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69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98篇
中国医学   111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磊  李晓宇  黄娜娜  吴成胜  齐晓甜  刘闰平  孙蓉 《中草药》2019,50(21):5154-5161
目的探讨四逆散干预焦虑症的功效作用网络及药效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多个数据库联合分析四逆散和焦虑症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筛选靶点并对其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进行分析,运用Bio GPS数据库对所得靶点进行器官定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槲皮素、山柰酚、芍药苷等成分作用于SRC、EGFR、PIK3R1等靶点,通过ERBB2信号通路、EGFRv III信号通路、VEGFA-VEGFR2信号通路等共同发挥作用,器官定位结果表明作用的核心病位为肝。结论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72.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6例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6例退出观察,实际完成60例。2组均予CAPD及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ɑ酮酸片,观察组加服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的变化,检测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I,PG I)、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 Ⅱ,PGⅡ)、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等指标变化;检测并计算腹膜透析尿素清除指数(Blood ureaclear index,Kt/V),评估透析充分性。结果 对照组中医临床有效率53.3%低于观察组80%(P<0.05);2组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在治疗第9、12周末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17、PG I、PGⅡ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降低(P<0.05),PA、TRF、ALB、Kt/V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升高(P<0.05),PGⅠ/PGⅡ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治疗后血清G-17、PG I、PGⅡ水平下降(P<0.05),PA、ALB水平升高(P<0.05),PGⅠ/PGⅡ、TRF、Kt/V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可改善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3例风热型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和消风散加减方,疗程2周。治疗前、治疗7 d末、治疗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the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治疗7 d和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7 d末,两组UAS及DLQ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末,两组UAS和DLQ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末和14 d末,两组UAS和DLQI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14 d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荨麻疹痊愈时间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其长期疗效优于单用依巴斯汀。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佐治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丹参粉针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粉针辅佐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主要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四逆散冻干粉改善大鼠睡眠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四逆散冻干粉组,混合物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的大鼠灌胃0. 9%Na Cl;阳性对照组的大鼠灌胃盐酸帕罗西汀溶液4. 2 mg·kg-1;四逆散冻干粉组的大鼠灌胃四逆散冻干粉水煎液2. 41 g·kg-1;混合物组灌胃混合物(辛弗林-芍药苷-柴胡皂苷C-甘草次酸=8. 5∶1. 0∶1. 5∶6. 5) 206 mg·kg-1。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1周。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脑脊液移行成分。结果四逆散冻干粉在脑脊液中除戊巴比妥钠成分外,并无血中移行成分的进入;给予四逆散冻干粉后,脑脊液中成分峰面积约是空白脑脊液峰面积的12. 5倍;血清中四逆散的移行成分(辛弗林、芍药苷、柴胡皂苷C、甘草次酸)均可以使脑脊液中该内源性物质峰面积高于空白脑脊液峰面积,但不如四逆散整方作用;混和物组增高脑脊液中内源性物质峰面积是四逆散组的3. 2倍,该内源性物质是5-羟色胺。结论四逆散冻干粉是通过促进脑脊液中内源性物质5-羟色胺的分泌达到改善睡眠作用的。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5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7例。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次,2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脾氨肽口服冻干粉,2 mg/次。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静息通气量(MV)、潮气量(VT)和动脉血氧分压(p O2)显著升高(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 CO2)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及缺氧状态,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玉田县医院进行治疗的哮喘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初始2吸/次,症状控制后调整为1吸/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寒喘祖帕颗粒,1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CRP)、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4%、96.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和用力肺活量(FVC)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馥感啉口服液联合脾氨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院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口服脾氨肽口服冻干粉,2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馥感啉口服液,10 mL/次,1~3岁患儿3次/d,4~6岁4次/d,7~12岁5次/d。两组患儿均经过3个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学指标、白细胞分类和白三烯D4(LTD4)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胰岛素1号增长因子(IGF-1)、干扰素-γ(IFN-γ)和25-OH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鼻咽分泌物中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LTD4水平均显著降低,单核巨噬细胞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后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馥感啉口服液联合脾氨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总结夏永良主任临床应用逍遥散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随夏师临证,选取夏师治疗慢性胃炎、疲劳综合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特应性皮炎、乳腺结节验案共5则,并结合历代名家的相关论述和现代药理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点等方面,分析总结夏师应用逍遥散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结果] 夏师认为,运用逍遥散需抓住肝气郁滞,兼夹脾虚或血弱的病机,临床常将逍遥散与六味地黄丸、痛泻要方、升降散、桃红四物汤等方合用。只要辨证准确,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能减轻胃胀的症状,治疗疲劳综合征可以改善疲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减少大便次数,治疗特应性皮炎可以减少皮疹、止痒;治疗乳腺结节可以缩小肿块。[结论] 夏师围绕肝郁血虚脾弱这一病机,灵活运用逍遥散治疗各类疾病,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经验值得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8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Yigan Powder on Alzheimer's disease (AD) comorbid Depressive Disorder with Network Pharmacology. Methods: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Yigan Powder were screened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 by ADME parameters, targets are predicted by Swiss Target Prediction database, disease targets are downloaded from GeneCards, OMIM and PharGKB database. Using R to run GO terms enrichment and KEGG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Protein interaction data is downloaded from the String database. Cytoscape software is used to build network. AutoDock Vina and PyMOL software are used for molecular docking. Results: There are 125 active ingredients in Yigan Powder with 953 predicted targets, 85 of predicted targets are related to Alzheimer's Disease comorbid Depressive Disorder, shows highly enriched signaling pathways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PPI network shows APP, MAPK1 and STAT3 may be important potential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comorbid Depressive Disorder. The results of AutoDock Vina docking showed tha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Yigan Powder had good binding activity with important receptors. Conclusion: Yigan Powder shows effect on neurotransmitter metabolism, synaptic transmission, neuroinflammation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comorbid Depressive Disord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