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张仲景十分重视疾病的诊断,因此《伤寒论》的诊治体系非常完备,完全是围绕伤寒病的诊治展开,书中所记载的疾病以及病理状态完全可以用现代医学的理论解释,不能一味强调辨证论治。当然有时候辨病论治更客观、更准确、更容易操作,只有建立在疾病诊断上的辨证论治,才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准确的应用经方。  相似文献   
102.
甘草不定根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甘草不同外植体与外源性激素诱导不定根能力,为甘草不定根培养做基础研究。[方法]切取乌拉尔甘草无菌实生苗的根、叶、带芽茎段接种到含有不同外源性激素的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中,考察不同外植体诱导生根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定根增殖尝试。[结果]不同外植体以及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外源性生长素对不定根诱导能力不同。根和叶诱导不定根效果好于带芽茎段;萘乙酸(NAA)较吲哚丁酸(IBA)更有利于不定根的诱导,6-苄氨基嘌呤(BA)则抑制不定根的诱导;不同类型的外植体诱导生根的生长素(NAA)适宜浓度存在差异,其中根段在0.2~1 mg/L,真叶在3~5 mg/L,带芽茎段在1~3 mg/L诱导效果较好。[结论]甘草不同外植体在含有外源性生长素的培养基中均可以诱导生根,但细胞分裂素强烈的抑制生根;根段和真叶作为外植体是甘草不定根诱导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3.
浅谈四时感冒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感冒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病机总由肺卫首先受邪,故其初起的治法,虽不离宣肺解表的原则,然因四时气候不同,所犯六淫之邪各异,因而脉证表现亦各有差异,故在具体的治法方药上有必要按照四时季节的变化进行论治,从而体现中医辨证施治以及治病因时、因地、因人用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4.
宋素花 《山东中医杂志》2012,(8):541-543,593
从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角度探讨清营解表法与温病传统辨治体系的关系。认为运用复杂性辨证思维,结合当今环境、体质的时代特征,动态把握外感病之传变规律而提出的"营热体质外感"及"清营解表法"理论,是对温病传统理论、治法和药物运用原则的突破和创新,丰富了当今外感病的辨证论治内容。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外感发热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抗炎抗病毒等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和冰力降温贴的辅助治疗,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后0.5、1、1.5小时体温变化及降温幅度,并观察2组用药后24、48、72小时的退热疗效。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71.67%,对照组46.67%,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用药1.5小时后治疗组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2组体温下降幅度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快,体温不宜复升,经济、方便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6.
107.
过敏性鼻炎属于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其病因病机复杂难辨.湿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不仅影响鼻的生理功能,又内伤五脏六腑,易致过敏性鼻炎发作.文章从湿邪与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进行探讨,认为无论外湿或内湿皆可引发过敏性鼻炎.其旨在充实中医湿邪致病理论的同时,亦为临床防治过敏性鼻炎提供一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外源性吲哚及γ-干扰素对国内沙眼衣原体优势株E-UW-5/Cx型标准株及临床株生长的影响,并与国外优势株D-UW-5/Cx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用DMEM-10、DMEM-10加5ng/mL重组人γ-干扰素和DMEM-10加5ng/mL重组人γ-干扰素及50μmol外源性吲哚三种细胞培养液培养沙眼衣原体至48h,甲醇固定后计数包涵体,观察γ-干扰素及外源性吲哚对E型、D型沙眼衣原体标准株及临床株生长的影响。结果 DMEM-10+IFN组衣原体包涵体计数明显低于DMEM-10组和DMEM-10+IFN+I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EM-10组和DMEM-10+IFN+IND组包涵体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型标准株、临床株与D型标准株、临床株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FN-γ作用下,沙眼衣原体的生长繁殖受到明显抑制,加入外源性吲哚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可以逃逸IFN-γ介导的清除作用,恢复其感染活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建立活体动物舌黏膜植入外源性蛋白凝胶颗粒的方法。方法:出生后90.5d的C57BL小鼠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后,于舌黏膜下植入小牛血清(bovineserum albumin,BSA)的凝胶颗粒。实验后48h,取小鼠舌组织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后进行HE染色、Brdu染色及PCNA染色。结果:实验后48h,小鼠舌黏膜无明显炎性病变,染色结果显示凝胶颗粒的植入对上皮内BrdU和PCNA的表达无影响。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舌黏膜下植入蛋白凝胶颗粒的方法,为将来药物和蛋白质诱导活体动物器官局部增殖、分化和凋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疏解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100例外感发热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儿口服疏解退热方,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观察比较两组退热效果。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及外周血象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疏解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