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6篇
  免费   966篇
  国内免费   360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381篇
口腔科学   196篇
临床医学   1211篇
内科学   440篇
皮肤病学   169篇
神经病学   155篇
特种医学   2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59篇
综合类   2849篇
预防医学   1247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2069篇
  196篇
中国医学   2627篇
肿瘤学   19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654篇
  2020年   712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1027篇
  2013年   885篇
  2012年   989篇
  2011年   939篇
  2010年   668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576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癫痫的睡眠动态脑电图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峰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4,11(4):206-207,214
目的:探讨睡眠期动态脑电图(AEEG)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 AEEG对836例癫痫患者自然睡眠期脑电波变化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正常106例 (12.7%),非特异性异常61例(7.3%),痫样波发放669例(80.0%),总异常730例 (87.3%)。痫样波出现于清醒期84例(12.5%),睡眠期408例(61.0%)。睡眠期明显高 于清醒期P<0.01。而睡眠期(NREM Ⅰ-Ⅱ期)占多数473/585例(80.7%)。结论:癫 痫和睡眠密切相关,通过自然和药物诱发睡眠,有助于提高癫痫脑电图阳性率,尤其是自然 睡眠AEEG对癫痫的定位诊断和分类更具有重要意义。对临床诊断困难的非典型发作及各种 不常见类型癫痫的作用更加突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药物洗脱支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支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34例发病1周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塞相关动脉机械性再灌注治疗时使用药物涂层支架,并于术后3~12个月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必要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住院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及血管重建术)。结果37枚药物涂层支架(CYPHER15枚,TAXUS22枚)植入34个梗塞相关动脉(其中3处病变各植入2枚支架),支架长度(22.7±9.0)mm,支架直径(3.1±0.3)mm;10例(29.4%)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例(8.8%)为挽救性PCI。支架植入成功率100%。1例(2.9%)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行急诊血管重建术。平均随访间期(5.9±2.8)个月,2例(5.9%)于随访期间因再发原部位心肌梗死入院治疗,1例因非靶血管病变致心绞痛于术后10个月入院治疗。住院及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研究提示药物涂层支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梗塞相关动脉行机械性再灌注安全,可获得与药物涂层支架用于择期的、相对简单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类似疗效。  相似文献   
83.
作者自1994年始采用自行设计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平均随访25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6~13周,平均8.9周,伤肢功能在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髋内翻现象。为论证改良L形钢板的优点,本文采用8具新鲜尸股骨沿着它的外侧、内侧骨皮质粘贴6个应变片,观察股骨近端应变和位移分布,以检验改良L形钢板固定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在实验前后将股骨粗隆造成二部分或四部分骨折。利用实验结果给制成应变和位移图,并与鹅头打固定组相比较。在载荷加至1800N时比较两种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中,L形钢板比鹅头钉更具有生物力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84.
本文报告了应用三种不同类型杀虫剂DDVP,残杀成和溴江菊酯点滴处理敏感株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不同虫期后的药物敏感性以及带荚虫脱荚及其孵化情况。试验得出了不同虫期不同时间的LD50植和72h不同虫期对这3种药物敏感性的显著性测定(P值)的结果。发现不同虫期对这3种药物的敏感性之间关系的共同特点是:1.幼虫与雄虫敏感性差别显著(在DDVP和残杀威中)或者非常显著(在溴氰菊酯);2.雌虫与雄虫间差别在3种药物处理中均显著;3.雌虫与带荚虫在DDVP和溴氰菊酯处理中差别也非常显著。试验同时显示,3种药物不同浓度处理对德国小蠊脱荚及其孵化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其总的趋势是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脱荚率明显地增加;相反,脱荚的孵化率则随着浓度的增加明显的下降。实验并得出脱荚的孵化与否和卵荚长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5.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technology that permits images to be digitized and the reduction in the cost of digital equipment allows quick digital transfer of any conventional radiological film. Images then can be transferred to a personal computer, and several software programs are available that can manipulate their digital appearance. In this article, the fundamentals of digital imaging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wide variety of optional adjustments that the Adobe Photoshop 6.0 (Adobe Systems, San Jose, CA) program can offer to present radiological images with satisfactory digital imaging quality.  相似文献   
86.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useful medical treatment devices today, which are indispensable in health care. However, in some emergency situations and in prehospital care mobile, easy-to-use devices c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patient-centred care. For example, a mobile, easy-to-use home-monitoring EEG-system would be useful for monitoring diseases like epilepsy and for treating diseases like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ADHD) using biofeedback. Such a device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the ability to start self-performed by user recordings and provide high signal quality, while having an affordable price. Here, we used in-ear-EEG technology and state of the art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develop such a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portable, all-in-one EEG-system, capable to record biosignals on the external ear. An amplifier was developed with ADS1299 and optimised to be coupled with a smartphone. The system has a low price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s high signal quality, has very effective common-mode-rejection, performs a fast cold start and shows low power consumptions which ensures a long time of operation. The system is easy to use and could be self-mounted and controlled by unskilled users as well. Results of test measurements are compared to a conventional EEG-System and show comparable records results quality.  相似文献   
87.
报道用骨间前血管腕背支骨膜瓣移位修复骨不连、骨坏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应用解剖学研究,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顺行移位修复尺、桡骨骨不连,逆行移位修复手舟骨、月骨不连与骨坏死。结果:临床应用19例,随访1年,在术后3~6月均达到骨愈合和骨坏死修复,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适合邻近骨不连、骨坏死修复。  相似文献   
88.
采用多巴酚丁胺试验心肌断层显像的方法对14例可疑冠心病,8例心绞痛和3例心肌梗塞病人进行了检查。试验中发现,病人用药前后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部分受检者出现心悸、胸闷,少数病人有恶心、头痛,一般在停药后10分钟完全恢复正常,未发现严重副作用。结果表明,多巴酚丁胺试验效应近似运动生理变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应激试验方法。结合心肌断层显像,对评价心肌缺血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9.
大块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面临的棘手难题,采用传统的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及生物材料填充,由于存在种种弊端,均不理想,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大块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等关键性技术难题至今未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采用常规的思路对大块骨缺损进行修复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使骨组织工程走向临床应用,提出并建立"体内灌注诱导成骨微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90.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技术方面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介绍了HIFU的治疗功能原理,特别给出了焦斑半径的具体计算公式和对相关组织的热效应、空化效应、机械效应,辐照效应等损伤机理,重点研究了热效应随声波频率及声强变化的规律。给出了HIFU的一般试验模型即分层组织模型以及HIFU应用与临床的情况。重点研究了HIFU源,主要讨论了换能器的聚焦方式(1)球面自聚焦换能器,(2)声透镜聚焦换能器,(3)大功率多元超声换能器,(4)电子扫描或相控阵列聚焦换能器,以及频率选择与目标深度和辐照强度的关系,并指出与其匹配的几类聚焦换能器的优缺点,列举了HIFU技术在泌尿科、肿瘤学、神经外科、眼科、妇科、止血以及其他医学领域中的最新应用。最后评价了目前HIFU在治疗方面的优势与某些不足以及可能改进的有效措施.展望了HIFU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