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89篇
  免费   6545篇
  国内免费   1690篇
耳鼻咽喉   435篇
儿科学   546篇
妇产科学   684篇
基础医学   4905篇
口腔科学   218篇
临床医学   4326篇
内科学   2711篇
皮肤病学   302篇
神经病学   292篇
特种医学   27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4篇
外科学   7769篇
综合类   7807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879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2597篇
  25篇
中国医学   683篇
肿瘤学   22437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684篇
  2022年   1080篇
  2021年   2306篇
  2020年   2176篇
  2019年   1949篇
  2018年   1848篇
  2017年   1862篇
  2016年   2126篇
  2015年   2498篇
  2014年   3273篇
  2013年   3292篇
  2012年   2780篇
  2011年   3097篇
  2010年   2540篇
  2009年   2561篇
  2008年   2664篇
  2007年   2952篇
  2006年   2890篇
  2005年   2537篇
  2004年   2180篇
  2003年   2028篇
  2002年   1762篇
  2001年   1637篇
  2000年   1275篇
  1999年   1029篇
  1998年   857篇
  1997年   797篇
  1996年   607篇
  1995年   496篇
  1994年   404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135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155篇
  1984年   111篇
  1983年   76篇
  1982年   98篇
  1981年   94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54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20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苏拉明联合阿霉素对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调控及对移植瘤增殖的影响。方法复制肺腺癌LA795细胞的T739小鼠异体移植瘤模型。40只实验小鼠皮下移植处均成瘤,接种后4d随机分为4组,10只/组。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 l/只,于接种后第4天开始腹腔注射,1次/d,共16次;阿霉素组:阿霉素(2 mg.kg-1.d-1)溶于0.2 m l生理盐水中,于接种后第4,11,18天各腹腔注射1次;苏拉明组:苏拉明(10 mg.kg-1.d-1)溶于0.2 m l生理盐水中,余同对照组;联合组(阿霉素 苏拉明):按阿霉素组和苏拉明组用药。肿瘤接种后24 d,测量小鼠皮下肿瘤最大长径(a)和横径(b),计算肿瘤体积;处死后剥离皮下肿瘤称湿重,收集肿瘤标本固定,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肿瘤组织H IF-1α、VEGF、微血管密度(MV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肿瘤体积和湿重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联合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苏拉明组和联合组:肿瘤组织中H IF-1α和VEGF的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MVD的灰度值和PCNA增殖指数均低于对照组;H IF-1α和VEGF的灰度值以联合组最高,MVD和PCNA增殖指数以联合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霉素组:H IF-1α和VEGF的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D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CNA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H IF-1α和VEGF的灰度值与MVD和PCNA增殖指数呈反向变化,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均呈负相关。结论阿霉素可能协同苏拉明通过抑制H IF-1α和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2(TIME-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甲状腺癌组织,20例甲状腺瘤组织,5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MMP-2、TIMP-2进行检测,并进行r检验及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2、TIMP-2蛋白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极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瘤组织(P〈0.01)。MMP-2蛋白表达率随甲状腺癌临床分期递增,肿瘤浸润程度的升高,淋巴结转移发生而上调。TIMP-2蛋白表达率随甲状腺癌临床分期递增,肿瘤浸润程度的升高,淋巴结转移发生而下调。结论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程度有密切关系。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尤其是测定MMP-2、TIMP-2比率,对判断甲状腺癌侵袭与转移,估计其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槐耳颗粒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槐耳颗粒(金克)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金克组和对照组,金克组在术后第2~5天开始服用金克20g,3/d,30d为1疗程,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其余治疗同金克组。两组于术后第2天晨及1个疗程结束后第1~4天测定血中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结果:金克组淋巴细胞计数和IgA,IgG,IgM,均比对照组提高显著。金克组和对照组的CD3、CD4、CD8、CD4/CD8研究后与研究前比较,金克组CD3研究后高于研究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口服金克30d后,金克组的CD3、CD4/CD8高于对照组。结论:槐耳颗粒有助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基因蛋白过度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100例术前未经放、化疗的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中HER2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HER2蛋白表达的总阳性率为67%(67/100);HER2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性相关(P<0.05);按TNM分期可见,1、2、3期乳腺癌中HER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57%(17/35)、70.73%(29/41)和87.50%(21/24),随着肿瘤的进展,HER2表达逐渐增强(P<0.05).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59/100)和47%(47/100),它们均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之间有显著性相关(P<0.001);HER2与雌激素受体之间有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HER2过度表达常发生于乳腺癌,与雌激素受体有关联作用,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新术式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并临床验证乳腺癌腋窝及锁骨下逆行淋巴结清扫法的临床可行性;同时探索保乳手术的实施策略。方法对78例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42例施行保乳手术,36例施行改良根治术)采用逆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清扫法进行引流区域的淋巴结清扫。结果78例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29个月,未见1例复发和转移,也未发现上肢疼痛、肿胀等并发症。结论逆行腋淋巴结清扫法,对各组淋巴结显露清晰,能全面掌握区域淋巴结状况,操作简便易行,适用于各种保留胸肌或保乳的乳腺癌手术。  相似文献   
996.
实时荧光PCR技术定量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用该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方法用QIAamp血液DNA抽提试剂盒提取61例乳腺癌患者和25例健康妇女血浆循环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SYBR Green I染料法)进行定量,结果用设定临界域值时的循环数的值(Ct值)表示,并对定量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Ct值(27.71±1.41)显著低于健康对照(30.37±1.32,P<0.001),说明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结论应用实时PCR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有可能成为一种无创性乳腺癌分子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甲状腺癌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螺旋CT征象,探讨螺旋CT对甲状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法回顾性分析35例甲状腺癌的螺旋CT资料.将CT诊断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5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26例、滤泡状癌6例、未分化癌2例、髓样癌1例,甲状腺癌边界不规则,可有颗粒状钙化,强化不匀.易侵犯周围器官并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 螺旋CT对甲状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8.
SiRNA联合asODN靶向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靶向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siRNA和asODN联合应用逆转人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02的效果。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MDR-1基因同一序列的siRNA和asODN及阴性对照siRNA,采用转染试剂lipofectin2 000分别转染人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02;利用RT-PCR检测MDR-1mRNA和Western Blot检测MDR-1蛋白质的表达;采用罗丹明123外排实验检测P-糖蛋白(P-gp)的转运功能,MTT法检测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逆转效果。结果:siRNA、asODNa、sODN和siRNA联合应用均能降低MDR-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提高P-gp的转运功能,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明显恢复,asODN和siRNA联合应用效果明显提高(P<0.05),低浓度的siRNA(200 nmol/L)比高浓度的asODN(5μmol/L)的效果强(P<0.05)。结论:siRNA、asODN能有效地逆转人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02的多药耐药,asODN和siRNA联合应用效果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发SD大鼠膀胱癌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动态过程。方法MNU大鼠膀胱灌注每2周1次,每次2mg,共4次。随机观察实验第3、6、9、12、14周膀胱黏膜的改变,并在9、12和10周膀胱灌注^125I-UdR后行SPECT平面显像。结果膀胱灌注3周出现不典型增生,6周有原位癌改变,9周膀胱内有明显癌性肿块,12~14周膀胱内均出现乳头状癌或浸润性癌,9周的致癌率100.0%,组织学改变及病理学特征与人膀胱癌十分相似。SPECT显像见^125I-UdR膀胱灌注3d后诱癌组大鼠膀胱区放射性浓集。结论MNU灌注诱导大鼠膀胱癌模型为一理想的动物模型。致癌过程经历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形成和癌变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乳腺癌MCF-7肿瘤细胞SP亚群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鉴定乳腺癌干细胞系MCF-7中是否包含肿瘤干细胞相关的SP(side popu lation)亚群。方法制备MCF-7细胞悬液,经Hoechst33342和PI染色(其中一组同时加入拮抗剂维拉帕米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分析SP亚群。另取贴壁生长的MCF-7细胞,用Hoechst33342和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原位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结果SP亚群占MCF-7细胞的4%,维拉帕米阻断后减少为0.5%。荧光显微镜下见Hoechst33342阳性细胞约占95%。结论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存在SP亚群,即提示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维拉帕米可抑制染料外排而减少SP细胞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