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8篇
中国医学   210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价值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检索1966年到2007年5月间发表的有关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入选和排除标准,有12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用RevMan4.2 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大黄灌胃灌肠辅助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WMD=-2.40,95%CI: -3.70~-1.09,P<0.01)、首次排便时间(WMD=-4.73,95%CI:-6.58~-2.89,P<0.01)、腹痛缓解时间(WMD=-5.30,95%CI:-11.23~-0.63,P<0.01)、住院天数(WMD=-13.03,95%CI:-19.73~-6.33,P<0.01)、病死率(Or=0.35,95%CI: 0.17~0.76,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均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大黄灌胃灌肠辅助治疗能显著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丹参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为奥曲肽丹参大黄组;对照组12例,为单用奥曲肽组。观察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变化,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奥曲肽联合丹参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在血CRP、并发症控制和死亡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血淀粉酶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奥曲肽联合丹参大黄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大黄及芒硝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对38例SAP患者中的18例进行常规治疗并辅以大黄及芒硝联合治疗,并以常规治疗的20例SAP患者作对照。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明显。结论大黄及芒硝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大黄对试验性急性肝衰竭大鼠IL-6及c-met蛋白的表达影响。方法: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600mg/kg体重,2次,间隔24h,造成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用大黄干预处理。结果:大黄可以使急性肝衰竭大鼠IL-6水平明显降低,c-met蛋白表达增强,改善肝组织病变。结论:大黄减轻TAA致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机理可能与其降低IL-6并增加c-me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君药大黄的主要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探索在不同配伍情况下浸渍剂中5个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UV法,色谱柱为苯基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甲醇- 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为1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大黄的5个主要蒽醌类成分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在3.15~64.00μg/mL范围内、大黄素甲醚在1.70~33.92μg/m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5个成分的精密度RSD均小于2%,5个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102.1%,RSD均小于5%;大黄与黄连或黄芩配伍时可导致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明显。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黄黄连泻心汤配伍研究时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定量分析;大黄与黄连或黄芩配伍时蒽醌类成分变化明显,有无配伍黄芩对蒽醌类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6.
大黄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黄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大黄颗粒剂管饲。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48 h、72 h、96 h的APACHEⅡ评分、pH、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气道阻力、肺顺应性、乳酸值变化,以及2组的平均脱机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肺顺应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组pH、氧合指数、乳酸值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改善(P均<0.05);48 h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pH、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肺顺应性、气道阻力、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1)。治疗组各项指标在其后的72 h和96 h保持稳定。对照组在72 h出现乳酸值升高和肺顺应性下降。治疗组平均脱机时间及VAP和MODS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黄通过直接肺保护作用改善组织缺氧,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VAP和MO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中药大黄和肠内营养对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名胃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0例;肠内营养组(B组)21例;大黄加肠内营养组(C组)15例。A组术后常规补液的同时实施肠外营养支持;B组术后常规补液的同时术后42h始给予肠内营养能全力,一直持续到术后第8天;C组病人术前1天应用大黄10g,术后18、42h分2次各5g。B组和C组术后数日内每天的液体量、热量及氮量不足部分均由肠外途径予以补足。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第1、3、7天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结果:各组患者术后均有急性炎性反应的发生,但C组术后第3、7天的TNF-α水平较A有显著下降,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肠鸣音的恢复显著提前。术后的营养指标B组、C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大黄可以有效降低外周血TNF-α水平,缓解手术创伤引起的急性炎性反应,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实施术后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大黄对严重创伤术后胃肠衰竭预防作用.方法 患者随机分配为大黄预防组和非预防组,观察2组胃肠衰竭发生率;pH计测量应用大黄前后胃肠腔内pH值.结果 预防组中毒性肠麻痹(20%)和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14%)发生率低于非预防组中毒性肠麻痹(82%)和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58%)(P<0.05),预防组胃肠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预防组.结论 预防应用大黄可降低严重创伤术后胃肠衰竭发生率;大黄可趋向恢复胃肠腔内pH值,可能是改善了胃肠黏膜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39.
本实验采用记录翻转小鼠离体小肠囊葡萄糖-钠转运电位的方法,观察大黄总甙、大黄素、番泻甙对在全梗阻后小肠葡萄糖-钠吸收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黄有效成分对葡萄糖-钠转运电位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表明这些成分可阻止不全梗阻后小肠葡萄糖-钠的吸收,并伴随水的吸收减少,使肠腔容积增大,进而使肠蠕动增强,亦可产生通里攻下的作用。这一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大黄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机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在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生大黄、生白芨治疗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丛破裂和胃癌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13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在西咪替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生大黄、生白芨。对照组(67例)单用西眯替丁。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止血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应激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止血效果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应激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而且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