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2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01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13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512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900篇
中国医学   394篇
肿瘤学   2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 (SCD)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MTT法测定SCD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及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  10 0 μg/mlSCD对KB、BGC、B16、HBL 6 0、SMMC 772 1、HELA、A5 4 9的增殖仰制率分别为 30 .5 3%、4 2 .82 %、2 3.77%、6 3.93%、39.4 0 %、4 6 .33%、4 2 .5 6 % ;2 5 0 μg/mlSCD可促进PBMC增殖 97.33% ;联合ConA或者LPS作用时 ,在 0 .2 5 μg/ml的低浓度下增殖率分别达 344 .13%和 15 2 .18% ;高浓度SCD未明显增强NK的杀伤作用。结论 SCD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SCD可以显著促进PBMC增殖。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铁剂对体外Caco—2细胞系生长的影响,为研究体内铁稳态调节作用机理提供实验参考。方法:利用6种不同铁浓度的NaFeEDTA试剂作用Caco—2细胞,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结果:随着培养液铁浓度的增高,细胞生长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培养液铁浓度>400μmol/L时,细胞生长呈显著性增长(P<0.05)。结论:高浓度铁剂可促进细胞生长、增殖,而大量细胞繁殖与铁代谢调节及铁稳态的维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繁枝蜈蚣藻粗提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海藻繁枝蜈蚣藻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活性。方法:采用空斑减数实验测定5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蜈蚣藻粗提物抗HSV-1活性,计算空斑抑制率:郁ED50,并从药物对细胞的保护、对病毒增殖的影响及对病毒感染细胞的综合作用3个方面初探繁枝蜈蚣藻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机理。结果:蜈蚣藻多糖能明显抑制HSV-1的致病变作用,ED。依次为8.72、12,16、8.93、8.49和805982.62μg/ml,药物住对细胞的保护及对病毒感染细胞的综合作用中均表现出明显活性。结论:繁枝蜈蚣藻有显著的抗HSV-1活性,且初步推测蜈蚣藻多糖抗HSV-1活性是作用在病毒和受体结合、侵入Vero细胞阶段。  相似文献   
54.
芦荟大黄素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是研究芦荟大黄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空白对照组加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加2‰DMSO、阳性对照组加5-氟尿嘧啶、芦荟大黄素组(终浓度分别为25μg/mL、50μg/mL、100μg/mL);孵育12、24、48h;采用MTT法观察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芦荟大黄素在25μg/mL~100μg/mL浓度范围内作用12h,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24h和48h时能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芦荟大黄素能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宫颈癌Hela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宫颈癌Hela细胞对4种不同浓度顺铂的体外敏感性。结果:不同浓度的顺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MTT法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化疗药物剂量,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探讨白黎芦醇(Res)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HLEC 24h,加入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终浓度20μg/L)使HLEC处于增殖状态。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Res作用于增殖状态的HLEC 24h及25mg/L Res作用于增殖状态HLEC 6h、12h、24h、48h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Res,25mg/L Res于不同时间对增殖状态的HLE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关系。提示Res能够明显抑制HLEC增殖,有望成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桦木酸(betulinic acid,BetA)对9种人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噻唑兰(MTT)比色法测定KB(口腔上皮癌细胞)、OVCAR(卵巢癌细胞)、Bcap-37(乳腺癌细胞)、A2780(卵巢癌细胞)、HT-29(大肠癌细胞)、LS-1747(结肠腺癌细胞)、SMMC-7721(肝癌细胞)、PC-14(肺癌细胞)、K562(白血病细胞)对桦木酸及常用抗癌药cDDP(顺铂)、Taxol(紫杉醇)的敏感性。结果KB细胞对BetA最为敏感(IC50为11.6μmol.L-1),其次为LS-1747(IC50为12.5μmol.L-1)、SMMC-7721(IC50为25.0μmol.L-1)。结论桦木酸可以用作特异性的细胞增殖抑制剂。  相似文献   
58.
目的:应用小鼠体外T淋巴细胞模型,对几种常见祛风湿类中药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脾脏,制备脾淋巴细胞,与待测药物预孵1小时,加入刀豆蛋白A刺激剂继续培养,总计培养72小时后收获细胞,进行MTT染色,以酶标仪进行测定.结果:放线菌酮对T细胞有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4.01×10-4mol/L,五种祛风湿类药材对小鼠T淋巴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加皮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可以把应用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作为药物抗炎活性筛选的一种模型.  相似文献   
59.
Reported parameters of the MTT assay vary widely, and reflect a need to optimise the assay for different cell types. The MTT assay conditions for the human B-lymphocyte-derived cell line WIL2NS were optimised for MTT incubation and formazan development. The optimised MTT assay was validated by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the acaride amitraz on WIL2NS. In pH-buffered media in the absence of cells, MTT formed formazan spontaneously, and absorbance was proportional to both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MTT and the time of incubation at 37 °C. One milligram per millilitre MTT was toxic to WIL2NS cells, but the accuracy of the standard curve was reduced when only 0.2 mg/ml MTT was used. Twenty percent SDS in 0.2 M HCl was preferable to DMSO as a solvent for formazan. Exposure to 0.035% amitraz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WIL2NS cell numbers after only 2 h of exposure. It was concluded that 0.035% of amitraz has the potential to adversely affect lymphocytes in the systemic blood system in humans, and that an optimised MTT assay was obtained by incubating WIL2NS cells with 0.45 mg/ml MTT for 17 h, followed by addition of acidified SDS for 1 h.  相似文献   
60.
食管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及临床疗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食管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肿瘤化疗个体化提供依据.方法: 用改进的MTT法测定25例食管癌组织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并依药敏结果选择化疗方案,观察临床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结果: 25例食管癌组织对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顺序为丝裂霉素、顺铂、氨甲蝶呤、平阳霉素、依托泊苷、氟尿嘧啶、长春新碱,与临床实践证明的对食管癌有效的单药基本一致.体外敏感性与临床近期疗效的总符合率为80.0%, 药敏试验组的3 a生存率明显高于经验给药组(P<0.05),但两组的5 a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按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指导化疗可为食管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给药方案,亦有益于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