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66篇
  免费   3006篇
  国内免费   1101篇
耳鼻咽喉   162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2100篇
基础医学   2470篇
口腔科学   630篇
临床医学   2928篇
内科学   504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1109篇
特种医学   10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5004篇
综合类   5560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1249篇
眼科学   620篇
药学   1306篇
  32篇
中国医学   2309篇
肿瘤学   3808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415篇
  2022年   638篇
  2021年   1127篇
  2020年   1103篇
  2019年   795篇
  2018年   783篇
  2017年   1111篇
  2016年   1240篇
  2015年   1209篇
  2014年   2363篇
  2013年   1986篇
  2012年   1935篇
  2011年   2064篇
  2010年   1716篇
  2009年   1393篇
  2008年   1304篇
  2007年   1406篇
  2006年   1232篇
  2005年   989篇
  2004年   835篇
  2003年   797篇
  2002年   671篇
  2001年   578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313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70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合并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5例AL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合并颈椎病的ALS患者与未合并颈椎病的ALS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合并颈椎病的ALS患者与未合并颈椎病的ALS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比例与临床特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S可以并合颈椎病,颈椎病对ALS的发病年龄、临床特点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2.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例越来越高。而正确的术前评价是保证手术疗效良好的因素之一。本组选择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并经低毒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椎管造影及多排螺旋CT椎管造影(myelography and multi-spiral CTscanning,MSCTM)检查,现就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93.
94.
Currently, the best treatment option for idiopathic cervical dystonia (ICD) is injection of botulinum toxin (BTX) into the affected muscles, whereas rehabilitative approaches have given disappointing results. We evaluated whether the association of an ad hoc rehabilitative program ma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TX treatment in a single-center, cross-over, controlled study. Forty patients with IC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different treatment groups: (1) BTX type A (BTX-A) plus a specific program of physical therapy (BTX-PT) or (2) BTX-A alone (BTX-0). Patients in the BTX-PT group showed a longer duration of the clinical benefit (118.8 vs. 99.1 days) and needed a lower dose of BTX at reinjection (284.5 vs. 325.5 units). In addition, they showed more marked reductions in their disability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9.7 vs. -4.85 points) and subjective pain (-13.35 vs. 6.95 points) scores. Association of BTX-A therapy with a specific program of physical therapy may improve ICD treatment outcome.  相似文献   
95.
颈髓血流障碍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脊髓前动脉阻断对颈髓血供、功能的影响及其病理学变化,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以家兔为实验模型,阻断C2段脊髓前动脉,在术后6h、24h、72h采用改良Tarlov法对动物行为学评级以及检测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测定颈髓血流灌注量,并观察兔颈髓组织细胞形态学、相关免疫组化的变化。结果术后各时相点神经功能减退,血流量下降明显,神经元骨架结构紊乱,细胞器破坏,出现急性缺血性改变。结论脊髓前动脉血流障碍可导致颈髓缺血性病变,引起脊髓的梗死,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其治疗应注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96.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病。CT扫描能够显示间盘组织的直接影像,是诊断间盘病变的重要方法。本文对80例腰间盘突出进行分析,探讨CT对腰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1 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临床及CT表现均典型病例80例,男13例,女37例,年龄17岁-74岁,病程最短2d,最长22a,  相似文献   
97.
付秀虹 《中原医刊》2003,30(11):5-6
目的:探讨改进的微波辐射器探头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微波辐射器探头由双直线形、双针形、单针形等点线状改进成为“单舌形”和“双舌形”两种弧形平面探头,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分析1999-2002年450例宫颈糜烂治疗资料,其中300例经微波治疗(A组),150例经C02—激光治疗(B组),随访1—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内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05),总有效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25)。两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比较:术中宫颈创面出血A组明显低于B组(P<0.005),术中腹痛、脱痂期出血量、术后局部感染率方面两组相似。结论:所改进的微波辐射器探头治疗宫颈糜烂治愈率高,操作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医患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98.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的特点与规律,提高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9月~2004年1月我院经X线、CT、MRI及手术证实的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65例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低位胸椎组(T10-T12L1)43例,高位腰椎组(L1-2-L2-3)16例,多节段突出组6例。结果躯体感觉障碍89.2%(58/65)和下肢无力83.1%(54/65)是最多见的症状。9.2%(6/65)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47.7%(31/65)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43.1%(28/65)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性损害。仅3例为单根神经根损害,其余表现为多根神经或马尾神经的损害。腰背痛44.6%(29/65)和下肢无力40.0%(26/65)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低位胸椎间盘突出以混合性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占58.1%(25/43),易导致行走障碍、足下垂、下肢肌张力升高和病理征阳性;而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则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占93.8%(15/16),易造成腰背、下肢疼痛及马尾神经损害。结论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广泛、体征多样,当临床上存在以下情况时应高度怀疑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①大腿前方、外侧或腹股沟部位出现感觉障碍者;②下肢无力,股四头肌,胫前肌肌力减退者(如足下垂);③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范围广泛、不规则,缺乏根性分布特征者;④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或虽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但难以用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解释者。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A级5例,B级3例;损伤节段:C4~53例,C5~63例,C6~72例。8例于受伤后3~7d行骨折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及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3例于术前,5例于术后3~7d发生低钠血症,所有患者低钠血症发生后第2~10d确诊SIADH,根据血钠水平,采用控制每日水量、补钠进行治疗。结果7例经10~21d治愈,血钠平均恢复至138(135~142)mmol/L,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尿钠均正常;1例C4骨折、FrankelA级者,因截瘫平面上升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于普通低钠血症,早期正确的诊治能降低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严格控制入液量及补钠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erbB3、erbB4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为该基因作用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DNA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和HE染色检测 5 0例宫颈鳞癌中erbB3、erbB4基因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 (AI)和增殖指数 (MI)。结果 宫颈鳞癌中erbB3、erbB4表达率分别为 5 2 .5 %、44 .0 % ,AI、MI值分别为 5 .5 0± 4.10和 4.18± 3 .63 ,随着宫颈癌恶性程度增高、FIGO分期进展、肿瘤体积的增大和淋巴结转移组 ,erbB3、erbB4表达率增加 ,AI、MI值也增高 ,但差异仅在分化程度上有显著性 (P <0 .0 5 )。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erbB3、erbB4表达与AI、MI间无相关性 (r3=0 .10 98、0 .12 3 6,r4 =0 .2 15 1、0 .2 5 5 8,P >0 .0 5 )。结论 erbB3、erbB4和AI、MI预示着宫颈癌恶性潜能 ,但不能作为预后有用指标。erbB3、erbB4的作用机制可能不是通过细胞凋亡或增殖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