验组 8只 ,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阿霉素 ,分别检测肝静脉及外周血液中的血药浓度。结果 实验组介入操作全部成功 ,1例死于血液灌流的血路管漏气 ,平均操作时间 ( 132 .3± 15 .3)min。血药浓度测定显示 ,对照组肝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浓度峰值分别为 ( 370 9.676± 385 .72 3)ng/ml、( 15 76.14 0± 2 2 6.933)ng/ml;实验组为( 465 3.42 0± 430 .2 0 4)ng/ml、( 433.612± 40 .5 0 1)ng/ml。统计学处理 ,两组相差非常显著。结论 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是一种可行的技术 ,具有简单、创伤小、可保护正常肝脏、便于重复治疗的优点。与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相比 ,不仅可以增加局部血药浓度 ,更可以降低外周的血药浓度 ,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