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75篇
  免费   2185篇
  国内免费   545篇
耳鼻咽喉   253篇
儿科学   970篇
妇产科学   507篇
基础医学   1732篇
口腔科学   614篇
临床医学   5936篇
内科学   4340篇
皮肤病学   567篇
神经病学   982篇
特种医学   6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321篇
综合类   4192篇
预防医学   2024篇
眼科学   165篇
药学   2820篇
  14篇
中国医学   1667篇
肿瘤学   52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621篇
  2022年   895篇
  2021年   1445篇
  2020年   1234篇
  2019年   1126篇
  2018年   1097篇
  2017年   1136篇
  2016年   1096篇
  2015年   1023篇
  2014年   2279篇
  2013年   2453篇
  2012年   1865篇
  2011年   1883篇
  2010年   1567篇
  2009年   1370篇
  2008年   1288篇
  2007年   1321篇
  2006年   1170篇
  2005年   1042篇
  2004年   815篇
  2003年   635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9篇
  1975年   19篇
  1973年   31篇
  1971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评价磺胺嘧啶银粉干燥疗法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临床试验,将我院收治的30例压疮患者分为治疗组(n=14)和对照组(n=16)。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治疗天数、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天数和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磺胺嘧啶银干燥疗法治疗压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入住ICU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 2组 :A组 2 1例 ,采用常规治疗 +机械通气 ;B组 1 9例 ,采用常规治疗 +机械通气 +CVVH。分别观察 2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间、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氧分压、PEEP水平、心率、血压及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A、B两组患者在病因、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及平均脏器功能障碍数等方面相似 ,B组患者加用CVVH后 ,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显示 :病死率 ,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其他指标与A组比较 ,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CVVH疗法可有效清除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和各种应激激素、致炎介质 ,明显改善了ARDS患者肺部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3.
CPAP对化疗后单肺通气时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一种新的持续气道正压 (CPAP)系统,对肺癌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时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肺癌手术病人 22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 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和 CPAP组 (B组 ),每组各 11例.A组在单肺麻醉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口于大气中; B组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持续给予 CPAP( P= 0.2 kPa),仰卧双肺通气 20 min, 仰卧单肺通气 20 min,侧卧单肺通气 30 min, 60 min,于关闭胸腔双肺通气时 ,分别采取动脉血样作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 (Qs/ Qt).[结果] 于单肺通气后 30 min和 60 min时 ,B组氧合明显高于 A组 (P < 0.01), B组分流率 (Qs/ Qt)明显低于 A组 (P < 0.05).[结论] 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期间 , 非通气侧持续 CPAP,有助于提高氧合 ,减少肺内分流 ,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评价控制性降压是否增加脊髓对牵拉损伤的易感性。材料与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6只,随机分为常压和控制性降压脊髓牵拉损伤组。观察常压及控制性降压水平下相同程度牵拉损伤后脊髓血流(SCBF)、体感诱发电位(SEP)、神经源性运动诱发电位(NMEP)改变的差异。结果 外周血有创动脉压(MABP)平均下降幅度为40.5%。经SSPS统计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牵拉水平下,常压组及低压组的SCBF(%)、SEP波幅(Asep)(%)及NMEP波幅(%)无显著差异。结论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不增加脊髓对牵拉损伤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65.
采用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mEVA)作为控释材料制备释放左炔诺孕酮(LNG)4μg/d,预期使用寿命为5年的钥匙形宫内节育器(IUD)。本IUD在体外和在人及动物子宫内均为零级释药。释药速度与释药管管壁厚度或管外内径比的对数成反比,提示本释药体系的释药模武符合膜控制释药的特性。动物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家兔子宫内植入IUD 2d后,血中LNG浓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6.
67.
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的肺保护性策略。方法通过25例呼吸衰竭中12例肺内源性和13例肺外源性机械通气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两组呼吸力学差异时对通气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和调节的影响,以及肺保护的实施方法。结果在两组APACHE-Ⅱ评分、平均年龄和Vt设置无差异的条件(P>005)下,肺内源性组PEEP/CPAP、PSV、f的需设值均明显高于肺外源性组(P<001)。肺内源性组Pplat、PIP、Raw的监测结果大于肺外源性组,而Crs小于肺外源性组(P<001)。肺内源性组417%和肺外源性组154%因MOF而死亡(APACHE-Ⅱ评分均>20分),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实施肺保护的方法不同。前者应首选压力预置通气模式,后者可首选容量预置通气模式。以设置中、小Vt为原则,按个体化的通气需求而设置f和加用恰当的PSV、CPAP/PEEP对减少VILI、病死率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拟比较以两种不同方法测定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病人的气道阻断压(P0.1)与自主呼吸时常规方法测定值的相关性。方法 12例机械通气病人,断开呼吸机自主呼吸时以常规方法测定P0.1得到P0.1-SB:在PSV水平为5cmH20,以常规方法和按压呼气末暂停键测定P0.1分别得到P0.1-PSV5和P0.1-PSV5eeo.分析后二者与前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0.1-SB与P0.1-PSV5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1-PSV5ee0分别小于P0.1-SB与P0.1-PSV5,差异有显著性;P0.1-PSV5eeo与P0.1-PSV5和P0.1-SB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0.97。结论 按压呼气末暂停键测定PSV水平为5cmH2O的P0.1值与常规方法测定的PSV水平为5cmH2O以及自主呼吸时的测定值相比,其值偏小,但前者与后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9.
无创通气不同呼吸界面对COPD患者的生理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时不同呼吸界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理学影响.方法 选择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时患者随机先后接受不同呼吸界面(面罩、鼻罩和鼻塞).动态观察不同呼吸界面时患者呼吸方式、血气分析和对呼吸界面耐受性等的差异.结果 (1)与自主呼吸相比,无创正压通气时三种不同呼吸界面均可改善患者的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和呼吸频率(P<0.01),三种不同呼吸界面时的呼吸频率相似(P>0.05),但面罩时的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比鼻罩时更高(P<0.05);(2)与自主呼吸相比,无创正压通气时三种不同呼吸界面均可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P<0.05),面罩和鼻塞时的PCO2比鼻罩时更低(P<0.05);(3)患者均可耐受三种不同的呼吸界面,但患者对鼻罩的耐受性比面罩和鼻塞更好(P<0.01).结论 本生理学研究证实了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方式和动脉血气,面罩和鼻塞时的疗效更佳,而鼻罩时的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无死腔气管插管能否提高急性呼吸衰竭常规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应用一种新型无死腔气管插管和普通聚氯乙烯气管插管对正常和急性肺损伤兔进行常规通气,对两种气管插管的肺气体交换和气道内气体动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比较。无死腔气管插管用2根Potex气管插管远端3cm处纵切后对粘而成。5只新西兰成年兔,麻醉下气管切开,在持续应用潘龙阻断自主呼吸条件下,随机用新型气管插管和普通气管插管Servo900C进行机械通气,每次持续30分钟,测定并记录动脉血压、气道压力、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呼气末CO2浓度。结果:在正常肺和急性肺损伤条件下,新型气管插管可使所有动物的PaCO2和生理死腔/潮气量(VD/VT)下降,PaCO2分别下降1.40±0.20kPa(1kPa=7.5mmHg)和1.60±0.30kPa(P<0.01),VD/VT分别下降0.13±0.02和0.15±0.04(P<0.01);PaO2、气道压力和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结论:无死腔气管插管可明显提高常规机械通气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