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0篇
  免费   593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17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28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109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39篇
  9篇
中国医学   7185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563篇
  2012年   976篇
  2011年   892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31.
针刺对偏头痛大鼠脑内一氧化痰、5-羟色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观察针刺对偏头痛大鼠脑内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和 5 -羟色胺 (Sereotonin ,5 -HT)的影响 ,并探讨其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4 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组 ;采用硝酸还原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颈静脉 (ExternalJugularVein ,EJV)中NO和 5 -HT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NO显著升高 ,5 -HT显著降低 (P <0 .0 1) ;与模型组比较 ,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组NO显著降低 (P <0 .0 1) ,5 -HT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针刺不仅能治疗偏头痛 ,而且能减慢 5 -HT的降解 ,抑制NO的释放。推测针刺偏头痛可能是通过调节 5 -HT和NO的含量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2.
针刺不同穴位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及针刺治疗的穴位特异性.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非针刺组和针刺组,针刺组又随机分为非穴组和"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组,即水沟组、内关组、尺泽组、三阴交组和委中组.每组12只大鼠.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分别对"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水沟""内关""尺泽""三阴交""委中")以及非穴区,施以频率3次/秒、持续时间5 s的针刺干预,以脑血流量为评价效应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非针刺组脑血流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针刺组比较,针刺后的所有组别均可提高MCAO大鼠脑血流量(均P<0.05);与非穴组比较,所有穴位组的脑血流量均升高,水沟组和内关组升高明显(均P<0.05),而尺泽组、三阴交组、委中组与非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①MCAO大鼠于梗死后72h内在脑血流方面存在自我修复和向愈的趋势;②给予针刺刺激后可促进MCAO大鼠脑血流量的改善,且改善作用明显高于其自身修复能力,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③"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中,"水沟"和"内关"在改善MCAO大鼠脑血流量方面效果显著,有穴位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33.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项针加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项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项针配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4.
介绍我国援外医疗队在 3 6个国家以 17种治疗方法为主治疗 40多种病的概况。  相似文献   
35.
武翠凤  李敏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9):1382-1384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丹参合并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16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0 0例 ,对照组 6 0例 ;辨证分为 5型 ,用阴阳经相配取穴的方法 ,根据疾病的虚实 ,用迎随和徐疾补泻手法 ,治疗组每日注射 1次 ,10次为 1疗程 ,共治疗 3个疗程 ;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 (BPR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 ,治疗结束后随访两年。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BPRS和TESS量表于每疗程结束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复发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穴位注射丹参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少、远期疗效好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 ,适时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依从性 ,保证有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6.
腧穴针感在针刺防治疾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针刺作用的感受器,腧穴针感的外周传入神经,以及针感与中枢神经的关系,诸方面,列举大量实验结果和理论,阐明针感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37.
针药合治头痛1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国采用针药配合方法治疗头痛患者186例。中药以搜风化痰、活血通络为主,针刺取穴为风池、百会、神庭、太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8~4周为1疗程。结果:按德国疗效标准判断,症状消失26例,显效87例,有效51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8.17%。文中尚对疗效与病种、病程、年龄、精神、体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8.
不同针刺手法调节体温效应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季淑梅  阎丽 《中国针灸》2007,27(4):306-308
目的:介绍近年不同的针刺手法对体表温度调节效应的研究,并探讨其产生体温效应的机制。方法: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刺穴位的作用及其疗效,随着手法引起的温度变化而不同,针刺补法引起体温升高,而泻法则引起体温下降。体表温度是由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等多方面决定的,不同的针刺手法引起的皮肤温度变化与影响上述3个环节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9.
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效应器官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雌性大鼠外周经典效应器官--阴道、子宫形态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用巴氏染色观察阴道脱落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观察子宫组织结构。结果:调神益肾针法能使原停留在间情期的更期大鼠重新出现典型的动情期阴道细胞涂片,子宫内膜萎缩性变化有所减轻,腺体增多,腺上皮细胞功能活跃。结论:调神益肾针法可改善雌激素效应器官异常的形态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40.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从穴位与内部脏器相应的认识出发,列举古今临床上区别应用的实例,及近代应用穴位诊断疾病方面的资料,提出位于胸腹腰背部的左右同名经穴由于相应内部脏器不同,主治病症也不完全相同,因而临床应区别使用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