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6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299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119篇
妇产科学   107篇
基础医学   852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311篇
内科学   755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375篇
特种医学   243篇
外科学   346篇
综合类   1346篇
预防医学   446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1317篇
中国医学   353篇
肿瘤学   23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26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18篇
  1975年   17篇
  1974年   19篇
  1973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小鼠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小鼠卵母细胞玻璃化的方法和冷冻液进行研究。方法 用两种玻璃化冷冻液EFS4 0 (高钠 )、DEFS4 0 (低钠 )对ICR、C57BL 6J小鼠卵母细胞进行冷冻 ,0 5mol L蔗糖液解冻 ,体外授精前对部分解冻后的C57BL 6J小鼠卵母细胞进行透明带切割。结果 DEFS4 0冷冻液冷冻效果明显高于EFS4 0冷冻液 ,ICR小鼠卵母细胞解冻后成活率达 75 2 %、体外授精率 (2 4 6 %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C57BL 6J小鼠卵母细胞解冻后成活率为 87 1%、卵母细胞切割后体外受精率 (36 0 %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 冷冻液中钠离子浓度影响小鼠卵母细胞冷冻效果 ,用DEFS4 0 (低钠 )冷冻液进行玻璃化冷冻可以取得理想的冷冻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胸苷激酶/丙氧鸟苷(TK/GCV)、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研究结果进行作用机理的分析。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K/GCV治疗组,CD/5-Fc治疗组,TK/GCV CD/5-Fc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TK/GCV CD/5-Fc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采用瘤体内直接注射法,同时腹腔注射GCV、5-Fc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状况及肿瘤体积、瘤重、肿瘤生长抑制率、常规病理、生存期等指标,比较观察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对荷瘤裸鼠存活的影响。结果各治疗组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治疗后各组体积数增加(P<0.05),治疗组裸鼠存活期显著延长,TK/GCV CD/5-Fc联合治疗组效果最好,疗效q值=1.675>1.15,即TK/GCV、CD/5-Fc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TK/GCV与CD/5-Fc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TK/GCV、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西罗莫司(SRL)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及成熟的影响,观察西罗莫司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延长小鼠皮肤移植存活时间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1)在诱导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定向分化为DC时加入SRL,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c、CD86及MHCⅡ类分子表达情况,经脂多糖(LPS)刺激后,再检测各分子表达的变化。(2)通过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观察经SRL处理的DC刺激同种异基因小鼠T细胞增殖情况。(3)以C57BL/6小鼠为供者,BALB/c小鼠为受者建立皮肤移植模型。观察皮肤移植前7d经尾静脉注射供者未成熟DC及经胃管连续灌注SRL7d的受者移植皮片存活情况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1)经SRL处理的DC表面CD11c表达仅有轻度降低,但CD86和MHCⅡ类分子表达明显减少。(2)MLR显示经SRL处理的DC刺激同种异基因小鼠T细胞增殖的能力降低。(3)受者皮肤移植术前联合应用供者未成熟DC和SRL,可减轻移植皮片炎症反应并延长其存活时间。结论 SRL对DC分化的影响不明显,但可抑制DC发育成熟。受者术前应用SRL和未成熟DC可延长皮肤移植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34.
Oral pretreatment with aldosterone or corticosterone blocked the memory-enhancing effects of the calcium antagonist nimodipine, the ACE inhibitor captopril, the NMDA blocker CGP 37 849, and the glycine antagonist strychnine in a passive-avoidance test in mice. The memory-disturbing effects of phenobarbitone, diazepam, CGP 37 849 and scopolamine were not influenced by the hormonal pretreatment. These findings could indicate the involvement of a steroid-sensitive mechanism in drug-induced improvement of memory. In the light of clinical observations showing elevated cortisol levels in Alzheimer patients, the results might also explain why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these patients respond to therapy with memory enhancers.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三硝基甲苯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三硝基甲苯35、70、140mg/kg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灌胃染毒。30d后电镜观察小鼠睾丸的超微结构。结果 三硝基甲苯染毒性小鼠睾丸的超微结构出现病理学改变,70、140mg/kg染毒组比35mg/kg组变化明显。结论 三硝基甲苯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生理机能有损伤。  相似文献   
36.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轮状病毒(EDIM)EW株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以在小鼠模型上研究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EDIM VP7全长cDNA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将所得的VP7基因片段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ShuttleCMV-EVP7,将该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MV-EVP7,将该质粒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rvAdEVP7。以rvAdEVP7感染293细胞,并分别应用电子显微镜、PCR、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rvAdEVP7的形态、VP7基因整合、遗传稳定性、VP7基因在细胞内转录及表达等有关生物学特性。结果:获得了小鼠轮状病毒的全长cDNA,重组腺病毒rvAdEVP7具有典型的腺病毒形态,PCR、RT-PCR和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显示:rvAdEVP7中确有特异性的VP7基因稳定整合;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感染293细胞后能有效转录;可表达轮状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7。结论:成功构建含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vAdEVP7,为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卡巴胆碱(carbachol,Car)对酵母多糖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小鼠多脏器功能和结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的方法复制小鼠MODS模型。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MODS 6、24、48 h组(n=30)和MODS Car 6、24、48 h防治组(n=30)。MODS组在致伤后腹腔注入生理盐水;MODS Car防治组在致伤前24 h内分3次灌胃注入卡巴胆碱。观察酵母多糖致伤后早期(48h内)动物死亡率,检测各组血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尿素氮和肌酐水平,镜下观察致伤后48 h动物肝、肺、肾、心等脏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在酵母多糖致伤后48h内,MODS组小鼠死亡率达26.6%,MODS Car防治组的小鼠死亡率为10.0%。MODS组小鼠血浆ALT、BUN和Cr在伤后6h升高,而同时间点经卡巴胆碱预处理的小鼠血浆ALT、BUN和Cr仅略有升高,明显低于MODS组。光镜下观察发现,MODS组小鼠肝脏、肺脏、肾脏和心脏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脏器实质细胞浊肿、变性,间质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而卡巴胆碱防治组小鼠上述病变明显减轻。结论:预防性给予卡巴胆碱可以降低MODS急性期动物的死亡率,减轻脏器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对急性炎症期的脏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获得高质量小鼠胰岛的分离纯化方法,评价其功能。方法:采用胆总管内胶原酶灌注膨胀消化胰腺的方法分离小鼠胰岛,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胰岛,用双硫腙(Dithizone,DTZ)对胰岛进行特异性染色计算胰岛产量及纯度,以葡萄糖和茶碱刺激胰岛素释放检测胰岛功能。结果:胰岛的产量和活性主要与胰腺均匀膨胀和胶原酶的消化时间有关。平均每个小鼠胰腺能得到150~250个高质量胰岛,活性〉95%,纯度〉90%。葡萄糖及茶碱(carbachol,Cch)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明显增加。结论:改良的胆总管内胶原酶灌注膨胀消化小鼠胰腺及不连续密度梯度Ficoll-400纯化胰岛的方法,可获得产量较高、纯度及功能较好的胰岛。  相似文献   
39.
Genetically modified mice offer a wide range of possibilities in preclinical drug discovery, e.g. for use in target identification, target validation and disease model generation. However, genomic modification and alteration in gene expression may cause unpredicted phenotypic alterations in the organism other than the intended on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the phenotype of transgenic and knockout mice models for use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 total number of 51 mouse models (transgenic and knockout) produced at AstraZeneca during a 4 year period were subjected to a thorough phenotyping package covering clinical as well as morphological aspects. Phenotype abnormalities were recorded in 36 (70.6%) of the mouse models. The majority of findings were considered to be minor in magnitud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related to the genotype of the animals were observed in 33% of the mouse models, underlining the importance of pathology in the phenotyping program.  相似文献   

4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抑制小鼠耳蜗毛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技术建立庆大霉素(gentamicin,GM)损伤模型,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小鼠耳蜗毛细胞(hair cell,HC)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在分别含有预先制备的培养液(A组),含有GM 0.5 mmol/L(B组),含有GM 0.5 mmol/L和IGF-1 1 ng/ml(C组),GM 0.5 mmol/L和IGF-1 10 ng/ml(D组),GM 0.5 mmol/L和IGF-1 50 ng/ml(E组),GM0.5 mmol/L和IGF-1 100 ng/ml(F组)的培养液中离体培养后制作耳蜗铺片.利用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Iabeling,TUNEL)结合活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抗体为标记物多重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耳蜗HC的凋亡情况.结果 耳蜗铺片观察显示A组各转及各组顶转未发现TUNEL染色阳性的凋亡HC.C、D、E、F各组耳蜗底转和中转HC的TUNEL染色阳性HC数较B组减少(P<0.05),其中以D组减少最为明显.活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抗体标记和TUNEL染色阳性的耳蜗HC凋亡的部位不完全重合.结论 GM可诱导离体培养的小鼠耳蜗HC凋亡的发生.应用IGF-1能够通过抑制其凋亡作用,在特定浓度达到最佳效果.半胱氨酸蛋白酶-3活化参与耳蜗HC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