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58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303篇
中国医学   918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Linguistic categories have been shown to influence perceptual discrimination, to do so preferentially in the right visual field, to fail to do so when competing demands are made on verbal memory, and to vary with the color-term boundarie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However, because there are strong commonalities across languages in the placement of color-term boundaries, the question remains open whether observed categorical perception for color can be entirely a result of learned categories or may rely to some degree on innate ones. We show here that lateralized color categorical perception can be entirely the result of learned categories. In a visual search task, reaction times to targets were faster in the right than the left visual field when the target and distractor colors, initially sharing the same linguistic term (e.g., “blue”), became between-category colors after training (i.e., when two different shades of blue had each acquired a new name). A control group, whose conditions exactly matched thos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xcept that no new categories were introduced, did not show this effect, establishing that the effect was not dependent on increased familiarity with either the color stimuli or the task. The present results show beyond question that lateralized categorical perception of color can reflect strictly learned color categories, even artificially learned categories that violate both universal tendencies in color naming and the categorization pattern of the language of the subject.  相似文献   
92.
低空遥感技术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当前中药研究的重要领域,方法学研究是其中的关键,作者对低空遥感技术体系、设备、影像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
成瑞  王玉华  杨树青 《中国药房》2008,(36):2832-2833
目的:建立蒙药材酸梨的质量标准。方法:对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TLC)、水分、总灰分、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酸梨的性状、显微特征、TLC特征性强,可作为该药材定性鉴别的依据。不同产地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重金属含量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酸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野马追提取液对大、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大鼠和小鼠各60只分别随机分为大、小鼠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野马追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小鼠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30d后腹腔注射75%蛋黄乳,大鼠各组喂高脂饲料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30d。各组均于末次给药后采血,测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含量。结果野马追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LDL-C水平,并明显升高HDL-C水平。结论野马追对实验性大、小鼠高脂血症有明显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黄芪配伍当归(QG)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心肺血管内皮和肝窦内皮细胞CD54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饥饿 游泳制造"气虚血瘀"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5d后测定心肺血管内皮和肝窦内皮细胞CD54的表达。结果:气虚血瘀模型大鼠心肺血管内皮和肝窦内皮细胞CD54的表达明显增高,QG能显著降低其过度表达。结论:QG益气活血作用与降低心肺血管内皮和肝窦内皮细胞CD54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6.
植物药-化疗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海燕  李焕德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8):1450-1453
很多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的同时都会使用一些植物药。化疗药物的治疗窗都比较窄,因此有可能发生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植物药诱导药物代谢酶和ATP结合的盒式膜转运蛋白是它们发生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组成型雄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维生素D结合受体(vitamin D-binding receptor,VDR)在代谢酶和药物转运蛋白的诱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主要就植物药-化疗药物在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作一简单综述,主要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vi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石蜡块标本中OPN和MMP-3的表达,其中恶性34例,交界性10例,良性10例;并将OPN、MMP-3在卵巢恶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①OPN、MMP-3在卵巢良性、交界性和恶性浆液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5,P〈0.01);②OPN、MMP-3在卵巢恶性浆液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组织学2、3级高于1级(P〈0.05);手术分期:晚期(Ⅲ-Ⅳ期)高于早期(I-Ⅱ期)(P〈0.05);而在其他临床病理的分组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OPN与MMP-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729,P〈0.01)。结论:OPN、MMP-3与卵巢恶性浆液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可能共同促进了、卵巢恶性浆液性肿瘤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98.
妊娠期常用中药遗传安全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中医妇科妊娠期安全用药理论的基础上,对近十年来妊娠期常用中药的遗传安全性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1)中医历来重视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自古即有妊娠禁忌药的记载;(2)遗传安全性试验的技术、方法日趋成熟;(3)目前中药的安全性研究已逐渐展开,在妊娠期常用方药中,单味药研究较少;复方几乎空白;(4)中药遗传安全性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尚未统一,安全性评价也无公认标准,构建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安全性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妊娠期广泛使用的方药遗传安全性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祛风湿中药镇痛抗炎的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祛风湿中药的药性理论。方法:采用药理学研究手段研究20味祛风湿中药的镇痛抗炎的药性理论。结果:4类祛风湿中药都有镇痛作用,相比较,其中舒筋活络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镇痛作用较强。祛风湿止痹痛药和辛温(热)合归脾胃经药(温经强肢肌药)镇痛作用相对较弱,然而在抗急性渗出性炎症方面,这两类药作用更强,祛风湿强筋骨药相对最弱。20味药中只有续断1味抗急性渗出性炎症作用强度等级之和为3个 ,没有达标,即其抗急性渗出性炎症的作用价值不大。5味祛风湿止痹痛药和5味祛风湿强筋骨药抗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强度全部达标,都在 以上,而在5味温经强肢肌药中却有半夏、砂仁、厚朴3味未能达标。在抗滤纸肉芽肿中,5味祛风湿强筋骨药的作用强度全部为 ,温经强肢肌药也有较强的抗肉芽肿作用。结论:镇痛抗急性渗出性炎症是这4类祛风湿中药的共同药效谱。抗佐剂性关节炎可能是祛风湿止痹痛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的共同药效之一。抗肉芽肿可能是祛风湿止痹痛药、祛风湿强筋骨药和温经强肢肌药的共同药效之一。所以辛温(热)合归脾胃经药也是可以作为温经强肢肌药融入到祛风湿类药物中,此类药的祛风湿共同药效谱包括镇痛、抗急性渗出性炎症和抗肉芽肿。舒筋活络药的祛风湿共同药效谱包括镇痛、抗急性渗出性炎症和抗佐剂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00.
胡金山  涂家生  沈雁  颜贞 《药学进展》2008,32(5):207-211
分类综述近年来有关利用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促进西药吸收和提高血药浓度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某些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提高吸收性上皮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外排蛋白和代谢酶,增加西药的体内吸收和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