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7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487篇
耳鼻咽喉   151篇
儿科学   157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1811篇
口腔科学   205篇
临床医学   574篇
内科学   1725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396篇
特种医学   189篇
外科学   1000篇
综合类   1049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185篇
药学   327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50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548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571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529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16篇
  1972年   19篇
  1971年   14篇
  196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BMP7腺病毒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影响.方法 抽取羊的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用重组骨形成蛋白7腺病毒(adenovirus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Adeno-BMP7)转染(M.O.I=100)70%~80%融合时的第二代细胞,三天后分别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Western-blot、钙结节染色以及珊瑚和细胞复合物皮下回植.结果 在体外: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显示Adeno-BMP7基因转染后的BMSCs的物质合成代谢功能活跃;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Adeno-BMP7基因转染对BMSCs的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Western-blot检测证明转染Adeno-BMP7后的BMSCs有BMP7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染色表明转染Adeno-BMP7后的BMSCs可形成较大的钙结节.在体内:转染Adeno-BMP7的BMSCs可明显促进新骨的形成,与没转染Adeno-BMP7的BMSCs有差异.结论 Adeno-BMP7转染可促进BMSCs的体外成骨定向分化,Adeno-BMP7转染后的BMSCs具有更强的体内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2.
The implantation of chondrocytes, seeded on matrices such as hyaluronic acid or collagen membranes, is a method that is being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ondral defect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distribution, viability and phenotype expression of the cells seeded on a collagen membrane just at the time of the implantation. Twelve patients who were suffering from articular cartilage lesions were treated by the MACI® procedure. The residual part of each membrane was tested by colorimetric assay (MTT) and histo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In all of the samples a large number of viable cells, quite homogenously distributed, was detected. The cells expressed the markers of the differentiated hyaline chondrocytes. These data reassure in that the MACI procedure provides a suitable engineered tissue for cartilage repair, in line with the clinical evidences emerging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靶心图上心肌灌注缺损区定量分析方法的可靠性、重复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1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的住院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45和90d行^99Tc^m-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在靶心图上勾画缺损区(在左心室靶心图中放射性计数低于40%的区域),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不同操作者所得ROI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05)。(2)治疗后45d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较治疗前缩小3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治疗后90d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较治疗后45d缩小1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5)。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缺血心肌的恢复有一定疗效,能够缩小梗死面积,且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治疗AMI的疗效在移植后早期(45d内)即有体现。(3)面积百分比是观察心肌灌注变化的重要定量指标。结论 该方法对心肌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能准确定量;对评价AMI骨髓于细胞移植术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和纯化小鼠子宫内膜边缘群(side population,SP)干/祖细胞,为进一步探讨产后子宫修复的细胞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结合法与机械研磨分离的方法,原代分离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通过Hoechst33342-SP法(对照加入维拉帕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子宫内膜SP细胞。结果未孕小鼠子宫内膜上皮与基质中均无明确SP干/祖细胞,产后哺乳期后的小鼠子宫内膜基质中含有SP干/祖细胞达(3.44±1.59)%。结论本研究初步检测到小鼠产后子宫内膜中含有SP干/祖细胞。产后更多SP细胞的出现可能与修复损伤的子宫内膜有关。这群SP细胞是子宫原位干细胞还是有其他来源,如何参与子宫内膜的修复,其分子机制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组织中卵圆细胞数量与形态的异同.方法对38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和15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其中5例标本进行透射电镜观察.以5例正常肝脏作对照.结果两组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均可观察到形态较相似的卵圆细胞.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显示,这些细胞具有双向分化的潜能.在两组标本中,卵圆细胞数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810).正常肝组织未见类似细胞.结论人类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和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组织中均存在卵圆细胞,这种细胞是具有双向分化能力的前体细胞.它们与不同病因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观察双相接种法和静置接种法构建组织工程骨对种子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诱导分化,然后应用双相接种法和静置接种法与脱钙骨基质(DBM)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体外培养3周,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密度、形态及基质分泌情况,并在不同时相点测定组织块中DNA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含量变化。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双相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可见大量具有一定折光性的梭形细胞存在于胶原基质中。扫描电镜见双相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切面较平坦,孔隙较小,细胞包埋在胶原中,而静置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可见细胞、细胞外基质较少。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双相接种法组织块中细胞的DNA含量、ALP活性均高于静置接种法,钙含量在培养2周后高于静置接种法。结论 双相接种法是一种高效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方法,有利于提高接种效率和促进组织工程骨的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丁酚对载脂蛋白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主动脉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丙丁酚调节血脂以外的可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方法将21只4周龄的雄性载脂蛋白E-/-小鼠随机分成基础饮食对照组、高脂饮食对照组和高脂饮食加丙丁酚组  相似文献   
18.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的造血问题。方法 :对 2例患者分别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及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CBSCT) ,用血细胞分离机或 6 %羟乙基淀粉去除移植物中的红细胞 ,定期检测受者血型 ,根据情况输注血细胞。结果 :2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 ,未出现溶血反应。结论 :ABO血型不合可以进行Allo -HSCT ,去除供者移植物中的红细胞能有效地防止急性溶血反应的发生 ,定期检测受者血型 ,及时调整输血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Reelin is important in the guidance of neuronal stem cell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uring normal development. We wished to determine whether reelin is expressed in the retina and cornea after injury. Methods Mice underwent laceration of their retina as well as corneal epithelial debridement. The mice were sacrificed at 3 days, and eyes were fixed and stained for reelin expression and reelin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mRNA). Results In normal eyes, reelin was expressed only at very low levels in the ganglion cell layer of the retina and the endothelial cell layer of the cornea. In injured eyes, there was marked expression in reelin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retina and cornea. Reelin gene expression was seen in the retina and cornea. Conclusions Reelin is expressed during normal retinogenesis. This study shows that reelin is also upregulated following injury to the retina and cornea. The expression of reelin following injury suggests that reeli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stem cell trafficking in neuronal and nonneuronal tissues following injury similar to its role in normal organogenesis. For consideration of publication in 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在神经缺损处局部回输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淋巴细胞,了解此种方法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的面神经颊支剪断并立即缝合(其余3支反折缝合)制成面神经损伤模型大鼠,将其分成淋巴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每组再分成2周组和8周组。淋巴细胞组局部回输体外分离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照组作对照。于2周和8周测定面神经颊支-触须肌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神经逆行示踪测定面神经核团的神经元阳性数目。结果:淋巴细胞组面神经颊支-触须肌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8周时为0.64±0.07,与对照组(0.56±0.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P神经逆行示踪测定面神经核团神经元阳性数目,淋巴细胞组2周及8周与对照组同时间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淋巴细胞在局部应用于神经损伤处对面神经再生修复可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